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
一、目的
为了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规范食品进货查验工作,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和追溯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供应商进货的食品,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
三、主要内容
1. 进货查验流程
(1)接货人员接收供应商送达的食品,并做好相应的确认工作。
(2)接货人员依照进货清单核对所收食品的种类、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并与供应商发出的进货单据进行核对。
(3)接货人员对所收食品的外包装进行查看,检查是否有破损、变形、过期等情况,并记录在进货查验记录中。
(4)接货人员打开部分包装,进行样品的查验。
对于液体或散装食品,可取部分样品进行查验。
对于密封包装的食品,可以通过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异味、无霉变等来判断食品的质量。
(5)接货人员对查验结果进行记录,并签字确认。
2. 进货查验标准
(1)食品的包装应完整无损,无破损、无变形,包装上的标签清晰可辨。
(2)食品的外观应符合商品的基本要求,无异味、无霉变、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3)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各类液体食品应无渗漏、浑浊、沉淀等异常现象。
3. 进货查验记录
(1)进货查验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送货日期、食品种类、数量、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以及接货人员的签字确认。
(2)对于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详细记录食品的问题描述,同时将问题食品隔离,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3)进货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食品质量追溯和问题处理。
四、责任和措施
1. 供应商责任
(1)供应商应保证所供食品的质量安全,不得提供有质量问题的食品。
(2)供应商在送货前应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自查,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交付。
2. 接货人员责任
(1)接货人员应认真核对供应商发出的进货清单,保证所收食品种类和数量与清单一致。
(2)接货人员应仔细查验所收食品的外包装和样品,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接货人员在进货查验记录上签字确认,对于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及时做好记录和处理。
3. 管理措施
(1)定期对接货人员进行食品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其食品识别和检查的能力。
(2)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投诉渠道,接受消费者和员工的投诉,并及时处理。
(3)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排查,确保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食品安全。
以上为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2)
一、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该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要相关票证。
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放按照产品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活泼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1、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2、产品自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
3、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生产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
4、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5、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6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标破损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四、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七、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工作,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保证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应统一保管,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八、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
发现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伤行政管理部门。
申请单位:
申请人:
申请时间:年月日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3)
一、目的
为了确保食品进货的安全和合规性,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规范食品进货环节的操作。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食品进货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三、内容
1. 进货品种:记录进货的食品品种、数量和供应商信息。
2. 进货日期:记录食品进货的日期。
3. 进货单据:要求进货单据完整、准确,包括采购单、送货单、发票等。
4. 食品查验:食品进货后,对每批食品进行查验。
a. 外包装查验:包括外观是否完好,标签是否齐全、正确,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合格等。
b. 内容物查验:对部分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5. 查验记录:详细记录每批食品的查验结果,包括查验日期、查验人员、查验内容、查验结论等。
6. 异常处理:如果查验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良好的处理。
7. 查验周期:建议定期对食品进行查验,并明确查验周期。
8. 结果保存:查验记录要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日后需要查阅。
四、责任分工
1. 采购部门负责食品进货的安排和管理,确保进货符合要求。
2. 物资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的查验和记录工作。
3. 食安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食品进货查验工作。
五、执行
1. 每次食品进货前,采购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需提前进行协商,明确进货品种、数量和要求。
2. 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进行查验,并记录查验结果。
六、制度宣传和培训
1. 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后,需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制度的理解和执行。
2. 定期组织会议、培训,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完善。
七、监督与检查
管理部门定期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如有严重问题,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制度的落实和效果评估
定期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以上为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范文,具体实施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