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及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及收效
环绕创立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市的目标,依据建设特点宜业宜居的漂亮
梅州的要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为重要抓手,优化丛林构造、提高丛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踊跃指引发
展绿色低碳经济,连续改良生态环境,努力提高生态优势,为全力加速绿
色的经济兴起,建设富庶漂亮幸福新梅州供给优秀生态保障。
1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重要意义
最近几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鼎力展开造林绿化,全面增强生态保护,林区次序显然好转,资源总量不停增添,林分质量不停
提高,生态环境显然优化,初步成立起了比较齐备的丛林生态屏障,全市丛
林覆盖率达到 71.79%,成为广东省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地域之一。
可是络的
迅速发展,部分路(河)段双侧丛林生态安全也所以遇到威迫,部分路(河)段双侧可视范围内的山地丛林质量不高、林相层次简单、景观种类单调。
这
类状况与建设特点宜居的漂亮梅州、创立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市的要求不相适应,急迫需要进行复绿美化、林分改造,提高生态防备功
能。
加速推动交通骨干线双侧、江河两岸、城镇周边宜林地域的造林绿化,
已成为新局势下梅州市林业生态建设面对的一项急迫任务。
要充足认识建
设生态景观林带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确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详细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加速推动工程建设,力求早日见到收
效,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和景观建设水平实现超越式提高。
2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
2.1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方法
依据梅州市的自然生态散布、交通状况、景区景点布局等资源,兼顾
协调山、水、田、林、路和城乡,采纳“线、点、面”相联合的形式,将梅州市建设成为拥有当地特点的生态景观长廊,促使梅州市生态旅行业的发
挥。
“线”,即以高速公路、铁路双侧25 m 林带作为主线;“点”,马上城市
的各个进出口、景观节点进行绿化,形成景观两点;“面”,马上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双侧1 km 可视范围内林地归入建设范围,使生态景观
更具地区特点,同时还可完美地区生态安全功能。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主要波及骨干道隔绝网内绿化景观带、骨干
道隔绝网外双侧25 m 绿化景观带、骨干道双侧 1 km 可视范围生态景观带、江河两岸生态景观林带等 4 种种类。
一是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他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和其余土地等采纳植苗方法进
行人工造林;二是对疏林地、残次林应实时进行补植套种,以保证生态景
观林带的完好性;三是关于绿化景观成效不尽人意的林分应进行从头改造,
使最后成效达到满意;四是对景观成效较好的林分需要进行封育管护,以
使其可以长久保持较好的景观成效。
2.2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
2011 年,梅州市已达成全市生态景观林带规划编制工作;2012 年,对梅河高速及其延长段、天汕高速梅州至丰顺段等 2 段省示范段300 km 进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主要以“花团锦簇长廊”为主题,树种以红花紫荆、黄槐、紫薇、复羽叶栾树(国庆花)为主,配置夹竹桃、大红花、勒
杜鹃、鸡冠刺桐、枫香、山乌桕、香樟、木荷、秋枫、阴香等树种,形成
“花团锦簇”为主调的丛林生态景观。
3获得成效
3.1 突出林业转型发展功能
经过补植套种、林分改造、封育管护等举措,改变中幼林多,近、成、过熟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針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低效林多,优良林少;沿线桉树多,乡土树种少的现状,推动森林资源增添从量的扩充向质的提高转变,更好地达成林业生态建设优化提升阶段的目标任务,为建设最好林相、建立地区生态安全系统打好基础。
3.2 突出改良生态环境功能
经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建立大规模的生态缓冲带和防备带,进一步增强全市丛林的生态防备功能。
在江河两岸、大中型水库四周鼎力创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修养林,充足发挥其调理天气、保持水土、修养水源、净化水质等作用。
经过打通丛林斑块连结,为野生动物供给栖息地和迁移走廊,促使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鼎力发展碳汇林业,充足发挥丛林间接减排,应付天气变化的重要作用。
3.3 突出防灾减灾安全功能
经过优化路(河)段双侧沿线丛林群落构造,完美以公路河流防备林为基本骨架的丛林抗灾系统建设。
在增强丛林自己抵抗病虫害能力的同时,提高防洪护岸、防风固堤和抵抗山洪、风暴潮等自然灾祸的能力,维护地区生态安全。
3.4 突出建设宜居城乡功能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景观林带,是建设特点宜居的漂亮梅州的
重要内容。
联合“绿满梅州”大行动、创立生态镇村、建设名镇名村示范村、实行封山育林、“万村绿”行动等,优化城乡丛林生态系统,成立城乡丛林系统的自然连结廊道,有效改良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宜居水平,增强者民民众的幸福感。
3.5 突出地区形象展现功能
交通干线是客流、物流的集中地,是社会各界认识梅州的重要窗口。
经过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江河两岸、景色名胜区等重要节点的景观林带建设,着重从形成景观的角度兼顾安排花(叶)色树种,形成全年常绿、四时有花的景观带,增强林带的赏析性和视觉冲击力,充足展现梅州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3.6 突出多元多维发展功能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不是纯真的林业工程,要与旅行、科普、文化等工作有机联合。
经过打造绿化美化生态化品牌,形成生态旅行的新增添点。
选择有条件的绿化带建设林业宣传基地,推行现代林业文化,促使可连续发展的林业生态文明形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