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因此本人结合开入式图书馆的要求,对Acess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原理、Microsoft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设计,Microsoft Visual Basic数据库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主要完成对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
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需要。
关键字:数据库,SQL语言,数据库组件,解决方案
Abstract
It is typical informations managements ~s systems(MIS) that the books borrow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t develops two respects of main development including setting-up and maintenance and front application program of backstage supporter's database . Demand to set up the consistency of the data and integrality the storehouse of strong , data with good security to the former. Require to the latter the fun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is complete , apt characteristic of using etc. . So combine and make the demand of the entering type library in person, to Acess 2000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SQL language principle, Microsoft Visual Basic uses and designs program, Microsoft Visual Basic database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deep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finish demand analysis , function module dividing , database mode analysis to the books administrative system mainly, and has designed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from this. The systematic operation result proves , the books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at this text designs can meet persons' who borrow , library staff member's needs .
Key word:the database,SQL language,the package of the database,the solution The data are safe
目录
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绪论
1.1 信息管理概述……………………………………………………………
1.2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1.3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1.4 办公自动化概况…………………………………………………………
1.5 图书管理工作现状………………………………………………………
1.6 数据库及其应用…………………………………………………………
1.7数据库系统………………………………………………………………
1.8 数据库系统简介…………………………………………………………第二章系统开发.运行环境简介及数据库系统设计
2.1 编程软件的简介…………………………………………………………
2.2 水晶报表9的简介………………………………………………………
2.3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简介………………………………………………
2.4数据库设计概述………………………………………………………
2.5数据库设计周期………………………………………………………
第一章:绪论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它变得越来越普及。
20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众多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新的管理理论,随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现在它是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系统之一,受人们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1.1信息管理概述
管理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中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活动内容的日益丰富,管理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而信息被视作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综合国力及社会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全球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
这场信息化浪潮,不仅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是指加工后的数据,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真实性:信息的第一性,不符和事实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增值性:即人们通过利用信息,可以获得效益。
滞后性:信息滞后于数据,滞后时间包括信息的间隔时间和加工时间。
有效性:信息的增值性只表现在一定的时间内,在这个时间内,利用信息能产生效益,过了这个时期,信息就不会产生效益,即有效性。
传输性: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其他的若干个地方,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可以更快、更便利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共享性:信息具有共享性而不具有独占性,即在同一时间可以为多人所掌握。
可扩散性:由信息的传输性,因此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介质向外扩散。
管理中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程度的高低,是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管理的基础,没有了信息,便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管理,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化竞争事态)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的中心已全面开始向信息倾斜。
现代社会已把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来对待。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信息管理就是在管理科
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信息是普遍存在着的,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信息管理‛不仅是信息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已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来看看信息管理的发展时期:
如图1.1 信息管理的定义及发展
1.2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是目的,信息系统是手段,建立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管理的迫切需要和时代先进管理水平的体现。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与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在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已经用于各行各业,尤其在金融、保险、商业、铁路、税务、医院、施工企业等的应用还主要用于操作层的事务处理以及辅助企业结构化决策问题。
例如会计帐务,会计报表编制,销售业务管理等,还未上升到管理分析以及决策。
由于应用水平低,大量的信息资源在企业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到利用。
而且,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例如部门之间的数据没有实现实时共享,相同数据大量重复录入、重复储存等,给企业带来了资金、人力、时间上的浪费。
其应用还局限于企业内部,现在许多企业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坚持的是‚以财务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重企业内部效益;应用还局限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事后管理、事务管理,一些企业建成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总体上说还是硬件设备安装多,软件应用的少,简
单的单项应用多,支持管理和决策的应用少。
根据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企业的实际,要开发利用好信息资源,当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地界定信息资源。
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我国对信息资源的界定多数偏重于理论的界定,对实际开发利用的界定较少,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必须把对信息资源的理论界定和具有实际开发利用能力的界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2.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首先,要树立正确信息意识,这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关键;其次,科学地掌握信息资源活动规律,这是进行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再次,采用有效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这是信息社会中人们谋求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不论是开发还是利用,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受到管理思想、管理行为的影响和制约。
4.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形式,但信息系统也不能代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全部。
综上所述,我国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以技术推动的模式,尤其不能只看到今天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的规模和水平,而要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出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种传统的或现代的信息系统的作用,切实作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必须的基础工作,建设相应的基础技术设施,这样才有可能在一段时间的逐步发展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1.3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
‛这就是说,只要有多数人在一起共同劳动,有社会生产,就需要有人来组织和指挥,也就是从事管理。
没有管理便无法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因此,管理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二十一世纪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管理科学奔腾向前发展的时代。
现在,科学、技术、管理被人们并称为现代经济发展‚三鼎足‛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物质资源的开发,需要工业;而工业的推进,需要科学和技术的应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工业生产的计划和组织,又都需要管理得法。
所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十分重视管理,把管理作为增长的重要因素。
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管理,以求协调经济发展,继续前进;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管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企业发展和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信息社会里,经济竞争中起决定因素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与知识,信息与知识已构成生产力、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而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一步。
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持续繁荣和稳定,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要将无形的信息资源变为有形的资源,将对信息的无形管理变为有形管理,将依附于其他资源的信息管理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以真正达到信息流控制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的目的,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4办公自动化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统计方式在处理庞大的信息量时显得极不适应。
同时,人们对于运用计算机来辅助和管理自身工作的需求正在逐步提高。
办公自动化技术最终把办公活动变成一个思考型而不是业务型的活动,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其重要意义是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对信息流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便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优劣的重要标志。
办公自动化将以计算机等现化办公设备取代传统的手工办公用具,以现代化的办公系统代替传统的手工办公系统。
办公自动化进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的一个体现,它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为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本系统的应用将有利于图
1.5 图书管理工作现状
在书店的各种图书处理工作中(如:图书书目的保管,库存图书的查阅,各项的利润的生成,以及各种报表的生成)还处于手工处理,这将大大影响着其工作效率。
可以说图书的管理是书店最基本的业务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随着图书管理不确定性的提高,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灵活性显得由为重要。
在书店的图书管理工作还都是由人工进行操作,存在着大量的工作中的错误存在。
如图书管理工作重复性强,又浪费时间,以至图书的库存和销售统计不及时,造成库存积压;会带来很多的经济损失等。
而管理工作人员为了搞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仍然很难避免错误的出现,无法达到所需的精度、速度及灵活性,至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实行自动化、专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现阶段还有书店的图书管理工作并未实现自动化,面对目前的实际状况,迫切需要开发一个
新系统来适应这项工作。
基于书店图书管理中部分工作的特殊性与不确定性,无法套用现行的软件,因此针对书店图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软件设计。
1.6数据库及其应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有数百万个数据库系统在运行,其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企业管理,银行管理,资源管理,经济预测一直到信息检索,档案管理,普查统计等.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装备了12个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大型计算机系统,这些系统分布在邮电,计委,银行,电力,铁路,气象,民航,情报,公安,军事,航天和财税等行业.
现在,数据库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并且不断的与其它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面象对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等各种数据库系统.
在人类迈向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候,信息变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生产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充分认识到,数据库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数据库的建设规模,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该国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数据库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7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用计算机存储记录的系统。
数据库本身可被看作为一种电子文件柜:也就是说,它是收集计算机数据文件的仓库或容器。
系统用户可以对这些文件执行插入数据、检索数据、更改数据、删除数据等一系列操作。
总之,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存储记录的系统,即,它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目标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要的信息。
图1-2是一个数据库系统的简图。
图1-2 数据库系统简图
1.8数据库系统简介
本人设计的是一个关于图书馆图书管理的数据库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管理员可以简捷、方便的对图书记录查阅、增加、删除等功能,而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进行图书查询、借阅、归还等功能。
该数据库应用程序按照用户权限和实现功能的不同分为两部分:外部学生对数
据库的查询访问和内部管理人员对数据记录的管理维护.每一部分中包含各自实现的各项功能,对每一项功能的实现,将按照窗体设计以及运行情况的顺序逐一进行设计.
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access技术建立数据库,使用VB技术建立数据源的链接,并且生成图书管理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数据库的管理功能。
第二章系统开发.运行环境简介数据库系统设计
2.1 编程软件的简介
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 6.0是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目前最为广泛的、易学易用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Visual Basic提供了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可用于设计界面和实现各种功能,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也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从而
有效的提高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故而,实现本系统VB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2.2水晶报表9的简介
创建所能想象的任何报表
Crystal Reports 几乎可以从任何数据源生成您需要的报表。
内臵报表专家在您生成报表和完成一般的报表任务过程中,会一步一步地指导您进行操作。
报表专家通过公式、交叉表、子报表和设臵条件格式帮助表现数据的实际意义,揭示可能被隐藏掉的重要关系。
如果文字和数字确实不够充分,则用地理地图和图形进行形象的信息交流。
将报表扩展到 Web
Crystal Reports 的灵活性并未停留在创建报表这一功能上 ?您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格式发布报表,包括用 Microsoft 的 Word 和 Excel 发布、通过电子邮件甚至 Web 发布。
高级的 Web 报表功能允许工作组中的其他成员在他们自己的 Web 浏览器中查看或更新共享报表。
将报表并入应用程序
通过将 Crystal Reports 的报表处理功能整合到自己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和 Web 开发人员可以节省开发时间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Crystal Reports 支持大多数流行的开发语言,可以方便地在任何应用程序中添加报表。
不论您是 IT 行业的站点管理员,还是营销推广经理,也无论您是金融业的数据库管理员还是 CEO,Crystal Reports 都堪称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每一个人分析、解释重要信息。
2.3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简介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对开发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当了解,对数据库的结构、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步骤、开发体系及方法都应当有相当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用户长期需求的产品。
开发的主要过程为: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
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软件邻域研究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产生于60年代,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
并且,近年来,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猛增及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据库技术之时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
1.数据库
如图1.1显示了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组件。
数据库由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DBMS则由开发人员和用户通过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地使用。
它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用户数据、元数据、索引和应用元数据。
2.用户数据
目前,大多数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把用户数据表示为关系。
现在把关系看作数据表。
表的列包含域或属性,表的行包含对应业务环境中的实体的记录。
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同样符合要求,有些关系比其它关系更结构化一些。
第二章描述了一个用以产生良好结构关系的过程,称作规范化为了对比结构差的关系和结构好的关系之间的差别,以本文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图书和图书借阅者关系为例来说明,假若设计关系R1(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身份编号,身份证,联系电话,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
期,备注,价格,数量);这个关系的问题出在它有关于两个不同主题的数据,就是图书借阅者和图书。
用这种方式构成的关系在进行修改时,会出现问题。
因为一个图书借阅者可能借阅多本书,如果某个图书借阅者的某个字段(如联系电话)出现变更,它所借阅的图书记录(可能多个)也就必须变化,这是不好的。
因此数据用两个关系表示更好。
现在如果某图书借阅者改变了它的联系电话,只有关系(表)user的对应行需要改变。
当然,要想产生一个,显示图书名称及其借阅者联系电话的报表,就需要将这两个表的行结合起来。
结果表明,将关系分别存储,在生成报表的时候将它们结合起来,比把它们存储在一个合成的表中更好。
user(姓名,性别,身份编号,身份证,联系电话,)
book(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备注,价格,数量)
3.元数据
数据库是自描述的,这就意味着它自身包含了它的结构的描述,这种结构的描述称作元数据。
因为DBMS产品是用来存储和操纵表的,所以大多数产品把元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有时称作系统表。
这些系统表存储了数据库中表的情况,指出每一个表中有多少列,那一列是主关键字,每一列的数据类型的描述,它也存储索引、关键字、规则和数据库结构的其他部分。
在表中存储元数据不仅对DBMS是有效的,对用户也是方便的,因为他们可以使用与查询用户数据同样的查询工具来查询元数据。
4.索引
第三种类型的数据改进了数据库的性能和可访问性,这种数据经常称作开销数据,尽管有时也采用其他类型的数据结构,如链表,但它主要还是索引。
索引可以用来排序和快速访问数据。
下面以本人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book表为例来说明。
假定数据在磁盘上是按’图书编号’的递增顺序排列的,用户想打印一个按’图书名称’排序的图书数据报表。
为此,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从源表中提取出来并排序,除非表很小,否则这是一个很费时的过程。
或者,可以在‘图书名称’字段上创建一个索引,该索引的条目按照‘图书名称’排序,这样,该索引的条目可以读出来,并用来按顺序访问book数据。
索引用于快速访问数据。
例如,一个用户只想访问book表中‘图书类别’值为‘01’的那些学生。
如果没有索引,则必须搜索整个源表;但有了索引之后,可以找到索引条目,并使用它来挑选所有合适的行。
索引对排序和查找是有帮助的,但要付出代价。
book表中的行每次改变时,索引也必须改变,这意味着索引并非随意的,应该在真正需要时保存。
5.应用元数据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第四种数据是应用元数据,它用来存储用户窗体、报表、查询和其他形式的查询组件。
并非所有的DBMS都支持应用组件,支持组件的DBMS也不一定把全部组件的结构作为应用元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然而,大多数现代的DBMS产品存储这种数据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数据库开发人员和用户都不直接访问应用元数据,想反,他们通过DBMS中的工具来处理这些数据。
Access 2000中就支持窗体、存储过程等应用元数据。
6.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
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更新及各种控
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把DBMS看成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具体实现。
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DBMS可以分成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等。
Access 2000就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