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叙事作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文7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文700字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6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时,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长空定格成永恒。
65年后,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时,永垂不朽的抗战精神,又再次令我们忆起那段屈辱的受难史。
65年前的中华民族大敌当前,人们却能够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战胜侵略者。
65年后的今天,生活在蜜罐中的我们这一代又能否真正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又能否真正感悟到什么?
以史为鉴,毋忘国耻。
“起来,不愿当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威武雄壮的国歌奏响时,你都听到了民族的呼喊,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吗?65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们奋斗的豪情;65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依然是
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低首冥思,我不知该以什
么形式来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因为每一次的
回忆和查找资料都是一次伤口的撕扯。
我无法
控制内心的汹涌,当看到那一幅幅记录着日军
兽行的图片时,无尽的悲伤和愤慨向我涌来,
如野兽般将我吞噬干净。
我曾经偶然看到过一些惨绝人寰的图片。
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个革命老汉的头颅
被架在一段破烂的木桩上,木桩上蚂蚁成群。
那位老汉的脸上仿佛挂着轻蔑的笑容,嘴里还
叼着一截烟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如
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脸上绽放出最伟大的光彩,那一缕英魂永垂不朽……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风在喉,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振聋发
聩的吼声,伴随着黄河的滔滔水声,流传至今。
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言,是中华民族永
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战精神生动、有力的诠释
和展现。
看!国难当头,英烈辈出。
从杨靖宇,赵
一曼到齐白石,梅兰芳……无论是共产党员,
还是生活名流,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
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
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抛头颅,洒热血。
当
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时,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
跳崖;当被敌人围困于河边时,8位女英雄誓
死不屈,挽臂沉江。
壮烈浩气长存,公道自在人心。
历史女神
高悬天际,如今,她扇动翅间清风,吹散迷雾,还长眠于九泉之下的中华英烈们以公道,令他
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万古流芳;令他们的
名字永远在中国人的心扉上熠熠生辉。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我以我最深最真的
笔触,走过时间的沧桑,空间的辽阔。
我想令
人们回忆起65多年前那场悲壮激越、一寸河山
一寸血的反法西斯斗争;我想揭示在民族生死
存亡的关头,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迸发出的神奇
力量。
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
是着眼于未来。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
着背叛。
这段历史,本应渗入我们的血脉,合
成在我们的DNA中,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
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
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中华当自强!
胜利的旌旗,浸透烈士的鲜血。
8年抗战,敌后抗日武装伤亡65余万人。
八路军副参谋长
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
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
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
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
更为丰富的内涵。
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
猎猎飘扬。
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
神动力。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
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国民党数百
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
平型关大捷、百
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侵
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
8年抗战,中国的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
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伪军118万人。
爆炸英雄李勇、女战斗英雄吕俊杰、神枪
手李殿水……65多年前出版的《晋察冀画报》,
记录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
“他们的
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雄顽强的民
族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确保了全民族的独立
和解放。
”军事经济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王松说。
66年前的早春,34岁的冼星海只用6天时间,创作出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
振聋发
聩的吼声,伴随黄河的滔滔水音,传送至今。
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词,是中华民族永
不屈服的宣言。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动情地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们今天的事业仍然
需要这种精神,仍然需要唱响新时期的‘黄河
大合唱’。
”
抗战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
得全面胜利?——危亡关头,对民族前途、命
运的沉重思考,灼痛中国人的心。
关键时刻,
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就的《论持久战》等重
要着作,系统阐述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
战的战略总方针,拨开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
迷雾。
国难当头,方见中流砥柱。
8年抗战,中
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立场始终如一;全面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正确
主张,贯穿风云变幻的抗战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
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1933年1月,毛泽东、朱德向国民党军队提出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的建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
会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
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团结起来,筑起民族
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核心作用,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
”长期研究抗战史的军
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冲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万里
长征的4万名红军战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八路军;1万名走出深山的游击队员组成国民
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无数支抗日武装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游击作战……
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抗击
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同时还抗击
着几乎全部的伪军。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6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
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
空定格成永恒。
65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