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管理)第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第三节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第四节资本的增减
第五节收入、成本和费用
第六节财务成果的计算
第一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
二、其他货币资金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现金资产=款项)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是指通常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是企业货币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算基本户存款)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由出纳人员专职办理,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一)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1.库存现金收入的核算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由于业务需要,从银行提取现金5 50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
借:库存现金 5 500
贷:银行存款 5 500
2.库存现金支出的核算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办公室购买办公用品700元,使用库存现金支付。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答案】
借:管理费用700
贷:库存现金7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向银行送存库存现金4 00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
借:银行存款 4 000
贷:库存现金 4 0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职工赵某出差预借差旅费1 500元,以库存现金支付。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
借:其他应收款——赵某 1 500
贷:库存现金 1 500
【例题·分录题】某职工原向甲公司差旅费借款1 500元,现收回500元,费用票据1 000元。

【答案】
借:库存现金5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其他应收款 1 500
(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1.银行存款收入的核算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由于经营业务需要,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400 00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
借:银行存款400 000
贷:短期借款400 0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销售商品收到一张支票,货款40万元,增值税6.8万元,存入银行。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
借:银行存款 46.8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2.银行存款支出的核算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从外地采购材料,其中材料价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为34 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
贷:银行存款234 000
二、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

(一)外埠存款核算
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在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例题·分录题】
(1)北京甲公司将款项55 000元汇往广东开立采购物资专户。

【答案】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55 000
贷:银行存款55 000
(2)甲公司在广东采购原材料,材料价款40 000元,增值税6 8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6 800
(3)北京甲公司将多余的外埠存款(55 000-46 800)转回北京开户银行。

【答案】
借:银行存款8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8 200
(二)银行汇票存款核算
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银行汇票存款18 000元。

【答案】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8 000
贷:银行存款18 0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使用银行汇票存款支付前采购材料价款10 000元,增值税为1 700元,材料已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1 700
(三)银行本票存款核算
银行本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将2 340元银行存款转作银行本票存款,相关手续已办妥。

【答案】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 2 340
贷:银行存款 2 34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用银行本票存款支付材料采购款2 000元,增值税为34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 2 340
(四)存出投资款核算
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已经存入证券公司但是尚未进行投资的资金。

【例题·分录题】
(1)长江股份有限公司将银行存款3 000 000元存入证券公司,以备购买有价证券。

【答案】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000
(2)用存出投资款3 000 000元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 0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 000 000
(五)信用卡存款与信用证存款
1.办理
2.支付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在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一)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实际支付的金额)
交易费用: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买、卖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处理方法相同)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委托证券公司从A上市公司购入股票100 000股,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该股票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2元。

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为1万元。

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1万元。

购入时该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以万元为单位)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
借:投资收益 1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
(二)持有收益
【例题·分录题】2013年3月5日,A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分派1元;4月10日收到股利。

【答案】
借:应收股利10
贷:投资收益10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
贷:应收股利10
(三)期末计量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编制相反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例题·分录题】假定2013年6月30日,该笔股票的市价为5元;2013年12月31日,该笔股票的市价为4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
(1)2013年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2)2013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
(四)处置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扣除交易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同时: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累计金额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例题·分录题】2014年1月15日,出售了所持有的A公司股票,售价为45万元存入证券户。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案】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4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
——公允价值变动20
投资收益 5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贷:投资收益20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借方:登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
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以及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的账面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投资收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贷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
借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发生的投资损失。

【例题·计算题】B公司于2013年4月10日在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股票200 000股,每股价格1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 000元,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13年7月10日,B公司出售了所持有A公司股票,每股成交价12.9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 000元。

(1)B公司2013年4月10日购进股票时,涉及的账户有()。

A.银行存款
B.其他货币资金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投资收益
【答案】BCD
(2)公司2013年7月10日出售股票时,编制的分录是()。

A.借:银行存款 2 58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 000 000
投资收益580 000
B.借:银行存款 2 577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 000 000
投资收益577 000
C.借:银行存款 2 58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1 998 000
投资收益582 000
D.借:银行存款 2 577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1 998 000
投资收益579 000
【答案】B
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一、存货的概念及种类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四、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五、固定资产
六、无形资产
一、存货的概念及种类
(一)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持有目的:销售或耗用
(二)分类
耗用:原材料(原料、材料、外购半成品)
在途物资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
在产:在产品(生产成本的借方余额)
出售:库存商品(代修品和代制品)
发出商品(展览的商品)
委托代销商品
【例题·多选题】下列物资中,属于存货的有()。

A.原材料
B.工程物资
C.包装物
D.周转材料
【答案】ACD
【解析】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质、代管物资都不属于企业的存货。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例题·单选题】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

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答案】A
【解析】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个别计价法
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二)先进先出法
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日期
摘要收入发出结存
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5 1 期初余额150 10 1 500
5 购入100 12 1 200 150
100
10
12
1 500
1 200
11 销售200 10
12
1 500
600
50 12 600
【例题·单选题】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

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答案】D
【解析】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400-300)×10=11 000(元)
存货平均单位成本
=(总成本)÷(总数量)
=(月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月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1 500+5 500)÷(150+400)≈12.727(元)
发出成本=400×12.727=5 090.8(元)
库存成本=1 500+5 500-5 090.8=1 909.2(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金额为()元。

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答案】C
【解析】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甲材料的库存金额=(200+300-400)×106=10 600(元)
(四)移动加权平均法
四、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一)定义
1.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库存商品
产成品外购商品
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
发出展览的商品
寄存在外的商品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
(二)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基本采购分录(付款入库):
借:原材料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银行存款 11.7
(1)借方变化
货款已付,而材料未入库
(2)贷方变化
材料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材料入库,开出商业汇票
材料入库,以银行汇票支付
材料入库,款已预付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购入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50 000元,增值税额42 500元,另对方代垫包装费5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A材料2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
贷:银行存款 293 0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持银行汇票937 000元购入B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800 000元,增值税额136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B材料 80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937 0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10 000元,增值税额1 700元。

支付保险费500元,材料尚未到达。

【答案】
借:在途物资 1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2 200
借:原材料——F材料10 500
贷:在途物资 10 5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G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50 000元,增值税额42 5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500元,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已到,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答案】
借:原材料——G材料2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 500
贷:应付账款293 000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H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15 000元。

【答案】
借:原材料——H材料15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5 000
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5 000
贷:原材料——H材料15 000
(三)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
费用去向:
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生产成本
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制造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
工程领料在建工程
销售部门耗用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销售其他业务成本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2012年5月份基本生产车间领用B 材料5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4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5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4 000元,计549 000元。

【答案】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0 000
——辅助生产成本4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管理费用 4 000
贷:原材料——B材料549 000
拓展:退料入库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例题·单选题】企业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剩余500元退回仓库的分录是()。

A.借:原材料500 贷:生产成本 500
B.借:生产成本 500 贷:原材料500
C.借:原材料500 贷:库存商品 500
D.借:管理费用 500 贷:生产成本 500
【答案】A
五、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1.定义
2.确认条件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经营用:车间房屋、设备
(2)非生产经营用:职工宿舍
2.按使用情况分类
3.按所有权分类
(1)自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所有权,可自由支配使用的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出租单位,但企业拥有其使用权和实质性的控制权。

4.综合分类
(三)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1.外购固定资产
(1)外购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
成本=买价+相关税费+装卸费+运输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相关税费:关税
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的生产经营用的动产(如机器设备等)支付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外购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①外购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科目:
“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借方:登记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
贷方:登记企业减少的固定资产原价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400元,另支付的运杂费为100元,包装费2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答案】
固定资产的原价=20 000+100+200=20 300(元)
借:固定资产20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银行存款237 000
②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成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款10万
领用材料、产品20万
支付工资费用30万
“在建工程”科目:
“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建造工程、安装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需要安装的设备价值。

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
贷方:登记完工工程转出的实际支出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
【例题·分录题】假定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10 000元,增值税额为1 700元,另支付的运杂费为100元,包装费200元。

安装过程中用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费1 000元。

【答案】
(1)支付设备价款、税金、运杂费、包装费:
在建工程科目金额=10 000+100+200=10 300(元)
借:在建工程10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2)支付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 300+1 000=11 300(元)
借:固定资产11 300
贷:在建工程11 300
2.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仓库一间,原值100 000元,已提折旧28 000元,该仓库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确认的价值为60 000元。

【答案】
借:固定资产60 000
贷:实收资本60 000
借方账户拓展: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原材料
(四)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的空间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注意:
融资租入+经营租出=应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范围
(1)固定资产一般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注意: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3.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4.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使用年限内各期的折旧金额相等。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外购一台设备,原值为72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4%。

该设备的折旧率和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答案】
年折旧率=(1-4%)/20=4.8%
月折旧率=4.8%/12=0.4%
月折旧额=720 000×0.4%=2 880(元)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在一定期间内固定资产的工作量越多,计提的折旧也就越多。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购入运货汽车一辆,原值400 000元,预计行驶里程200 000千米,预计净残值率5%,本月行驶5 000千米。

该汽车的本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答案】
单位里程折旧额=400 000×(1-5%)÷200 000=1.9(元/千米)
本月折旧额=5 000×1.9=9 50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额×月折旧率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

【答案】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年限的逐年合计数。

特点是:计算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的,折旧率依据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据此计算的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

【例题·计算题】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4万元。

【答案】
第一年:(100-0.4)×(5/15 )=33.2
第二年:(100-0.4)×(4/15 )=26.56
第三年:(100-0.4)×(3/15 )=19.92
第四年:(100-0.4)×(2/15 )=13.28
第五年:(100-0.4)×(1/15 )=6.64
5.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企业各月计算提取折旧额时,可以在上月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
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累计折旧”科目:
“累计折旧”科目属于“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贷方:登记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借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转出的累计已提折旧
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例题·分录题】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010年11月份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确定的各车间及厂部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折旧额为:一车间1 500 000元,二车间2 400 000元,三车间3 000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600 000元。

【答案】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1 500 000
——二车间 2 400 000
——三车间 3 000 000
管理费用600 000
贷:累计折旧7 500 000
(五)固定资产处置
1.固定资产处置的基本环节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等。

(1)将处置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4)保险赔偿等的处理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贷方余额——转为营业外收入
借方余额——转为营业外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