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油脂B.蛋白质C.漂白粉D.酒精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B.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可用降解法处理
C.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白酒和淀粉溶液D.电渗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可用于淡化海水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3、《梦溪笔谈》中记载有:“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

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释正确的是()A.“苦泉”可使蛋白质变性B.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C.胆矾受热不能分解D.胆矾与铁通过复分解反应可炼铜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1 mol O2与Li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
B.25℃时,100mLpH=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为0.02N A
C.4.4 g乙醛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0.4N A
D.15 g 14C16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N A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下的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倒放在桌面上B.洗净的量筒放在烘箱中烘干
C.用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过滤时,漏斗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6、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ρ="1.84" g·mL-1的浓硫酸配制190 mL 1.0 mol·L-1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B.所用容量瓶的规格为190 mL
C.需用15 mL量筒量取10.3 mL浓硫酸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CrO42-、NH4+、SO32-、Mg2+、Al3+、K+、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②向乙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为先有白色沉淀产生,进而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最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对于该溶液中的离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不含 CrO42-、SO32-、Mg2+、NO3-B.—定含有 NH4+、Al3+、SO42-、Cl-、NO3-C.可能含有Mg2+、K+、Cl-、NO3-D.—定不含 CrO42-、SO32-、Mg2+、SO42-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7,X与W同主族,Y与Z均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偶数族,Z与W的原子序数相差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X氢化物的水溶液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
C.常温下,Y、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D.l molX、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2 mol极性键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9、实验室用0.100 mol·L-1 Na2C2O4溶液标定KMnO4溶液浓度的步骤为
①取10.00 mL KMnO4溶液酸化;
②用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液体积为25.00 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化”可用盐酸
B.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恰好变为红色,半分钟不变色
C.KMnO4溶液的浓度为 0.004 mol·L-1
D.滴定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01×1021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0、侯德榜制碱法的简单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为 CO2
B.NH3的电子式为
C.煅烧炉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沉淀池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后,先通入足量CO2再通入足量NH3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1、关于有机物a()、b()、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互为同分异构体B.b、c互为同系物
C.c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a、b、c均能与溴水反应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 2(g)2HCl(g) + I2(s)。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D.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断裂1 mol H-Cl 键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3、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 △H,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中曲线I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E2-E1)kJ·mol-1
B.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3-E2)kJ·mol-1
C.曲线Ⅱ表示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时的能量变化
D.曲线Ⅲ表示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崔化剂时的能量变化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4、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管g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
B.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5、电解法处理含Na2CO3废水,同时制备小苏打和烧碱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M的材料可选用铁单质
B.气体A为H2
C.气体B为CO2
D.导线中通过1 mol电子时,有1molNa+移向M电极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6、已知:25℃时,氨水的电离常数K b(NH3·H2O) = 1.8×10-5。

该温度下,用0.1 mol·L-1的氨水滴定10.00 mL 0.1 mol·L-1的HA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氨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弱酸
B.M点溶液中存在c(A-)=c(NH4+)+c(NH3·H2O)
C.M、N两点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M<N
D.25℃时,NH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8×10-9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
17、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重要的氨化剂,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转化为碳酸铵,受热易分解、易被氧化。

实验小组对氨基甲酸铵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基甲酸铵在潮湿的空气中转化为碳酸铵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图装置探究氨基甲酸铵的分解产物(夹持装置略去,下同)。

①点燃A处的酒精灯之前,需先打开k,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目的为
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NH3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试剂A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的CO2,该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uO高温能分解为Cu2O和O2。

若用上述装置和下列部分装置进一步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CO,装置E后应依次连接_________________(按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填选项字母)。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为NH3和C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三、简答题(题型注释)
18、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烯与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G→H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19、某科研小组利用工业废料(主要成分NiO,含有少量Al2O3、FeO、CuO、BaO)回收NiO,并制备其他部分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②25℃时,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S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Ni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温度高于70℃,Ni的浸出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1”中通入H2S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时,“调节pH2”使沉淀3中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C(H+)最大为
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1.4)。

(7)“操作I”主要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8)NiO可通过铝热反应冶炼N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0、SO2和CO均为燃煤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对二者的治理备受瞩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于比较硫元素和碳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B.相同条件下,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CS2中硫元素显-2价
D.相同条件下,SO3的沸点高于CO2
(2)有人设计通过硫循环完成二者的综合处理,原理为
i.2CO(g) +SO 2 (g)S(l)+2CO2(g) △H1="-37.0" kJ·mol-1
ii.S(l) + 2H 2O(g)2H2(g) + SO2(g) △H2 ="-45.4" kJ·mol-1
1 mol CO和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H2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向5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1 mol SO2,发生反应i。

10min达到平衡时,测得S(l)的物质的量为0.8mol。

①0〜10 min内,用CO表示该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起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1)和H2O(g),发生反应ii。

H2O(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M、P两点的平衡转化率:a(M)___________a(P)(填“>”“<”或“=”),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P两点的平衡常数:K(N)___________K(P)(填“>”“<”或“=”)。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Ga和As在材料科学领域用途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a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其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符号为___________。

(2)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该晶体中不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σ键 B.π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3)Ga、N、As的合金材料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三种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AsH3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

相同压强下,AsH3的沸点低于NH3的原因为
___________。

(5)LiZnAS基稀磁半导体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则:
①与Li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Zn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②晶胞参数a =_____________pm(用代数式表示)。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四、推断题(题型注释)
22、[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以芳香化合物A和有机物D为原料,制备异戊酸薄荷醇酯(M)和高聚物(N)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A→B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Ⅱ.(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D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3)G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__组吸收峰。

(4)F→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G→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乙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D
6、D
7、B
8、C
9、D
10、A
11、A
12、D
13、B
14、C
15、B
16、B
17、 NH2COONH4+H2O=(NH4)2CO3排尽装置中空气,避免氨基甲酸铵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球形)干燥管吸收氨气,防止倒吸 C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 IGFH NH2COONH42NH3↑+CO2↑
18、丙烷 CH3CH2CHO 加聚反
应 CH3CH2CH2OH+CH3CH2COOH CH3CH2COOCH2CH2CH3+H2O
19、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BaSO4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 2Fe2+ +C1O-+2H+ =2Fe3+ +Cl-+H2O 7.14×10-10 mol·L-1降温结晶(或冷却结
晶) 3NiO+2Al Al2O3 + 3Ni
20、 A D CO(g) + H 2O(g)CO2(g) + H2(g) △H="-41.2" kJ·mol-1 0.032 mol·L-1·min-
1 400 > P点的温度和压强均高于M点,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均使平衡逆向移动,H2O(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
21、 4p B D Ga<As<N 三角锥形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6 ×10
22、 2-甲基丙醛 4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
应)+H2O 15 CH2=C H2CH3CH2OH CH3CHO
【解析】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蛋白质是高分子混合物,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酒精的结构简式是
C2H5OH,属于化合物,故D正确。

2、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故A正确;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是加聚产物,不能用降解法处理,故B错误;淀粉溶液属于胶体,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白酒和淀粉溶液,故C正确;海水淡化的方法有电渗析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故D正确。

3、“苦泉”中含有硫酸铜,可使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故B错误;胆矾受热能分解为硫酸铜、水,故C错误;胆矾与铁通过置换反应可炼铜,故D 错误。

4、加热条件下,1 mol O2与Li完全反应生成Li2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 A,故A错误;25℃时,100mLpH=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为0.01N A,故B错误;乙醛和乙酸乙酯最简式都是C2H4O,4.4 g乙醛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故C正确;15 g 14C16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7N A,故D错误。

5、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无法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量筒不能放在烘箱中烘干,故B错误;浓硫酸有脱水性,能把纸脱水碳化,故C错误;过滤时,漏斗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故D正确。

6、所用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4 mol·L-1,故A 错误;所用容量瓶的规格为250 mL,故B错误;需用25 mL量筒量取10.3 mL浓硫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

7、无色溶液不含CrO42-,加入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一定不含SO32-;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为先有白色沉淀产生,进而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最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一定有NH4+、Al3+,一定不含Mg2+,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SO42-、Cl-、NO3-,故B正确。

8、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7,X是F元素;X与W同主族,W是Cl元素;Z与W的原子序数相差3,Z是Si;Y与Z均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偶数族,Y是Mg 元素。

原子半径: Y>Z>W>X,故A错误;氢氟酸腐蚀玻璃,故B错误;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镁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氟化镁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

9、高锰酸钾能氧化氯化氢,不能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故A错误;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半分钟不变色,故B错误;根据Na2C2O4与KMnO4反应的物质的量比为5:2,KMnO4溶液的浓度为 ="0.1" mol·L-1,故C错误;滴定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01×1021,故D正确。

10、煅烧炉中的反应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CO2,故A正确;NH3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煅烧炉中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沉淀池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后,NH3的溶解度大,应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故D错误。

11、a、b的分子式都是C7H8,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c中含有碳碳双键,b中不含碳碳双键,b、c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分子中苯环是平面结构,乙烯基是平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b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能与溴水反应,故D错误。

1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 2(g)2HCl(g) + I2(s),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压强为变量,压强不再改变一定平衡,故A错误;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HI(g)+Cl 2(g)2HCl(g) + I2(s),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为变量,所以密度是变量,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一定平衡,故B错误;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说明氯气的浓度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平衡时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断裂2 mol H-Cl键,故选D。

13、△H=(E1-E2)kJ·mol-1,故A错误;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3-E2)kJ·mol-1,故B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活化能不变,故C错误;加入崔化剂不能改变焓变,故D错误。

14、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浓盐酸易流入烧瓶,故A错误;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故B错误;直接用E接收产物可防止堵塞,故C正确;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故D错误。

15、根据N电极有氢氧化钠生成可知N是阴极,M是阳极;阳极生成氧气,所以电极M 的材料是惰性电极,故A错误;N是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故B正确;M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气体B为O2,故C错误;导线中通过1 mol电子时,有1molNa+移向N电极,故D错误。

16、0.1 mol·L-1的HA溶液PH=1,所以HA为强酸,故A错误;M点是恰好反应的点,溶质为根据NH4A,根据物料守恒c(A-)=c(NH4+)+c(NH3·H2O),故B正确;M点溶质为根据NH4A,铵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电离,N点氨水有剩余,氨水电离抑制水电离,M、N两点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M>N,故C错误;25℃时,NH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故D错误。

17、试题分析:(1)氨基甲酸铵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铵;(2)氨基甲酸铵易被氧化,通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D中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氨水呈碱性,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3)检验CO应先用氢氧化钠除去可能含有的CO2;再用浓硫酸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再检验有CO2生成;
解析:(1)氨基甲酸铵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铵,方程式是NH2COONH4+H2O=(NH4)2CO3;(2)①氨基甲酸铵易被氧化,通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避免氨基甲酸铵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②仪器B的名称为干燥管;
③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D中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浓硫酸吸收氨气;④氨水呈碱性,C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生成;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3)检验CO应先用氢氧化钠除去可能含有的CO2;再用浓硫酸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再检验有CO2生成,仪器连接顺序是IGFH;(4)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为NH3和CO2的化学方程式
为NH2COONH42NH3↑+CO2↑。

18、试题分析: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烷;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丙烯可以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根据E可以连续氧化,可知E是1-丙醇,1-丙醇氧化为丙醛、丙醛氧化为丙酸,1-丙醇与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B的化学名称为丙烷。

(2)F是丙醛,结构简式为CH3CH2CHO。

(3)丙烯→聚丙烯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4)1-丙醇和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2OH+CH3CH2COOH CH3CH2COOCH2CH2CH3+H2O
点睛: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发生的典型反应是加成反应,烯烃能与氢气、卤素单质、卤化氢、水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19、试题分析:(1)H2S是共价化合物,含有2个H-S键;(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镍的量增大;(3) BaO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4)CuS难溶于水;(5)“转化”过程中Fe2+被C1O-氧化为Fe3+;(6)根据25℃时,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调节pH1”析出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7)根据流程图,沉淀2是CuS,灼烧生成氧化铜,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铜溶液;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硫酸铜晶体;(8)NiO与铝反应生成Ni和氧化铝。

解析:(1)H2S是共价化合物,含有2个H-S键,电子式为;(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镍的量增大,所以温度高于70℃,Ni的浸出率降低;(3) BaO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BaSO4;(4)CuS难溶于水,“滤液1”中通入H2S的作用为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5)“转化”过程中Fe2+被C1O-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 +C1O-+2H+ =2Fe3+ +Cl-+H2O;(6)根据流程图“调节pH2”
析出氢氧化镍沉淀,镍离子沉淀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C(OH-)=,
C(H+)= 7.14×10-10 mol·L-1;(7)根据流程图,沉淀2是CuS,灼烧生成氧化铜,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铜溶液;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硫酸铜晶体;(8)NiO与铝反应生成Ni和氧化铝,方程式为3NiO+2Al Al2O3 + 3Ni。

点睛:氢氧化镍和氢氧化亚铁的溶度积常数接近,所以为除去Ni2+中的Fe2+,需要把Fe2+氧化为Fe3+再调节PH。

20、试题分析:(1)根据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的氧化性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1 mol CO和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H2和CO2的焓
变;(3)①根据计算反应速率;②平衡常数为k=;(4)①P点的温度和压强均高于M点,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均使平衡逆向移动,H2O(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②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故小于。

解析:(1)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的越强,故选AD;(2)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CO(g) + H 2O(g)CO2(g) +
H2(g) △H="-41.2" kJ·mol-1;
(3)①10min达到平衡时,测得S(l)的物质的量为0.8mol,
根据,0.032 mol·L-1·min-1;
②平衡常数为k= =400 ;
(4)①P点的温度和压强均高于M点,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均使平衡逆向移动,H2O(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a(M)>a(P);②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K(N)<K(P)。

点睛: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若△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

21、试题分析:(1)基态Ga原子是31号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离原子核越远能级越高;(2)根据晶胞结构判断存在的化学键;(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4)AsH3中As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是4,有1对孤
对电子;氨分子间能形成氢键;(5)根据晶胞结构分析;
解析:(1)基态Ga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排布在4s24p1, 轨道表达式为;离原子核越远能级越高,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符号为4p;
(2)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碳碳单键,所以每个As应与4个Ga相连,金刚石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共价键,所以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是极性键,单键为σ键,又因为砷原子还有1对孤对电子,而镓原子有容纳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所以还可以构成配位键,故选B D;(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所以Ga、N、As三种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Ga<As<N;(4)AsH3中As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是4,有1对孤对电子,AsH3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氨分子间有氢键,所以AsH3的沸点低于NH3;(5)①根据晶胞结构锂原子上、下、四周各有1个Zn原子,所以与Li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Zn原子的数目为6;②根据均摊原则,1个晶胞含有
4个Li、4个Zn、4个A S,晶胞的摩尔质量是588g/mol;1 cm3晶体的质量是 g;1 cm3晶
胞的物质的量是,= g,a =。

点睛: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ⅤA族元素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

22、试题分析:A→B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可知A→B为加成反应,可知A是
;利用逆推法,由M可知C是;根据
,,可知E是
,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与甲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A的结构简式为。

(2)根据醛的命名原则,的化学名称为2-甲基丙醛。

(3)含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吸收峰。

(4)与甲醇反应生成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5)+→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6)符合①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②含有醛基;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
、、、、,各有邻间对3种,共15种。

(7)根据上述合成路线,以乙烯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是:
CH2=CH2CH3CH2OH CH3CH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