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2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护理方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住
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减少
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并发症;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基本原则,更符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整体护理理念,加强了护理工作中的预见性及前瞻性思维。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
为常见,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预后
也有密切的相关性[1]。
预见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订最佳护理方法,
将护理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对2013年10月~ 2014 年10 月114例腰
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 2014 年10 月2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男性 135例、女性93 例,年龄 18 ~60岁,平均47.5 ±11.5岁。
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常规护理。
注意生命体征监测,根据疾病需要
予以护理,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注意预防并发症。
出院时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并协助离开病区。
1.2.2 观察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
在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人员全面收集其临床资料。
①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针对其
病情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2]。
高龄患者入院后立即增加床档,嘱家属不能自行放下。
在床头
或明显位置放置警示防跌倒、防坠床的标识。
②心理护理:对更年期、情绪波动较大或对手
术认知不够而出现恐惧心理的患者,进行心理安抚,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情志舒畅,树
立治疗信心。
③皮肤预见性护理:对于术前长期卧床、活动量少、营养状况欠佳等老年病人,加大翻身频率,必要时通过翻身卡记录患者卧床时间及皮肤受压情况。
对患者易出现压疮的
部位采用水垫减压,并保持床单干燥卫生,嘱患者加强营养。
④椎间盘炎预见性护理:观察
患者是否有腰痛加重、床上活动受限、振床实验(+)、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严格观
察生命体征及切口敷料渗出情况;保持负压血浆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严格无菌操作;严
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⑤尿潴留预见性护理:术前3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解小便,在术后患者
返回病房时,先给予关闭镇痛泵,延缓吗啡对膀胱、输尿管的兴奋作用,待麻醉药物作用逐
渐消失,排尿反射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使用镇痛泵[3]。
⑥便秘预见性护理:术前3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解大便,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术后指导患者增加粗纤维及水果、蔬菜的摄入量,
餐后可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以预防便秘。
⑦血肿预见性护理:观察患者是否有腰痛加重,移臀
实验(+)、局部压痛明显、血沉正常、体温正常。
予以患者Q2h翻身,不让患者主动翻身
增加切口出血;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
⑧脑脊液漏预见性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保
持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定时倾倒引流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观察引流液色、质、量的变化,并正确记录,如引流液为淡黄色液体,怀疑脑脊液漏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并将引流球
负压排空,暂停负压引流。
⑨下肢肌肉萎缩预见性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部等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蹬腿、直腿抬高、五点支撑及飞燕式等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并
发症包括尿潴留、便秘、压疮、椎间盘炎、脑脊液漏、血肿、下肢肌肉萎缩等。
护理满意度
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 =满意度+基本满
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
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3。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认为其多由劳累过度或扭腰闪挫或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经络受损,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
呈逐年增高趋势,病人多因长期疼痛和功能障碍而入院治疗,部分病人情志不畅,或术前术
后卧床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对疾病知识缺乏等,常有焦虑、烦躁和恐惧心理,以致临床
多有并发症发生[4]。
不管是从病人的心理应激状态或客观可观察到的并发症的发生来说,对
病人的护理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得到更好执行,提高其有效性[5]。
预见性护理能针对患者病情需要,制订全面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护理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其原则在于积极了解、预防及解决并发症,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为患者提供护理
服务[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易引发压疮,术后要指导进行正确的翻身,尤其对于营养状况欠佳等老年病人,要加大翻身频率;术后还易出现椎间盘炎、脑脊液漏、
血肿、下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因此,一定要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切口辅料渗出情况,
观察引流液色、质、量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腰痛加重、局部压痛明显、移臀实验(+)、振床实验(+)等表现,保持负压血浆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严格无菌操作[7];同时,应
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蹬腿、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预防下肢肌肉萎缩。
此外,指导患者术
前在床上进行排尿练习、排便练习能有效预防患者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
可见预见性护理模
式恰恰成为适应这种不断提高的护理要求的可行方案。
预见性护理能对各项不安全因素给予预见性准备,因而能提前协调各项准备工作,对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就医质量[8]。
护理人员
通过预见性护理,将日常工作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护理质量及
效率,强化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性。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
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 < 0.05)。
由此可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富文.胡万均.甘发荣.等.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J].海南医
学.2010.10(3):61一62.
[2]曾和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0(20):152-153.
[3]周琴,魏永红.护理干预对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
11(8):101-102.
[4]柳晓丹,恒秀成,王俊杰,骨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心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06.22(6):77-78.
[5]朱永梅.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高龄股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7):1833.
[6]杨彬.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5):247.[7]李英子,金春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32):5833-5834.
[8]李海丽.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