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仁县高二上学期语文段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崇仁县高二上学期语文段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前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多日前有了新职务,他昨天接受邀请,成为巴西世界杯组委会三人董事会成员,罗纳尔多表示,一定会对组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以他的个人魅力,化解巴西政府、国际足联、组委会之间的矛盾,推进不断拖延的筹备工作。

B . 昨日,一山东网友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给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留言,反映千万存款存银行后不胫而走,并诉说自己5年的维权经历。

C . 虽然面临诸如“占领华尔街”这样的国内问题的困扰,美国的参议员们还是又一次从自己本该十分繁重的国内议程中抽出空来,通过了又一个向人民币施压的议案。

可以看出,某些人一贯以来见好处就抢、碰到问题就躲、躲不了就以邻为壑的极端自私自利的思维模式迄今仍未有稍许改变。

D . 毕业三十年后重回杭高校园的老校友们感慨不已,曾几何时,这座美丽的校园留下了他们青春的印迹,令他们永生难忘。

2. (1分) (2017高三上·丹东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12月16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将在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3台歌剧剧目将参演,为历届之最。

B .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如设想的那样,能够创造新思想、模仿人类思维、解放生产力,这无疑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C . 在全国各个电视台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或许无法承受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但至少也应该减少庸俗乃至低俗的打趣的价值定位。

D . 因不满过去的制度而弃考,因受到当下改革的激励而复考,“白卷考生”徐孟南重返高考考场的举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对今日高考改革的一种认同。

3. (1分)(2020·江苏模拟) 下列各项中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和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勤奋的结晶,勤奋为你打造稳
固的基石,助你跨过困难的鸿沟,带你走进成功的殿堂。

B .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有些人目光短浅,双眼紧紧盯着自身那么一点私利,须臾不敢离开,竟将身外之物当着终生追求的目标,难免有些可怜。

C .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的成功所陶醉,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人,必然一事无成。

D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岁月无情,总是催人老去。

然而,如若我们能时常保有一颗年轻的心,永远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那么岁月能老去的不过是年华。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4. (3分) (2019高二上·连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

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

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

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

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

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

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

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

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改良者不仅以西方文明为圭臬,而且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中国文明的主体性。

一味以当下的优势文明作为模板追赶,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

因此,中华文明复兴也意味着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重建中华文明自信。

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西方文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

文明的复兴是复现与新兴的统一。

二者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复兴。

但相比之下,后者是文明复兴更为本质的方面。

没有文明的自我创新,中华民族就不能浴火重生。

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以文明的创新作为基本内涵的。

无论是对传统文明的再造,还是对西方文明的扬弃,指向的都是文明的创新,都是在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基础上建构新的文明。

中华文明复兴,不只是经济总量这种硬实力的复兴,也不只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复兴,甚至也不只是文明名次跃居榜首,而更在于创造出较之现今主导文明更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为优越和高级的新型文明。

只有牢固持守并切实践履这一核心理念,华夏文明在当代的复兴才是高标准的。

反过来说,缺失这种核心取向的文明复兴只能是
虚假的复兴。

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条件超越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局限,构建更新的文明形态,展现出当代与未来中华文明博大的格局。

逐步创生新的文明后,积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新元素,对人类文明给予具有历史高度的引领,同样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

100年前,罗素曾说过:“如果中国在国力足以自卫时,放弃征服异族,把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与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文明,那么,中国对世界尽了最恰当的义务,给了人类全新的希望。

”这些话仍然给人启迪。

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处的得失,而应将自己的复兴同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使自我发展和人类进步相互促进。

(摘编自郭湛、刘志洪《中华文明复兴的核心取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实现中华文明复兴,既需要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需要以西方文明为圭臬。

B . 对文明复兴来说,复现与新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文明的创新是其更为本质的一个方面。

C . 中华文明复兴,不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复兴,而是要创造出更为优越和高级的新型文明。

D . 复兴后的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起引领作用,会成为世界文明的模式,其他文明都会按照这种模式建构和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一段作者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本文的论述对象“中华文明复兴”及其主要观点,与下文的内容形成了“总-分”的论证结构。

B . 文章第二段讲的是“传承”,第三、四、五段讲的是“创新”,第六段讲的是“引领”,这几段围绕着作者观点逐层论述,逻辑性强。

C .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以近代以来的改良者的事例证明只有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重建中华文明自信才能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D . 文章引用罗素100多年前的话,提到当时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人自豪的文明,正面论证了复兴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应具有引领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传承传统文化不等于复古,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不一定是要像古人一样穿着、说话、行事。

B . 一味地照搬外来文明不能复兴本民族文明的道理人人皆知,实践中却可能唯外来文明是瞻。

C . 一个文明只有对其传统文明扬弃、更新、优化或革新,才能成功复兴,否则只能是虚假的复兴。

D . 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促进自身和人类的进步。

5. (3分)(2016·嘉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英语老师
谢宗玉
①早晨,阳光照进教室,照着一颗颗晃动的脑袋和一张张开合的嘴。

我们在晨读,我们在大声晨读。

别人读的是英语,我对英语不感兴趣,我在读语文。

英语老师从后面走进教室,我没觉察。

他冷不防从我手中把书抢了,反手就甩了我一个耳光。

同时骂道:你妈拉个巴子!一教室沸扬的声音就这样被他突如其来的耳光给掀哑了,大家愣愣地看着我俩,早晨照进来的阳光这时也有些茫然无措的样子。

②英语老师扭过头叫道:你们停下来干嘛!然后一教室芽一般的声音又怯怯冒出来,顷刻间又是一片灿烂。

英语老师拍了一下手,没事般地走了。

③他没事一般,我可不行,我在众目睽睽之下,俯下身把语文课本拾起。

然后伏在课桌上,一动也不动,我能遏止自己的哭声,但止不住的泪水却从我的指缝里快速渗出来。

虽然我知道错了,一三五的早晨该读英语。

但我的过错难道就该由这记毫无商量余地的耳光来惩罚吗?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又流快了。

我从没有被人打过耳光,更没有在这样的广庭众厅下受辱,我满脸火辣辣的,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羞耻!我感觉我那个叫自尊心的东西,在这个早晨,就像被一把无形的快刀,给拦腰斩断了。

④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不声不响低着头进出教室。

而在心中,仇恨的水草却疯了般昂扬生长。

是的,我要报复,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这个让我当众丢丑的家伙!我要用最直接的方法报复,我要痛快淋漓地拿刀捅了他!……我低着头,一声不响,就这样在自己的幻想中把内心捣鼓得壮怀激烈。

那被拦腰斩断的自尊心在伤口处似乎又长出了细嫩的芽儿来。

我最终还是失去了寻刀杀人的耐心,英语老师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逃过一劫。

我后来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超过他,再来羞侮他!
⑤但很快就有一事,让我很快进入了两难境地。

那天英语老师闯进教室,对教室里的三个同学说:下午帮我去挖薯吧。

你,你,还有你,来,把书收起,我们这就走。

⑥三个同学其中一个就是我,英语老师仿佛早就忘了两个月以前发生的事。

但现在他既然点到我了,我不能让他知道我心中的仇恨。

我只能敛着头,和另两个同学一起去了他家。

我记得一进家门,他就像个妇人样叨叨唠唠地
骂着他的妻子:日日死人,怎么不见你死?!这样骂人的话是我第一次听到,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根深蒂固。

挖薯时,我时不时就把红薯给挖断了。

我应该不是故意这样的。

挖薯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在家里,这常常是我爸的事。

我还太小,力气也小,一锄下去,挖得不深,红薯往往就被拦腰截断了。

我看见英语老师不时地皱着眉头,后来他说:宗玉啊,你书也读得不好,事也做得不好,以后就等着进棺材吧。

我一脸怍羞,我年纪轻轻,没想到他竟把我与棺材联系上了。

心中的恨意一下子又增加了,可手中的活儿并不能停下……
⑦我现在算有些明白他那时为什么脱口就是棺材就是死了。

那时他除了当老师,晚上常常替人唱号歌,哪里死了人,来请他。

他一般不拒绝,十里八里也要赶去。

他的号歌唱得不错。

小时他在茶陵住过,一口的茶陵腔,用茶陵腔唱号歌,他的号歌就别具一格。

有时在教室上课,他的声音也拉得好长,像唱号歌。

有时夜里唱号歌唱得太晚,白天上课,他把作业布置下去,就趴在讲桌上睡着了。

⑧挖薯回来后不久,碰上学校组织学生入团。

那时入团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我们班当时只有三个名额,英语老师就把帮他挖过薯的三个同学都推荐上去了。

全班同学知道这事后,都议论纷纷。

因为如果凭成绩,我们三个没有一个能上。

后来,另两个同学就在那次入了团。

而我没有。

因为我拒绝写入团申请书。

我这样做,一是对英语老师的软性对抗。

用老甘的话说,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吧。

二是在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中,实在没什么脸面写入团申请书。

⑨好在与英语老师总算有分开的一天。

初中毕业,我怀揣着仇恨悄悄离开学校。

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我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终是要回来的。

⑩可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为自己幼稚的想法感到好笑了。

我看金庸那些侠骨豪情的武打书,江湖上的似海深仇,都可以一笑泯之。

而我与英语老师之间的破事,算得了什么呢?他自己也许根本就没把这事记在心上,几年过后,我这个人就可能从他头脑中淡出了。

⑪大学里有天晚上,我与一个同学在法律楼的天台上闲扯,说到中学的事,他居然也有类似的经历。

不同的是,他依然把仇恨带在心上。

他说:总有一天,我要跑回去指着他的鼻子骂一顿。

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

唉,也许他还没参悟透吧……
⑫不过,回头想想,也许并不完全是少年人的心胸太过狭窄……我们怀揣多深的仇恨上路,说明我们当时的伤害就有多深。

随着时间的淘洗,仇恨也许可以忘记,但伤害之痛在事隔多年想起来,仍可以使心灵颤抖……那时的心灵是多么柔弱呵,可仿佛没有几个大人(包括老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注意,所以成长的心灵,注定会遍布刀斫之痕……
⑬英语老师后来教不了英语,就调到邻校一个中学敲钟守门。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回家,我还真的碰上他了。

我远远见到他,心里猛地颤了一下,然后想也没想,就逃也似的溜了……
⑭走远了,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英语老师他真的很老了……老得让我有说不出的怜悯。

(1)
说说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然后一教室芽一般的声音又怯怯冒出来,顷刻间又是一片灿烂。

②那被拦腰斩断的自尊心在伤口处似乎又长出了细嫩的芽儿来。

(2)
赏析第三段中画线句。

(3)
文章插入关于大学时我与同学闲扯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4)
怎么理解文章结尾“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5)
结合英语老师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旨。

6. (3分) (2019高三下·合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浙江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发起的“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截至2018年lI月,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等7个盟(市)落实项目造林35.5万亩,植树3200多万株,投资1. 67亿元……“蚂蚁森林”项目是蚂蚁金服集团支付宝客户端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减少碳排放量,待能量累积到相应数值后,用户可在支付宝认养一棵虚拟树,由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金服生态伙伴在规划区域种下一棵实体树。

(摘编自《中国绿色时报》2018年l1月28日)
材料二:
淘票票买一次电影票可以生成180g的能量,一个用户在淘票票购票100次就能在蚂蚁森林种下一棵梭梭树,那梭梭树的种树费用就由淘票票承担。

同样,盒马鲜生、哈啰单车、饿了么、钉钉等也要为用户的能量付费。

当然,在这些可找到源头的能量之外,还有很多普惠性的能量产生场景无法找到源头,只能由支付宝付费。

乘坐公交地铁、
行走、线下支付……这些找不到源头的能量场景均由蚂蚁金服买单:蚂蚁森林表示,他们还在做开放的伙伴计划.,这些能量场景的入驻都是开放的一部分,他们希望未来能够更加开放。

你种下的梭梭树、红柳、胡扬、樟子松、柠条并不都是支付宝出钱,这个事实有没有颠覆你以往的认知。

你在蚂蚁森林里兢兢业业地收能量、偷能量、种树;蚂蚁森林用能量“勾引”你用淘票票、飞猪买票,用哈啰、乘车码出行;而为你低碳行为买单的企业则在用蚂蚁森林能量吸引你的消费,觉得自己一点也不亏。

在这过程中,你用自己的低碳环保行为种了树,商家用能量赢得了你的消费,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拥有了超高好评,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一种高级的公益。

(摘编自《新浪财经》2019年7月12日)
材料三:
来自浙江的“90后”小伙沈钧亮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靠种树站上了联合国领奖台。

当地时间9月26日晚,沈钧亮作为支付宝蚂蚁森林5亿种树人的代表,在纽约颁奖典礼现场接过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一周前,联合国环境署宣布,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地球卫士奖的“激励和行动”奖项。

这也是继塞罕坝林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之后,中国的绿色创新项目连续第三年获此奖项。

“改变世界是意外的,但我自己首先被改变了。

”在颁奖典礼现场,沈钧亮分享了他的种树故事:玩蚂蚁森林三年,爱上早起和跑步,减掉了110斤体重.种下了14棵真树。

“是蚂蚁森林帮我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这三年,只要能走路我就不会坐车,”沈钧亮表示,坚持走路和跑步很辛苦,但想到自己努力种下的树正在守护地球就很有成就感,“感觉我跟地球一起变好了。

”就在地球卫士奖颁奖当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在官网宣布,因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创新路径探索和积极示范作用,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应对气候变化项“灯塔奖”。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9月27日)
材料四:
“蚂蚁森林”由中国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简称蚂蚁金服)于2016年8月在支付宝平台推出,用户通过在“蚂蚁森林”里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在手机里“种树”。

用户每养成一棵虚拟树,“蚂蚁森林”和公益伙伴就会在荒漠化地区种下一棵真树。

截至今年8月,5亿“蚂蚁森林”用户累计碳减排792万吨,在荒漠化地区种树1. 22亿棵。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表示,“地球卫士奖”是对“蚂蚁森林”项目的肯定。

技术和开放平台让人人参与低碳生活成为可能,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参与者。

过去3年“蚂蚁森林”影响了5亿人,未来3年“蚂蚁森林”的目标是带动全球10亿人参与低碳行动。

在防治荒漠化、保护环境的同时,他们也在探索如何让农民的收入更多来源于青山绿水。

除了通过种树提供就业机会外,还希望通过农产品开发项目、电商平台等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9月2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蚂蚁森林项目依托3年来的5亿用户的低碳行为,在内蒙古自治区种树35.5万亩,投资1.67亿元,助力当地的生态保护。

B . 如果你用淘票票多次购票,积累到了180009能量,种下了一棵虚拟的树,那么真实的种树费用就会由淘票票企业全额支付。

C . 中国绿色创新项口连续三年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上奖,表明了中国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 . 截至2019年8月,蚂蚁森林通过手机虚拟种树的方式,已经在荒漠上种下了1. 22亿棵树,这种方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积累能量,只要能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公益组织等便会为他种上一棵现实生活中的真树。

B . 如果一些能量场景不能找到源头,那么这些部分只能由蚂蚁金服来买单,比如线下支付、步行运动、乘坐公交等。

C . 对于沈钧亮来说,蚂蚁森林改变了他的生活,不仅让他爱上运动,成功地减掉体重,而且还种下了14棵真树,并作为代表站上了联合国领奖台。

D . 在过去的几年中,蚂蚁森林让农民增收的丰要方式是通过种树提供就业机会,在未来三年,他们可能会提供更多的方式来帮助农民增收。

(3)“蚂蚁森林”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8高一下·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
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 .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 .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 .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 . 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 .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 .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

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