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电离平衡常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节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
2、建构电离平衡常数模型,并能应用模型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变化。
素养目标1、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建立电离平衡常数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学习重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2、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学习难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2、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章学习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并知道了可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性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这为本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核心
知识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内容)
教师个
人复备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一:引入
【复习引入】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意
义及其表达式的书写。
【问题情境】如何定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引入电离平衡常数。
教学环节二:电离平衡常数
【板书】一、电离平衡常数
1.含义
2.表达式
通常用Ka、Kb分别表示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思考讨论】
1、我们知道,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电离常数与什么有关呢?
【展示】pH计测定不同温度下0.05 mol/L 醋酸的pH,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20 ℃24 ℃
pH 3.05 3.03
【分析】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 增大。
2、通过观察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5℃)。
思考电离常数还与什么有关呢?【分析归纳】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
【板书】
3、影响因素思考、回答、写出所给
方程式的化学平衡常数
的表达式。
听讲、记好笔记。
思考讨论,归纳分析。
化
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通过复习、问题
情境导入启发学
生类比思考。
通过类比学习,
理解电离平衡常
数与化学平衡常
数的相似点和不
同点。
通过类比化学平
衡常数的影响因
素来结合表格信
息总结、归纳出
影响电离平衡常
数的因素。
培养
学生的类比学习
能力和关键信息
的提取能力。
(1)本身性质
Ka(或Kb)越大,酸(或碱)性越强。
(2)外界条件
温度。
升高温度Ka(或Kb)增大
【实验探究】播放实验视频:向盛有2 mL 1 mol/L 醋酸的试管中滴加1 mol/L 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你能否由此推测
Ka(CH3COOH)与Ka1(H2CO3)的大小关系?通过实验现象来证明:酸性越强、Ka越大【当堂练习】见PPT。
教学环节三:电离常数的计算
1.利用“三段式”求Ka或Kb
PPT展示例题。
板书讲解
2.比较弱电解质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思考】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
中是如何变化的?【分析】
加水稀释,K值不变,c(H+)减小,则
始终保持增大。
【当堂练习】见PPT。
3.比较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
(通过例题来理解)例题见PPT。
4.利用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能否发生(通过例题来讲解)例题见PPT。
教学环节四:课堂总结
一、电离平衡常数
二、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教学环节五:课堂检测
检测题见PPT。
观看实验视频。
分析实验现象。
总结归纳。
认真听讲。
计算。
思考
思考、理解、认真听讲。
总结本课所学。
完成当堂练习。
通过观看视频,
从宏观的角度帮
助学生理解酸性
越强、Ka越
大。
通过例题计算讲
解电离平衡常数
的计算,便于学
生理解,让学生
体会“在做中
学”的学习方
法。
通过课堂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
整理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本
课所学。
板书设计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一节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
一、电离平衡常数
1.含义
2.表达式
3.影响因素
二、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1.利用“三段式”求Ka或Kb
2.比较弱电解质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
3.比较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
4.利用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作业设计
1、教辅书:《全品》导学案与练习册
2、补充习题:晚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