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封泰山碑》高清附释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斯《封泰山碑》高清附释文
《封泰山碑》又名《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
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
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泰山刻石》以29字拓本,10字拓本较为常见,传世拓本当以明人无锡安国所藏宋拓本为最早,计存165字,此藏本于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一日,由中村不折氏(1866-1943)购自晚翠轩。
另一本存53字,亦流至日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日本《书苑》,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仅此与《琅琊台刻石》为真,余皆后人摹刻。
(即本文所展示的拓本)摹刻本中,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
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秦刻石全文立于岱庙后寝宫。
【释文】《秦封泰山碑》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矣。
臣昧死请。
{安国跋} 《秦封泰山碑》为李斯妙迹。
余年前曾得燕人朱育手墨数本,惟他本只见臣斯以下等字,此本存字独多,纸墨亦更古,并有才甫等印。
盖朱氏旧藏,非同时所墨之本也。
盛冰壑博学多闻,谓生平屡见此碑,存字之多,无逾此者。
陈秋林亦一见诧欢,定为五百年前之物,并世无偶。
余于无意中收获,何幸如之。
嘉靖癸未三月四日,听雨天香中挑灯漫记,桂坡。
::安国(1481-1534年):明朝著名
出版家、藏书家。
字民泰,住处所营苗圃较多,
因多种植桂花树,以“桂坡”自号。
::嗣(sì ) 1.继续;继承。
2.子孙。
::昧(mèi ) 1.糊涂;不明白。
2.隐藏。
3.昏暗。
4.冒犯;冒昧。
::壑(hè ) 山沟或大水坑。
《秦封泰山碑》秦/李斯/篆书▼
【1】《秦封泰山碑》
【2】辞不称始皇帝。
【3】其于久远也,如
【4】后嗣为之者,不
【5】称成功。
丞相臣
【6】斯、臣去疾、御史
【7】夫臣德昧死言:
【8】臣请具刻诏书,
【9】矣。
臣昧死请。
【10】{安国跋} 《秦封泰山碑》为李斯妙迹。
余年前曾得燕人朱育手墨数本,惟他本只见臣斯以下等字,此本存字独多,纸墨亦更古,
并有才甫等印。
盖朱氏旧藏,非同时所墨之本也。
盛冰壑博学多闻,谓生平屡见此碑,存字之多,无逾此者。
陈秋林亦一见诧欢,定为五百年前之物,并世无偶。
余于无意中收获,何幸如之。
嘉靖癸未三月四日,听雨天香中挑灯漫记,桂坡。
【终】
书法字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