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恺之:研途摆渡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9月,人社部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增加了“研
学旅行指导师”等158个职业。

本期嘉宾:梁恺之
广州绯写设计工作室|首席设计师、负责人
清远市研学旅行发展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校外指导专家
广州行动猿研学、广州罗洞工匠小镇|研学课程顾问
华灯研学|研学课程、劳动教育培训讲师
特约记者:李文意
李文意(Amy)
六年研学/营地教育经验,鸟兽虫木自然解说员
国际营地专家【营地项目设计】
ICDC国际营地主任
美国西雅图【艺术赋能教育】导师
爱丁堡公爵国际奖项目导师、户外科目评估员
康奈尔大学E-STEM教育培训员
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管理人员(营地主任)
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
问:您曾在学校任教,现在又投身到研学行业中,您认为对于课堂中的老师与研学中的老师来说,有着哪些相同及不同的要求呢?
答:学校课堂里的老师与研学实践中的老师,本质上都是“为人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师生之间关系”以及“成果、成效”方面。

校内老师专注于有限的1-2门学科,越到高年级,学科之间的壁垒就越明显。

但研学导师要在多种不同的研学场景中切换,以世界为课堂,万物皆可研。

从师生关系层面,校内老师与学生有很多校园文化滋养的无形力量,有班级归属感。

相比之下,研学导师在有限时间(1日或多日)里与学生的共处,研学活动过程中各自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性格气质等,于师生双方而言都是新鲜的,需要互相适应。

校园里的师生相处,多则6年,少则1-3年,老师对教育引导的成果、成效,不自觉地奉行“长期主义”。

举个例子,如果不是考前最后一节课,一般来说,课堂上没完成的教学内容,老师会留到下一节课。

但研学导师没有“来日方长”,他们“只争朝夕”,在某个研学点,就要把这里的知识讲完,要把活动组织好,要把成果催出来,负责任的研学导师对研学实践过程中的时间节奏掌握得比较紧凑。

问:曾有一位研学导师说,当听到别人叫他导游的时候,他心里挺不好受的,相比起传统教师职业,家里人也误以为研学导师只是带孩子出去玩的工作。

您是如何看待社会上对研学导师的定位偏差?
答:研学导师,一部分来自导游,一部分来自教师、自然教育工作者、科普教育工作者等,在科学性、严谨性方面,相对要对自我要求高些。

社会对一个职业、一个行业的普遍看法,并不会因为一人一事而改变,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观念。

作为研学导师个体,其实无需对此太在意——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看法,我们能做的事情是做好自己。

问:除了陪伴学生外出研学,研学导师的职业发展路径还有哪些呢?不同的发展路径,分别如何做自我提升?
答:一个优秀的研学导师,是对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知识深度掌握,并且具备组织学生在校外开展集中教学、集体活动的能力的人。

能管好“吃、住、行”,也就是具有一般的行政事务管理能力;能讲好课、调动好集体氛围,也就是具有培训师的基础能力。

旅游业越来越需要有品质有内容的支撑,研学导师可以往旅游策划师、研学策划师的方向发展,包括线路策划、旅游景区和研学实践基地的内容策划;研学导师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论文做研究,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做研学点的探店、品评之类的工作。

研学实践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的考察探究这种方式,而劳动教育则囊括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这几种方式。

因此,研学导师还可以往劳动课内容策划师、授课教师等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这些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

问:研学导师培训一般都培训什么呢?有哪些侧重方面?
答:研学导师培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大板块:
第一,政策解读。

了解政策出台的脉络,搞清楚国家推行“研学”,到底是为了什么?“研学旅行”“研学实践”“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等概念,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政策里的一些规定,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时,具体表现是什么?当前全国各地在研学方面,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做得好的机构或基地值得学习,有哪些学习资源可供参考?
第二,需求分析。

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在研学这件事情上,有不同的期望值,作为课程执行者,我们了解客户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家庭、服务青少年学生。

第三,实地考察与课程设计。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李希贵校长曾说,过去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今天世界是学生的教材。

研学导师以研学资源点为教育教学内容,要做好研学课程的现场讲授、实践活动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就需要好好“备课”——在这样的场地、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展品、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动植物岩石特征、这样的科技发展水平、这样的工业生产线、这样的种植现状……应该了解什么知识,应该设计什么问题,应该启发什么方向的思考,应该提供什么工具和方法,应该鼓励怎样的探究活动……这个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

第四,课程实施与行程管理。

能落地实施的研学实践课程,才是我们做所有准备的意义所在。

在研学项目中,导师应该怎么开启话题、怎么提问、怎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怎么把知识说清楚、说得有趣、怎么把原理说明白、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探究方法和工具、怎么组织开展探究活动或竞赛……这既有研学课程前的“预设”,也有研学课程中师生共同的“生成”,更有师生共同思考和探究的“未来”。

同时,按照日程安排匹配的吃住行,逐一落实,照顾好学生在校外的生活点滴,做好他们集体生活的引导者、帮助者、管理者和服务者。

当然,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以及课程评价工具和方法,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时间充裕,我期望的研学导师培训应该增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习。

但实际操作中,难度非常大。

因此我期望更多研学导师考取教师资格证,具备教师相应的基本教育理论、教育能力和素养。

我们一起熬过了行业的寒冬,行业复苏一定会伴随着这个春天,一起欣欣向荣。

梁恺之老师项目经验和荣誉: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项目的课程研发、导师培训、教育系统研学通识培训、研学第一课落地执行、(研学)唯一经营权课程答辩获三个学段最高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青田村研学项目策划及发布、落地实施
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华侨文化”校本研学课程整体策划及实施
广东实验中学高一年级2018、2019学年研学课程设计、导师培训、落地实施
广州中学少年班三年小本研学课程策划及实施,含市内、国内联动
编写《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手册》(广东省教材委员会2020年审定通过)
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合作编写《鼎湖山探究是自然教育课程》,项目进行中
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合作编写《自然研学课程设计活页式教程》,项目进行中
代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参加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评选(广东省教育厅主办),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连续两届担任“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学校联盟”主办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课程设计大赛评委(该赛事的指导单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开营仪式】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课项目背景:
2019年6月,广东省自然
资源厅组织“三师”专业志愿者
在韶关西京古道开展南粤古驿
道保护利用工作时,在乐昌坪石
一带发现了抗战时期国立中山
大学等学校办学的历史遗址遗
迹,由此揭开了华南教育历史研
学基地建设的序幕。

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
报告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
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
基地”。

韶关乐昌的华南教育历
史研学基地,可以说是华南教育
历史最集中的基地。

这里见证
了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
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
南大学、东吴大学、培正培道联
合中学等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
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至粤北,艰难
办学,延续教育火种的故事!这
些院校成为了如今的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培正中学乃至江苏苏州大
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培道中
学、台湾东吴大学等。

第一站:中山大学校本部旧址
学生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走进广同会馆、坪石老街、定友图书馆等,了解抗战时
期先辈们如何守护火种。

在艰难困苦中,利用自己的学识才智解决问题。

学生在学习杜定友先生发明的“两用书箱”及杜氏图书分类法。

第二站: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
参观陈宗南故居,聆听陈宗南先生的生平
故事。

学生探究活动:尝试解答当年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的试题。

学生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制作香皂,体验先辈们的生活。

当年物资匮乏,工学院师生们通过自己所学知识,自制生活用品,如防潮火柴、香皂等。

第三站: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旧址
举办烽火抗日音乐会,当年音乐家们通过
五线谱作为抗日武器,同学们在此重温激励大
众的抗战歌曲。

独轮车比赛,体验先辈们当年的漫漫迁校路。

研学分享会与结营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