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QQ与微信是强强联合还是宣战到底?
微信和qq

微信和手机QQ两者在功能上有很大的重叠:两者都是通讯应用,两者都能用语音、视频聊天,两者都包含社交平台(QZonevs 朋友圈),都有开放平台和第三方应用,都有基于LBS的陌生社交功能。
不过虽说如此,它们还是有一些重要的差别。
1. 主要终端与产品特点的区别很显然,QQ的主要终端是PC。
而微信的终端是手机、iPod等移动设备。
在这两种主要终端不同的产品上,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很不一样的。
例如,QQ用户可以通过聊天窗口传送大文件、邀请对方玩PC游戏、截图等功能来进行一些重量级或在PC操作情景下才有的操作,而这些在移动终端都是浮云。
在有窗口概念的PC下,用户能够通过QQ面板快速通过其他软件(例如浏览器)进入到邮箱、空间、微博等服务,QQ面板相当于一个“链接”中枢,而本身并不能成为一个信息聚合平台。
而在没有窗口概念的移动情景下,应用之间的转换对用户体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于是大多服务都必须在微信自己的应用中使用,这也就能让微信成为一个信息聚合+推送的平台。
主要终端的区别在两个产品的特点上也产生了影响。
QQ基于PC这种终端,用户在使用时完全进入PC的情景内,这就能够让用户处理类型各异和内容庞大的信息(比如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刷微博)。
而微信基于移动终端,在这样的情景下,移动设备并不总是用户关注的中心,并且移动设备本身资源稀少,用户能在上面处理的任务从数量、精准度和复杂性上都非常有限,这就使得微信无法在移动终端上做复杂、重量级的功能,相反要在轻量级、在移动情境下用户体验友好的方向发展。
从整体来说,QQ做的是“大而全”,微信做的是“小而精”。
这样的差异在下文所述的通讯、社交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体现。
2. 通讯方式的区别在通讯方式方面,QQ和微信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前者有“在线”概念,是同步的通讯(即时性基于通讯双方的“可达性”),而后者没有此概念,是异步的通讯。
为什么QQ有“在线”的概念,而微信没有?QQ在线的概念,要从PC时代的即时通信需求说起。
微信和手机QQ的内部博弈

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宣判360再次败诉来源: 比比推分类信息网作者: 2013-03-23 09:33自从微信强势亮相,腾讯内部各产品间竞争的火药味和压力日增,微信对于腾讯而言不仅是增量关系,更是替代关系、迁徙关系——QQ、QQ游戏、Qzone等产品如何从PC端通过微信迁徙到更简单易用的无线互联网入口——智能终端上?这对腾讯曾经的生存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很多人以为无线互联网是用来补充有线互联网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其实无线互联网是颠覆现有产业的。
”腾讯总裁兼CEO刘炽平在公司内部强调。
攘外必先安内,在面临可能到来的运营商收费危机之前,马化腾必须先处理好手中两大王牌之间的暗斗。
这正如F1车队中如果有两位王牌车手,双方关系和谐则可能成为双保险,而关系不和谐,内斗将让车队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
张小龙曾经说过,在做微信的初期,最大的对手并不是米聊或其他外部的竞争者,而是手机QQ。
微信与QQ结束蜜月期QQ依然是腾讯帝国最厚重的基石,7亿用户以及其带来的边际效应让马化腾永远没有后顾之忧。
依靠着这块基石,一个带着小尾巴的蝌蚪疯狂成长。
首先,QQ为微信提供了无缝对接,其离线助手的功能一举打垮了为积累用户苦苦忙碌的米聊、kiki……。
在此基础上,微信很快推出了更多的手机应用场景的功能。
2013年1月15日,马化腾宣布微信的用户数量突破三亿,这数字是目前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
这时,舞动的小企鹅和小蝌蚪还处在蜜月期。
但在马化腾的心中,这二者终要分出个轻重。
在腾讯最近两年的年度财报中,几个微妙的数字可以看出微信在腾讯内部的重视程度。
2011年财报中,手机QQ被提到一次,微信被提到两次;一年之后的同样报告,手机QQ被提到两次,而微信飙升至12次。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腾讯2012年全年以及第四季度业绩报告中显示QQ用户增长速度及用户活跃度增长明显放缓。
同时腾讯部分业务用户出现下降,其中腾讯QQ游戏平台最早同时在线用户环比下降6.4%至880万人,收费互联网增值服务注册用户环比下降3.9%至709万人。
手机QQ和微信:或合二为一 或死其一

手机QQ和微信:或合二为一或死其一导读:从腾讯的内部到外部,看似都说得差不多了,但笔者觉得,有一点大家并未触及,就是“独立”后的微信与手机QQ的关系问题。
这里先抛出一个结论,笔者认为,腾讯这两款立下汗马功劳的产品,未来可能会合二为一,或者出现的是其中一个死亡的结局。
这两天最引人注目的消息,除了阿里终于递交了赴美上市招股书外,就要数微信的事了。
据媒体报道,5月6日,腾讯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微信事业群,由微信掌门张小龙担任事业群总裁。
微信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并包括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
笔者也观察了一下与此相关的新闻与评论,从腾讯的内部到外部,看似都说得差不多了,但笔者觉得,有一点大家并未触及,就是“独立”后的微信与手机QQ的关系问题。
这里先抛出一个结论,笔者认为,腾讯这两款立下汗马功劳的产品,未来可能会合二为一,或者出现的是其中一个死亡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腾讯去年经过调整,手机QQ从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被调到了SNG(社交网络事业群),MIG专注于手机浏览器、手机安全、应用平台等业务。
这被解读为是标志着腾讯将业务向无线端整合,从PC端向手机端过渡。
其实不那么上得了台面的原因想必各位也都清楚,MIG一直与包括微信团队在内的各事业群间关系紧张,明争暗斗,这在手机QQ与微信之间体现得尤其明显。
后来随着当时的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刘成敏的“退休”,以及部门团队的剥离重组,这些争斗才缓和下来,微信业务也开始呈爆发之势,但是它与手机QQ的关系,却一直无法理清。
因为虽说手机QQ代表着“如今的商业化”,微信是“未来的商业模式”,但如果不谈商业化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功能对比图: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手机QQ和微信这两个关系并列、主体都是社交工具的产品,重合度非常高,基本上是一个关系链的两个延伸。
如今微信已“从产品升级为腾讯战略级的业务体系”(张小龙语),这就意味着微信更不会再有任何顾忌,他们只听命于马化腾,更不必看手机QQ的脸色行事了。
微信互搏QQ:变革还是内耗?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被困桃花岛地洞,以此方法苦练十年,修得“左右互搏之术”。
此术以左右手分别攻击对手,令对手防不胜防。
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左右互搏之术”。
Google研究院主任彼得·诺威格博士曾提出一个市场现象:当一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
这几乎是任何人都懂的大白话,但是却道出了许多公司兴衰的根源。
当企业主营业务市场趋于饱和,上升面临天花板,如何开辟新的战场、拓展新的业务,成为阻碍众多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左右互搏术”正是解决这一瓶颈的秘笈。
企业“左右互搏术”企鹅帝国:QQ VS微信当一个部门成长到能够对公司根基产品发出挑战,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趋势时,如何面对?2013年5月23日,在深圳一场名为“移动浪潮下的QQ自我变革”讨论会上,腾讯高层首次正面回应了微信和QQ两大产品的竞争问题。
腾讯即时通信线副总裁殷宇说:“就好像海飞丝和飘柔都一样是洗发水,但也有不同。
我不是很喜欢回答这样的差异化,不想在第一天去定义我们要去做什么,什么都可以尝试,自然而然用户会做出选择。
”腾讯的回答大有“我若盛开,清风自来”的味道,可就在两周前的5月8日,手机QQ2013版发布,这恐怕会是手机QQ历史上最令用户感到无奈的“一次变革”:主面板交互界面与微信极其相似,简直就是微信的翻版。
马化腾并不反对手机QQ此次的“进化论”,在他看来,内部竞争是腾讯永保江湖地位的不二法宝。
腾讯的安身之本——QQ现在要和“新贵”微信在各个方面较量一番,从个性化到商业化,从PC到手机。
微信和QQ真的要拼个你死我活?尽管外界看来,微信最显性的功绩是让原来很多不用QQ的人抛开了“幼稚”的心理芥蒂开始用微信,且微信反过头来开始威胁QQ的地位。
马化腾曾透露,微信的用户绝大部分还都是QQ帐号登陆,两者后台打通,且共用了很多相同的资源。
用马化腾的话说:“这不是一个完全取代的问题。
腾讯美妙的困惑:QQ与微信的左右互搏!

马化腾曾表示,“很多人认为腾讯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QQ客户端软件,我们能够轻易通过这个渠道去接触到用户。
但截杀渠道仅仅是一个‘刺客’,渠道强势时代已经过去,占据源头者才是‘革命者’。
”也有媒体了解到,成立不到半年的微信事业群目前员工总数高达1307人,而SNG(社交网络事业群)下属QQ部门人数则不到千人,发展超过十年QQ部门的员工人数居然比刚成立微信事业群的员工数要少。
从活跃用户数上来看,2012年仅有5000万活跃的用户的微信,到2013年活跃用户激增至3.55亿,到2014年微信与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87%亿至3.96亿。
腾讯内部人更透露,微信用户数截至目前已经突破6亿,微信海外业务未来可能会独立发展。
QQ将可能从巅峰跌落从一个时代跨入另外一个时代。
腾讯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最新的财报数据更加明显。
最新公布的14年二季度财报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29亿,比上一季度下降2%,比去年同期增长1%。
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4.38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1%,比去年同期增长57%。
微信的用户体验观手机自从有了微信、微信圈和微友群功能,确实给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信息流通便利,尤其是图片传送,既快捷又清晰,深受广大手机用户欢迎。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也发现了这一功能的扰民弊害。
这一弊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有些用户当有自认以好的微信内容或者微信链接时,不是将其发布在朋友圈里,让圈友们默默地或者有选择地分享,而是接二连三地发给某一个个人,而且发送频次高,也不管对方有没有时间看,以及对这些信息感不感兴趣,结果让被动接收的一方不胜其烦。
2、有些用户钟情于群聊,但在成员数量和成员类别上不加限制,结果把不同群体和不同兴趣的人融为一体,乃至把繁忙的人和清闲的人混杂起来。
繁忙的人忙得不得开交,根本顾不上别人在说什么,而清闲的人却一股脑儿地聊个不停,甚至吵吵闹闹,严重影响多数人的工作和休息。
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变局确定

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变局确定本报讯(记者李斌)传得沸沸扬扬的腾讯移动事业群动荡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昨天,腾讯公司宣布升级移动互联网战略,同时,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刘成敏因个人原因退休。
上周,包括丁香园CTO冯大辉在内的业内人士多次传言,腾讯去年开始的架构调整,至今没有完全停止。
腾讯在今年2月1日即将宣布新一轮调整,腾讯元老级的业务部门移动事业群将难逃一劫。
近一个月以来,已有多个渠道的消息均显示移动事业群将面临拆分重组,涉及核心业务剥离、人员流失等不同方面。
由于手机QQ业务被新崛起的微信基本取代,刘成敏也将离职。
昨天,腾讯官方正式公布消息显示,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并未裁撤,只是将手机QQ和超级QQ调至社交网络事业群,手机游戏对外合作部门调至互动娱乐事业群。
调整之后,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的核心产品将是手机浏览器、手机管家、手机街景地图等。
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将聚焦于浏览器、安全、搜索、应用平台等平台型业务。
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新产品研发、孵化和平台培育,进而承担腾讯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使命。
同时,腾讯公司强调,此次调整不涉及任何裁员计划。
而在此前的传闻中,受架构调整影响而离职的员工将获得“N+5”的离职补偿。
而在刘成敏退休后,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兼任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向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汇报。
任宇昕表示,当前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全公司所有部门都投身到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所以才会有一些应用层的业务从移动互联网事业群调整到其他事业群,为全公司带来宝贵的人才和团队。
>>业内分析微信革了手机QQ的命互联网观察人士洪波表示,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作为传统业务的支持部门,既不能全神贯注地探索移动互联网上的新机会,也不能完全理解传统业务,反而为其向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增加了摩擦和沟通障碍。
移动事业群的调整,展现了腾讯在移动时代自我革命的过程,最终微信革了手机QQ的命,而在2013年腾讯移动产品的整合与优化力度会更大。
营销QQ与微信正式打通 搭载微信公众号连接双方用户

营销QQ与微信正式打通搭载微信公众号连接双方用户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半张船票,无论是外部或内部都欲搭载其上,抢占流量入口。
本周,营销Q Q宣布正式与微信打通,新版本增强了营销Q Q客户端对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管理,已经开通的营销Q Q可以直接打通微信公众号。
借此变局,企业管理将实现QQ和微信两大平台双管齐下,借助营销Q Q微信版,实现同步管理Q Q端与微信公众号的客户,提升对PC端流量和微信端粉丝的变现能力。
增加“微信扩展”板块南都记者获悉,新版本的营销QQ微信版正式上线,借助微信之势,打通QQ和微信两大即时通讯平台,连接双方用户。
据介绍,营销Q Q微信版将集微信人工咨询、微信用户管理、微信用户轨迹跟踪、微信用户信息保存、移动建站等众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功能于一身,覆盖形象展示、用户沟通、营销互动、在线销售、跟踪分析等多项环节。
而企业用户无需登录网页,可以直接在营销Q Q客户端同时与Q Q、微信两大平台的客户沟通,同时实现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综合运维,提升企业营销的运营效率。
除此之外,新增加的功能还包括微活动、微投票、微报名、微相册、微留言的互动服务,微团购、微电商、微支付等在线销售功能和微调研、微统计、用户搜索管理、用户轨迹跟踪及信息永久保存等。
轨迹跟踪功能增强变现能力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移动营销市场份额为14 .6%,后来居上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二大细分领域。
而此次腾讯公布的营销Q Q微信版则发力移动营销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营销Q Q微信版此次发布的“轨迹跟踪”与“用户信息保存”功能,可以将用户行为轨迹跟踪和信息记录的永久保存。
据了解,通过该功能,企业都能在营销Q Q微信版的后台洞悉微信用户的行为轨迹,无论其用户是否在微信公众平台主动发起人工咨询。
同时企业可以在人工接入前充分了解用户诉求,并能在跟踪用户互动行为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标记,通过精准的沟通,将会增强移动营销的变现能力。
在用户数据分析方面,通过单个访客的行为跟踪,弥补了现有第三方微信开发平台各类“微统计”功能大而泛的局限性。
解析微信与QQ的尴尬关系:重叠or共生

解析微信与QQ的尴尬关系:重叠or共生提到qq企鹅和微信在当下应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两者背后都具有强大的用户群体,可以说都是该领域的领军者。
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为什么有了qq企鹅之后,还要有微信存在?而且两者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运用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类同,主要是两者还是隶属于同一家公司名下,疑问归疑问,纠结于表面这个话题就显得很无聊了。
那么形成这样的情况,肯定有原因的,事物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未来的重要意义,下面就主要通过以上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历史发展对两者有着绝对地影响。
微信的诞生有着自己的特色,例如摇一摇,漂流瓶,扫一扫以及语音通话,也是一步步地不断地完善的,尤其是摇一摇和语音通话,当时绝对的风靡全国,这种全新的体验让人很喜欢接受,这些都是它存的条件,而且还有这个环境决定,微信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小流量问题,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后期随着wifi的普及,微信也相应地在丰富自己,出现更多的功能,微信小店的上线等等,这些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qq可以说是绝对的霸主,但是两者之间有重叠,有特色,也许是一种相互的弥补,各自在吸收对方的长处,丰富自身的一些缺陷,这样可以说两者是有相似的之处,却有着不同思想的两兄弟,就是说出现目前的这种情况,和过去的生长环境也有关系。
第二、用途就是长枪与短枪的差别。
说qq和微信在用途上就是短枪与长枪的区别,这只是一个比方,他们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但是本质上有着不一样的用途。
就像有了长枪就不要短枪了,虽然在用途上有重叠,但是一旦转换了环境,各自的优势也就不尽相同,短枪便于携带,有利于近距离射击,貌似微信的战略要求。
长枪威力大,射程远,貌似当下的qq。
要说两者有重叠,有类同,不如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微信的存在弥补了一些qq 上的缺陷,小范围的隐私,朋友圈中的清净。
对市场而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远近影响,这样来看,两者同时存在并不奇怪。
微信:在干掉QQ的路上越走越宽

微信:在干掉QQ的路上越走越宽在马化腾看来,微信正在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或许在未来,这个通讯工具将不再那么工具化,而是用来承担再造一个腾讯的使命。
但现实的问题是,假如这个路线成功,那么微信的必然选择是干掉QQ。
这并非假设。
而是已经发生的现实。
熟悉腾讯的人都知道,在腾讯内部,最近有种很明显的腔调在流行:作为未来存在微信和作为现在存在的QQ之间必然会有一战,而从资源倾斜和内部话语上,QQ都将注定被逐步取代。
这并非是基于市场所决定,而是基于腾讯的战略所决定。
在PC时代,QQ就是腾讯的一切,从会员到游戏,从流量到所谓的生态圈,一个QQ号串联起腾讯的一切,以至于无论在任何时间段,QQ在腾讯的地位都是超然的,简单来说,它从用户身上获得的无限利益,转换为了其在内部的发言权。
某种程度上,QQ部门的诉求在腾讯内部基本上就是资源调配的代名词。
无论是门户业务,还是数字娱乐业务,QQ资源的匹配和倾斜甚至可以决定某款产品的生死。
这是简单的市场法则。
但现在,这个法则正在起变化。
腾讯内部人士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正在代替QQ,成为腾讯内部的资源调配阀门,它负责开开闸泄洪,但似乎又不用承担QQ这样现金牛的角色。
这是因为时至今日,无论是腾讯看来的微信还是张小龙定义的微信,都没有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也并不具备持续的大规模产生利润的能力。
当然腾讯说,微信是未来,所以短期之内不需要承担营收的压力。
但问题的纠结之处在于,如果按照这种定位持续运转下去,QQ虽然活着,但在市场想象力上,它事实上已经死掉。
因为它只需要贡献源源不断的利润,腾讯的未来和它将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微信正在替换掉QQ。
这意味着什么?最简单的来说,在资本市场上,这会给人一种感觉,在不远的将来(之所以说不远,是因为微信的增长速度,以及它在腾讯目前获得的内部资源上都已经远远超过QQ,这种势头一旦发生,就几乎难以逆转,而且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才是腾讯的未来重心,这个使命目前看来是要由微信来承担),QQ的使命将会告一段落。
微信、QQ都属于腾讯,为啥马化腾不合并起来?里面学问可大着呢!

微信、QQ都属于腾讯,为啥马化腾不合并起来?里面学问可大着呢!最近这几年的时间里面,微信用户数量可以说是在地不断增加,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社交霸主”。
而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加,腾讯的游戏也支持微信作为游戏登陆账号,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因为大家发现,虽然微信、QQ都属于腾讯,但是两个账号却不能共通,因此很多人就好奇了,既然现在微信、QQ都属于腾讯,为啥马化腾不合并起来?里面学问可大着呢!1、微信、QQ属于腾讯,却是竞争关系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微信和QQ属于竞争关系,哪怕是他们都是腾讯的软件,但是因为部门不同,所以两个软件也一直在竞争。
这个竞争并不是恶性竞争,而是良性竞争,所以更容易促进两个软件的进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到目前为止,不管是QQ还是微信,其它的社交软件想要超过它们都不太可能。
其实不止是微信和QQ,就连电商软件也是一样,我们都知道腾讯是京东的大股东,但是腾讯仍然还是投资了拼多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腾讯非常喜欢给自己树立对手,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2、微信、QQ用户类型不同再者,除了腾讯内部需要微信、QQ互相竞争之外,其实之所以马化腾没有合并QQ和微信,原因还和微信、QQ的用户类型不同有关。
虽然两者都是社交软件,但是不难发现,其实微信和QQ仍然有很大的区别,微信更注重实名,也就是熟人社交,所以微信和我们的生活工作更近。
而QQ则不一样,QQ主要是游戏和娱乐,所以QQ的社交主要是面对陌生人,因此,很多人的QQ上都有一大群不认识的陌生人,如果腾讯将QQ和微信合并,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还不如继续保留。
3、微信更强大,但QQ却是护城河确实,当初腾讯为了让微信壮大起来,不惜将QQ的用户转嫁到微信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现在微信的用户数量更是超过了QQ。
可是,微信现在虽然强大,但是QQ仍然是腾讯的护城河,因为在很多的用户心中,QQ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了微信,如果真的要大家在微信和QQ中选一个,可能有很多的用户会选择QQ。
微信QQ之争

送礼物、音乐、群活动。QQ群的功能太多了,而微信是一个纯为移动打
造的产品,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是越简单越好,加了QQ群功能反 而使微信的产品定位不拉拢。产品应着移动化的需求就要做一些功能优化。
“管道式”传播到 “广场式”传播的变质
“办公交流”到 “广告泛滥”的变质
是在下
输了
02
山寨可耻
为什么微信不抄袭 QQ群下的社交产品,在微信发展之前,QQ已经拥有 了稳定的庞大的用户,此时若想推广微信,微信就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区
别于QQ。微信是2011年推出的,那个时候QQ的群功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越对方,即使自身有巨大的用户数量。 相比较之下,微信支付更像是未来的入场券。用户已经从微信获得了关 系链维护、资讯订阅和游戏的功能,微信业已完全脱离了即时通讯 的 范畴,它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平台。
目录
01
为什么微信群 没有QQ群好用
02
为什么微信 不抄袭QQ群 的功能
03
为什么基于QQ的 财付通做不起来 而微信支付却成功了?
01
为什么微信群没有 QQ群好用
QQ群是一个规范性的组织,成员可以选择主 动或被动加入但需认同群主的管理,并需遵 守群内的规章制度。具有等级结构。
微信群是以即时的话题、想法把相关人物 聚集起来,具有方便沟通、即时反映的特 点,没有明显的群主和成员的等级阶级。
03
为什么基于QQ的财付 通做不起来而微信支付 却成功了?
微信只有一个微信帐号,并没有类似财付通的可以存 储金额的账户。也就是说微信支付不想做类似银行帐 号这样的东西,只做一个入口或者说接口,调用其他 金融服务来完成支付,完成线上线下的打通。 微信支付专攻流量,所以我们找不到微信支付对存量资 金的留恋。微信支付的页面上只有银行卡标志,不存在 余额的概念,更不存在微信之外的某种支付账号,也不 会劝你用账户余额购买理财产品。这样将移动支付以外 的东西统统砍掉,其实是恢复了支付的本来面目
3Q大战——3Q大战:战争的正义

自绝
1 1月 3日傍 晚 6点,腾 讯 被 迫 兵 行 险 棋 , 自 我 卸载 ,誓 不与 3 0共机 。腾讯 发 出公开信称 ,将 6 在 装有 3 0软件 的 电脑上 停止运 行 QQ软件 ,倡导 6
必 须 卸 载 30软 件 才 可 登 陆 QQ。3 0的 装 机 量 在 6 6
并 素 赔 4 0万 元 。 0
腾 讯 的 反 应 帮 了 周 鸿 神 的 忙 。3 0 腾 讯 此 举 6称 完全 不顾 及 用 户 权 益 , 求 向全 国 网友 道 歉 。随 后 , 要
30立刻下线 QQ保 镖, 出 WE QQ客户端软件 , 6 推 B
表面 上是 “ 保证用户顺畅聊天 ,采取和解姿态 ” ,实
质上 是 为 了 曲线 获 得 用 户 的 关 系链 。W E BQQ 客 户
乱 战
l 0月 1 5日开 始 ,金 山和 卡 巴斯基 参战 ,指责
3 0软 件 存 在 重 大 安 全 漏 洞 ,3 大 战 扩 大 化 为 互 联 6 Q
网行业的战争。
端 推 出不到 2 0分钟 ,腾 讯就关 闭 了 W E BQQ 网站
速 ,过滤广 告 等功能 。同时 ,这 个软 件还拦 截 QQ 启 动程序 ,劫持 QQ 浏览器 ,阻止 QQ升级 ,并且 诱导用 户将好友列表加入 , 以病毒 感染的方式传播, 在7 2小时 内下载 量突破 2 0 0 0万 ,并 且以每 天超过 10 0 0万的超高速增加 。“ QQ保镖 ” 实际上是 一种“ 外 挂 ”行 为,迎合 了用 户的担忧 ,却极 大地 损害 了腾
业 自律的联合声 明》 ,要 求主管机构对 30 6 不正 当的
知 半 解 的 用 户 都 质疑 : 如 果 你 没 有 扫 描 我 的 硬 盘 , “
解读3Q大战

护 器” 曝光 了QQ涉嫌 偷 窥 用户 隐私 的行 为 ,作 为安 性 男 儿 吗? 你还 有正 义 感 ,你 还有 除 暴安 良的侠肝 义
全卫士 ,3 0 推 出了 ‘口 保镖 ” 6新 ‘扣 手 ,以保 护用 户 隐私 胆 可 言 吗? 当有 人被 群 殴的 时候 ,你会 闭上 眼睛 吗? 安 全 。 因此而 遭到 了腾讯 的报 复 。
新 闻事件
在 3 0 一 种 战略威 慑 力量 ,就像 核武 器 ,不 会轻 易 6是
腾讯公 司宣 布 : 么舍 弃 3 0 要 么卸 载 Q 动用 ,整 个公 司只有 周鸿 棉一 个人 有权 力拍板 说 : 要 6 , Q ‘ 发
弹窗。 ”
2 1年 】 月初 ,中国互联 网爆 发 了首次 “ 窗大 00 】 弹 战” ,装 机量 6 的 Q H 亿 QS 装机 量 3 的3 0 亿 6 ,分别 利 用 自己的 客户端 ,向用 户桌 面发送 弹 窗 ,猛烈 交火 ,大
断然制 止 ,对 于警 察 来说 ,是 要被 追 究不 作为 的责 任
的 。不 仅 是 失职 ,甚 至是 纵 容犯 罪 。
大 奖 1 项 全 国 数十 家 报 刊 5
的最好 的杀毒 软 件 。 f 3 0 是 一 台 电脑 的必不 可 QQ n 6都
少 的必备 软 件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年 l 月4 ,对 此 二 者必 选 其一 的 情 况 ,凤 00 】 日
会达 到何 种程 度 。
可我们 既不 能 没有左 手 ,也 不能 没有右 手 。难 道
广 州亚 运会 的焰 火赶 得上 吗? 据 电视上 说,有 8 说 ,我 们 真 的要 变成 独 臂 人 吗? 这 件事 是 如 此 地 严 0
腾讯营销案例分析:手机QQ对抗微信

腾讯营销案例分析:手机QQ对抗微信5月28日,媒体给广大腾讯用户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而引起这个玩笑的背后原因显然是腾讯的营销团队策划的一起极其巧妙的营销方案,那就是手机QQ对抗微信的营销方案,乍一看还真的像那么回事,手机QQ也要开启常亮功能,以此模仿腾讯微信,而这个结果显然是让QQ变得极其难堪,腾讯的高管不可能傻到自家产品相互PK,而让其他即时通讯产品有了可乘之机。
当人们还在热议腾讯QQ又要犯前几年收费导致大量客户流失的蠢事时,甚至还有的专家抛出了腾讯QQ和微信是两个不同的团队来运营,为了各自的经营业绩不惜两个团队混战的言论,这些不仅仅让局外人大感意外,甚至很多用户开始从不同渠道抱怨QQ常亮引起的诸多负面效应,比如不知道这个人是在电脑旁还是外出使用手机QQ等,也即是对用户习惯的极大考验。
可是营销总是戏剧性的,网易的评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蹿升到十几万条谈论QQ常亮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腾讯官方微博开始澄清这个完全是子虚乌有,是媒体对腾讯产品的关心,这次腾讯没有大张旗鼓向媒体表达自己的愤怒,甚至表达媒体对腾讯的中伤行为,相反腾讯还对媒体表示了感谢,从这个微博的内容来看,就完全证明了腾讯在玩无间道,通过自己产品的相互竞争,不仅仅营销了腾讯手机QQ,同时还营销了微信,实乃一箭多雕的营销策略。
腾讯营销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腾讯这次的营销案例虽然短暂,但是却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效果,极大的提升了人们对手机QQ和微信的关注度,我们从腾讯的营销策略学到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总结一下经验。
第一个是那自己的短处来和自己的优势进行对比,这就好像是营销里的一个经典案例,两家酒店对门而设,一家酒店非常冷清,对门的酒店却门庭若市,而实际上这对门的酒店是同一个老板,这个老板就是利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效应让用户来买单,这次腾讯的营销实际上就是用一种对比的策略,让用户了解手机QQ和微信的不同,从而对这两款产品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二个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营销的创意,任何营销都要有创意,也许你一年做了数百次的营销方案,也许只要其中又一次有创意的营销那么起到的效果完全超过其他的99次,当然这个创意的方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通过不断的总结来获得的,这次的腾讯手机QQ营销案例实际上就是经过多次的对比分析实现的,只不过这次切中了用户习惯这个元素,因此引发了用户的热议。
微信先击败了腾讯QQ又革了短信的命

微信先击败了腾讯QQ又革了短信的命微信最先击败了腾讯QQ一早起来,打开电脑,登陆登录QQ,这是宅男宅女们每天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几乎每一个上班族每天都要干的事情。
10亿是指QQ注册用户的数字,6亿是QQ每天活跃用户的数字。
在这些行为和数字中,笔者就是其中一员。
从1999年腾讯oicqOICQ到2000年改名QQ开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电脑桌面都有一个企鹅的标志,这只企鹅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统治着整个中国互联网!。
同时,近年来一旦有新的互联网应用出现,腾讯便快速跟进。
腾讯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企业”,让腾讯的业务线也几乎涉及所有互联网产品。
微信和移动QQ这两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端的沟通产品,是腾讯帝国N多产品中的两款。
微信之父张小龙创造了微信,移动QQ延续QQ产品风格功能,只不过根据手机端的特性做了一些适配。
在这两款同门出身,又相互竞争关系的产品中,腾讯集团公司对他们的资源倾斜一直摇摆不定。
直到微信彻底胜出,腾讯集团公司才开始强制QQ聊天工具每天至少推送500万条离线信息至微信,至此,腾讯内部已经用资源倾斜认可了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第一沟通工具的价值。
为什么微信可以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沟通工具?这是因为微信创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沟通方式新格局,它是结合手机端的特性以及用户使用习惯而出的一款产品,他它不仅可以战胜中国互联网的巨无霸腾讯QQ,又胜于了短信。
微信革了短信的命“现在的孩子们无论是上课还是平时很少传纸条、写信了,发个短信就都解决了。
不过他们也失去了当年我们千辛万苦,越过层层‘人墙’传送小纸条的惊险了。
”曾经有一位大学生这么调侃道。
随着信息高速化时代的到来,短信过去确实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纸条。
短信点对点发送的隐秘性和唯一性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其传送过程不会影响到他人,也不容易被发现,确保了私密性。
但如今,年轻人之间发短信、彩信的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打电话的需求也在降低。
微信支持语音、视频、不收费等特点,让朋友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多元。
手机QQ与微信的区别在哪里?

手机QQ与微信的区别在哪里?
手机QQ与微信的区别在哪里?
手机QQ能如语音信息,LBS定位,接收QQ离线消息等在新版手机QQ上都实现了,而微信的朋友圈跟QQ空间也基本雷同。微信现今唯一没跟手机QQ雷同的就是剩整合通讯录了。当然我想对于手机QQ团队来说,这应该也不会存在技术难题。难道是手机QQ团队看到微信专美于小马哥面前而醋意大发?腾讯对手机QQ和微信的未来又是如何打算的?
QQ被微信取代,那么谁将取代微信?

QQ被微信取代,那么谁将取代微信?如今,对于国内互联网社交行业,腾讯可谓实力最强大的公司。
不管是PC互联网时代的QQ,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
在用户数量上一骑绝尘,将国内其他社交和即时通讯应用甩在身后。
众所周知,在腾讯公司发展的过程中,QQ是根本。
对此,在十年前,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一部手机不能兼容QQ的话,那么它将会在国内损失70%左右的市场份额。
由此,在微信没有诞生之前,QQ是互联网用户的必备工具,每天踩空间,刷说说,看相册,似乎很难有哪个互联网产品能打败QQ。
但是,自201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马化腾感到紧张。
在小米米聊推出后,张小龙研发的微信也在之后推出。
在微信一开始进行推广的时候,除了QQ上的社交关系链,微信支持用手机号直接登录。
当然,微信的起家,跟QQ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微信不仅可以用QQ号登录,而且可以接收QQ消息,可以说QQ 不用登录了基本,微信的简洁加上帐号的导入,使得微信快速进入野蛮生长期。
目前来看,对于80后和95年之前的人群,因为工作的原因,已经很少玩QQ了。
但是,对于上班族和中老年人来说,更多的是在使用微信。
根据腾讯最新一季度财报业绩,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8亿人,明显高于手机QQ的6.6亿。
不过,就互联网社交市场而言,竞争从未间断过。
先有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后有阿里巴巴强推的来往以及网易和中国电信的孩子易信向微信发起攻击,如今只剩下陌陌活的滋润切已经转型通过游戏,会员和直播形成自己的营收模式。
而马云的支付宝更是大力进军社交,从最新9.9版本的支付宝可以看出来,马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是从金融产品方面还是日常生活方面都已经大大超过了微信。
1、蚂蚁聚宝:作为资金的来源,加上余额宝,用来吸纳资金所有,这也是为什么银行要打击支付宝的核心原因,抢占了大量银行的资金流。
2、消费金融:花呗借呗作为淘宝天猫的金融服务闭环,支付宝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尝试推出速贷业务,只要微信关组,财神去哪,就可以利用借呗额度,个人融资30万,进一步挤压银行。
微信与QQ打架:你赌谁赢?

微信与QQ打架:你赌谁赢?2011年微信的横空出世及势如破竹地杀入互联网,可以算得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标志。
很快,微信占据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我们的朋友、同事以及各种社交关系,也逐渐从QQ转移到微信上。
而李某人是典型的80后,开始用微信是在2013年,正赶上微信井喷时期,之后的几年,微信获得了极为高速的增长,大有赶超QQ的架势。
事实上,在腾讯内部,微信的重要程度早已超越QQ了。
我们看一下两者的最新数据:2016年8月,腾讯公布2016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06亿,同比增长34%;而QQ月活跃账户数为8.9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7%。
很明显,QQ作为腾讯15年老大的位置即将不保了!一方面:微信全靠他大哥的前期鼎力支持(QQ导入),另一方面:微信在2014年也彻底从QQ断奶,跟他大哥杠上了。
我们可以用“宫斗”来表述两者的相爱相杀,却只能作为表面的一种呈现,千万不能忽略他爹--腾讯的老谋深算:其实微信与QQ的主要矛盾在于发展15年、覆盖了八、九亿用户,在时间上和广度上要继续保持住这种覆盖,本身就有撕裂产品需求的危险。
微信是一个突破的尝试,QQ正在沿着这种突破往前走,但一旦特区经验推广到整体,历史包袱与发展动力之间能产生多尖锐的对立,将是它面临的最大考验。
这才是微信与QQ分裂或者融合的未来。
好啦,本文先不跑这么远……说实话,两个熊孩子打架,我支持微信,理由太多,此处省略一万字……原谅我不一一列举了!QQ是必然输的,只不过他跟微信打架到底能抗多久,这是个未知数!像我这种80后大叔,对QQ还未曾放弃,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习惯了用QQ作为工作交流的工具:文件收发、工作交流等2.陌生交友,空虚寂寞冷的时候可以加一些陌生人、陌生群相互抱团3.QQ游戏的快捷登录,也算一个吧4.挂QQ升级,这个习惯不知不觉已经很多年了5.QQ空间、日志、相册等,这些是属于我的个人天地6.这么多年的QQ号,那太阳、月亮、星星可是一步步走过的记忆,哪能说丢就丢了关于“微信与QQ的斗争”及“你为什么还没放弃QQ。
为什么在微信的强势冲击下,QQ并没有像MSN那样消亡?

产品经理简称PM,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
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
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特征、竞争产品、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业务模式等等诸多因素。
近年来互联网产品经理火热,一起看下为大家精选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学习文章。
QQ是国内年轻人最多和最活跃的社交平台,这就是QQ现在最大的价值。
或许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抓住一代年轻人不难,难的是能够在抓住每一代的年轻人。
曾经以为,当一个新鲜产品横空出世,势必意味着老一代产品会“香消玉殒”,就如同iPhone之于诺基亚、360之于瑞星杀毒;曾经以为,如果一个公司有两个差不多的巨无霸产品,那么最后势必会引发火星撞地球,甚至会让两艘船纷纷沉没;曾经以为,以现在互联网产品的迭代速度,已经很难再出现百年老店,一代又一代的互联网产品,就如同不断坠落的流星雨那样,你还没来得及看清,就已经消失不见……然而,我们曾经的那些以为,似乎放在QQ身上,都错了!2010年,微信就如同一声惊雷,让所有人对移动互联网都有了新的认知,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着微信、并且把微信视为是腾讯拿到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记得QQ——那个呆萌的、沉默的、甚至比腾讯更具知名度的软件。
那个时候,人们或者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遗忘了QQ,因为大家都不敢断言,微信出来之后,QQ会怎么办?毕竟QQ曾经那么的睥睨天下、风华绝代,QQ有着8亿的用户。
直到有一次,手机QQ更新了一次版本,去掉了“在线”、“离线”的功能,大家都跳了起来,纷纷指责QQ的这次“冒失”的行为,对于已经用了15年的QQ,大家有着自己对QQ的使用习惯。
尽管到最后,QQ 又改了回来,还是QQ,但那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已经雄霸了PC十五年的QQ,也需要进行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了。
进而,人们开始思考就如同我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几个问题,当微信出来之后,QQ是否会渐渐的淡出历史;当腾讯提倡微信和QQ内部竞争的时候,会不会过度内耗,最后变成QQ和微信你死我活的战争;QQ到2016年底就已经有将近18年的历史,这已经是个奇迹,它究竟还能够活跃多久?最终的结果证明,无论是腾讯还是QQ,最后都赌对了,QQ没有死、也没有和微信有太多的摩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QQ与微信是强强联合还是宣战到底?
自从手机QQ2013版发布后,人们惊呼“手机QQ正在复制微信”。
因为手机QQ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微信,具体的方面也是非常形似,除了其主页交界面与微信极其相似外,曾用以区分在线与不在线的头像一律变成统一的“闪亮”,与微信“永远在线”的状态完全一样。
这是一个“手机QQ向微信,甚至所有移动互联网社交工具宣战”的明显信号。
早在两会期间,马化腾曾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它与手机QQ的区别就是永远的在线状态。
现在看来,手机QQ的确在复制微信。
当手机QQ和微信的效果一摸一样的时候,那么是否会影响微信用户的原有市场就值得讨论了,因为面对QQ这一用户强大的群体,微信虽然有着近来良好的成绩,似乎也是完全无法与之抗衡的。
所以有人猜测,难道手机QQ要和微信杠上了?腾讯这是要起内讧?
但是其实对于腾讯而言,这并不是外界所言的“骨肉相残”。
手机QQ与微信本来就在相互探路中,谁有先进可取经验都可以完全拷贝,适当的内部竞争有利于公司管理。
唯一需要腾讯注意的只有两点:一、产品雷同性造成的成本浪费。
二、一荣俱荣,一损皆损。
让手机QQ加快移动战略的还有一个原因:微信现在的用户覆盖率还远远没有达到马化腾的要求。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手机QQ要尽快赶上去,强强联手,无缝隙覆盖整个国内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市场。
据悉,微信上绝大多数的好友是由QQ用户直接导过去的,自身所具备的入口效应还不很高。
除此,微信在二三线城市和学生用户那里的认识度还不如QQ。
但手机QQ的压力却比微信更大。
由于QQ是腾讯的核心产品,其试错率不能比微信高。
马化腾也曾说,微信创新的自由度较高。
腾讯通讯副总裁殷宇曾表示,任何产品都要进行创新,手机QQ创新的难点主要是三方面:一是需求,数据显示,QQ的活跃用户是8.5亿,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着实不易。
二是惯性,QQ推出至今已经14年,大家对QQ的存在和使用方法已经完全习惯了,突然要改变对于绝大多数用户都是痛苦的事。
三是节奏,既然已经决定要创新,但节奏太快用户不适应,节奏太慢会落后于时代,负面结果都是流失用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手机QQ创新发展的三个空间。
事实上,不光是手机QQ,所有强势产品都会遇到解决用户不同需求的问题。
可手机QQ平台用户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问卷调查平台,使其做任何动作之前都会得到有效的答案。
而惯性显然是手机QQ面对的最大问题,毕竟微信推出时间较短,功能应用添加起来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而大多数手机QQ用户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而是PC的延伸产品。
至于节奏这件事,手机QQ还是应该和微信一起来做。
马化腾也在说,两者互联探路,取其精化,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