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周单11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周单11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宋万友;周文伟;李青竹;李桂芝;李应权;李文纯
【摘要】2011年在河南省周口市对玉米新品种周单11号分6个播期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播期间周单11号的生育期、株高、干物质积累、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该品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25日至6月15日.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3(000)003
【总页数】3页(P50-52)
【关键词】玉米;周单11号;播期;产量;生育期;株高;经济性状
【作者】宋万友;周文伟;李青竹;李桂芝;李应权;李文纯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466001
【正文语种】中文
周单11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2011年,我们在周口市对玉米新品种周单11号做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此项播期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播期对周单11号各性状的影响,从而找出该品种的适宜播期,并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1 试验地及肥力
试验安排在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试验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土壤类型为中壤,0~20 cm土壤容重为 1.61 g/cm3,有机质含量 26.8 g/kg,速效氮132.7
mg/kg,速效磷40.6 mg/kg,速效钾107.4 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等6个播期处理,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长6 m,宽4 m,小区面积24 m2。

宽窄行种植,宽行0.83 m,窄行0.50 m,株距0.25 m,密度为6.75万株/hm2,四周设4行保护行。

第4重复为调查取样区。

1.3 观察记载及考种
生长发育期间观察记载了各播期的生育期、植株生长情况。

前3个重复每处理固定10株,在出苗后10、20、40、60、80 d调查每株株高。

在第4重复每处理取5株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成熟期测定其全株干物质重量。

成熟时每小区收获中间3行进行测产,并选10个有代表性的果穗对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考种。

1.4 试验田栽培管理
播种前精细整地,施玉米专用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

播后及时浇水确保一播全苗,并施用40%宣化玉宝封闭除草剂防除杂草。

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拔节期追施尿素300 kg/hm2。

其他管理同当地玉米生产。

2.1 不同播期对周单11号生育进程的影响
在6个播期处理情况下周单11号都能完全发育成熟,全生育期在86~106 d(见表1),其中5月25日最早播种的生育期最长,为106 d。

7月15日最晚播种的生育期最短,为86 d。

总体上看,随着播期后延,气温、土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增加,玉米出苗、生长也逐渐加快,生育期逐渐缩短。

说明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相反,播期过分提早并不等于会相应出现早熟。

2.2 不同播期对周单11号株高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除5月25日播种的处理外,其余处理随着播期的后延,各观察时期株高也逐渐地降低,株高的增长速度也呈现同一规律,这与生育期随播期后延
而缩短有直接的关系。

同时也说明,在6月5日以后,播种越迟植株增高越慢,植株越低。

5月25日播种的之所以更低,与其播种早,前期气温较低有关。

2.3 不同播期对周单11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见,随着播期的后延,其主要经济性状总体上呈越来越差的趋势,尤其是6月25日以后播种的处理,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都大幅下降,而秃尖长则加大,从而致使理论产量也迅速降低,这与生育期缩短的表现相一致。

2.4 不同播期对周单11号产量的影响
由表4看出,播期不同,产量有明显差异。

经方差分析显示(见表5),处理间F 值>F0.01值和F0.05值,区组间F值<F0.01值和F0.05值,因此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产量的显著差异是由不同播期(处理)所致。

根据LSR值测验不同播期产量的差异显著性(见表4)可知:处理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3个播期间及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3个播期间差异不显著,但前3个播期(处理)与后3个播期(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

从产量上看,5月25日播种产量最高,达到8 758.3 kg/hm2,以后依次降低,但与 6月5日及6月15日播种的处理相比,产量降低不显著,而以后播期的降幅陡然加大。

这表明,适当早播是获得周单11号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考虑到处理间相差10 d,间隔较长,特别是不利天气条件造成的影响,因此表明,如果超过6月20日播种要获得高产将比较困难。

(1)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看出,周单11号的6个播期处理间在同一观察时期生育期情况、株高、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和产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差异还十分显著,基本上随播期后延而递减。

单从产量因素上看,6月25日以后播种产量大幅度降低。

因此,周单11号要获得高产,播期应尽量提前。

因此该品种的适宜播
期应为5月25日至6月15日。

(2)玉米新品种周单11号在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表
现十分突出,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逆、适应性好的优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但要使该品种能够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获得高产,良种还要配良法,要尽快地研究出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并让广大农民掌握才行。

【相关文献】
[1]周文伟,李桂枝,宋万友,等.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周单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9):106-107.
[2]马育华,周乘钥,盛乘师,等.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147-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