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板形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P板形的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印刷业的迅猛发展,印刷厂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图片的印刷质量,减少整个印刷工艺环节尤其是印前工艺时间,提高时效性和印刷质量,提高在同行中的市场竞争力。

CTP直接制版工艺作为一种逐渐走向成熟的制版新技术,将被越来越多的印刷厂采用;而该工艺的载体-CTP铝板基也被赋予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其中板形是一项关键的指标,它影响着直接制版工艺的成败。

因此,了解影响板形的因素便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从铸轧坯料这一环节来阐述板形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板形;CTP;铸轧坯料
板形是指板带材的平直度。

板形缺陷是由于轧件在宽度方向上纵向延伸不均匀,出现内应力的结果使得带材产生波形(双边波浪,单边波浪,中间波浪,两肋波浪),翘曲,侧弯等。

板形的影响主要有坯料、冷轧、拉矫这几个生产环节。

冷轧和拉矫对板形都能影响到最终板形,但是来料的板形更为重要,坯料板形的好坏,对于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的稳定,成品率的高低都有很大影响。

本文主要从铸轧坯料这一环节来阐述板形的影响因素。

1铸轧
铸轧作为铝板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生产出优良板形的铸轧板坯是保证后续工序板形重要基础,如果铸轧板形不良,后续的冷轧将延续这种板形,而精整工序矫正也存在着很大反弹风险。

因此,控制好铸轧板形非常重要。

1.1铸轧板形的判定
铸轧板形的好坏主要考核铸轧板的横向厚差和纵向厚差。

横向厚差反映出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断面形状,即轧制时的实际辊缝。

纵向厚差指板带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差。

通常对横向厚差的要求更为严格,主要是通过周长样数据进行凸度计算来衡量的。

1.2铸轧板横向厚差
图1铸轧周长样数据
铸轧周长样数据规格6.0*1100
DS5
DS3 DS2 DS1 中间WS1 WS2 WS3 WS4 WS5 凸度5.914 5.916 5.937 5.943 5.94 5.9415 5.943 5.947 5.949 5.943 5.94
5.898 5.906 5.909 5.918 5.92 5.918 5.916 5.917 5.912 5.917 5.908 0.25% 5.896 5.9 5.912 5.914 5.914 5.91 5.906 5.9 5.899
5.899 0.21% 5.914 5.923 5.92 5.923 5.925 5.924 5.923 5.92 5.917 5.914 5.904 0.25% 5.904 5.914 5.903 5.91 5.915 5.915 5.915
5.909
5.906
5.892
0.2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周长样整体的凸度在0.21-0.29%之间,相邻的两点横向厚差偏差基本上都控制在0.01mm以内,两点纵向厚差偏差最大控制在0.02mm以内。

整体波动较小。

是很好的板形,为后续的生产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影响因素
2.1铸轧辊
铸轧辊主要影响铸轧时的辊缝形状,从而影响到铸轧板形。

其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原始凸度。

铸轧辊凸度是根据轧机刚性、铸轧温度、铸轧直径、冷却能力等因素,靠实际生产经验得出的,它还与生产的合金种类、规格等因素有关,确定合理的铸轧辊凸度是至关重要的。

2.2铸嘴
铸嘴在使用时需要在加热炉里烘干,避免残留水气导致嘴子变形。

保证嘴辊间隙≤0.2mm,铸轧区两端偏差<0.5mm。

生产过程中,嘴子破损、挂渣、变形不均匀等,都将导致熔体沿铸轧辊身长度方向上分配不均匀。

此外,合理的嘴子结构,保证金属流动性和温度均匀,也是至关重要的。

2.3冷却系统
要保证铸轧辊各处的冷却效果一致,必须保证冷却水进出口水温和冷却水流量。

如果进出口的冷却水温差太大或冷却水流量不足,则对铸轧辊辊套各部分的冷却不同,就会使铸轧辊辊套各部分的热膨胀不同。

辊芯上的水槽结构和分布,对冷却效果影响也很大。

保证水流通畅,定期清洗辊芯水槽,避免结垢堵塞。

2.4工艺参数
合理、稳定的工艺参数,是保证良好板形的必要条件。

铸轧区长度、铸轧速度、张力、前箱温度、前箱液面高度、轧制力等之间必须配合好。

(1)铸轧区长度。

当铸轧区长度偏小时,铸轧速度变慢,铸轧板的加工率
小,其他工艺参数的调整范围也小。

增大铸轧区长度,即可提高铸轧速度,又可增大加工率,提高铸轧板的组织性能。

铸轧区长度变化,铸轧辊的压下力也随着改变,铸轧板凸度也随着改变。

(2)铸轧速度。

铸轧速度必须和其他参数配合,才能更好的调整板形并保证正常生产。

铸轧速度的高低影响金属熔体在铸轧区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金属温度、变形抗力,导致铸轧板厚度变化。

决不能单靠调整铸轧速度来控制板形。

(3)张力。

一定的张力在铸轧生产中不仅可以减轻粘辊现象,还可以对板形有张力矫平的作用。

(4)前箱。

前箱温度影响金属变形抗力,从而影响厚差。

前箱液面高度对板形影响尤为重要。

保证稳定的前箱液面高度,才能保证生产出纵向厚差合格的铸轧板。

(5)轧制力。

凡是使轧制力增大的因素,都会使板形凸度增加。

速度降低、温度降低、液位深度减小、轧制区伸长、接触面积增加等,都会引起轧制力增加。

通过调整单侧的轧制力,可以调整楔形板。

3结论
(1)控制好铸轧周长样,其整体的凸度在0.19-0.38%之间,相邻的两点横向厚差偏差基本上都控制在0.01mm以内,两点纵向厚差偏差最大控制在0.02mm 以内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2)根据铸轧工艺的各项参数,如辊缝、预压力、铸轧区、张应力、铸轧辊套材质特性、循环冷却系统和磨削制度等,建立合理、科学的工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保证每一个环节,以生产出优良坯料,才能保证保证后续工序的稳定生产。

参考文献:
[1]苏鸿英.现代铝冷轧机和铝箔的板形仪发展趋势[J].世界有色金属,1992(7).
[2]刘静安.汽车热传输铝合金复合带(箔)生产技术及工艺装备的开发[J].中国铝业,2012(2).
[3]李向宇.铝铸轧板板形控制初探[J].铝合金技术,199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