初中信息技术《初识我的电脑》试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我的电脑》
1、题目:《初识我的电脑》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4、初中信息技术答辩题目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 (专业知识类)(2)如何结束一堂信息技术课? (教学实施类)
二、考题解析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我的电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1.【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提问“电脑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学生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常用的台式电脑都由什么组成?”。
引入课题——初识我的电脑。
2.【新课教授】
环节一、初识电脑
教师在PPT上出示电脑的各个组成部件,让学生一起回答各个电脑部件的名称。
教师进行讲解。
常用的台式电脑,一般由主机和外部设备两部分组成。
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并讲解主机箱内的主要部件有CPU、存储器、主板等。
环节二、认识主机
教师播放台式电脑工作过程的视频,并提问“你认为电脑的哪一部分最为重要,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人脑为例子进行回答。
教师在PPT上展示答案“主机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其主要部件都在主机箱内。
”。
任务三、认识输入/输出设备
教师在PPT上展示输入/输出设备,提出两个问题“PPT当中展示的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些属于输出设备?并讨论总结什么是输入设备,什么是输出设备?”。
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极讨论总结。
教师在讲解的基础上再次提问“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输入/输出设备”。
3.【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类似于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并谈谈你希望未来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的?
4.【小结作业】
请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上网搜集与计算机有关的名言。
板书设计
初识我的电脑
一、认识主机主机是电脑的核心部件
二、认识输入/输出设备
常见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摄像头、话筒
常见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
答辩题目解析: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
【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是完成计算机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这是计算机的“躯壳”。
计算机的硬件通常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其中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是构成主机的核心部件。
它们都置于主机箱中。
主机以外的其他部件常被称为计算机的外围设备。
软件系统是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和数据的组合,按功能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如何结束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课堂以结束的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式、开放式、综合式。
封闭式是指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巩固而结束教学的方法,包括讨论总结、板书总结、借鉴总结和作业练习巩固。
开放式是指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扩展、延伸和迁移而结束教学的方法。
有联想扩展、阅读扩展、系统延伸等。
综合式是指教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束形式结束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