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王作
(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沈阳…110000)
摘 要: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在博物馆展览中也展示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博物馆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深的联系,故文章着眼于博物馆的职能、博物馆信息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展开探讨,作者结合自己在沈阳故宫工作的一些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近几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而作为文化保护机构的博物馆在这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此以来,博物馆藏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博物馆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措施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
1 博物馆的功能
1.1 博物馆的收藏功能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即为收藏,而其又恰恰是展示物的最为关键的场所。
在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是以物的形式来具体体现的,诸如文物、器具、工具以及声音、文字、录像、摄影等这些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静态遗产。
通过一系列以物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静态遗产,我们所能看到的恰恰就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侧影。
1.2 博物馆的展览功能
当代或者现代化非物质遗产是向着一个多元的、趣味的、公众参与的以及教育性的方向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来说极为有利。
对于博物馆来说,可以结合藏品以动态化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特长,进一步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遗产中。
将文物的静态展示与动态展演相结合,则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加强了博物馆馆藏的社会参与性,可以让观众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过程。
运用这样的手段或形势将以往名不见经传的传统手工艺展示出来,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性态的一种新的尝试,对于观众来讲,在可以很好地、真切地感受藏品的同时又能够达到观看馆藏展览的最终目的。
1.3 博物馆组织宣传功能
博物馆的宣传活动同样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而这些活动在一些方面很好地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也更进一步地增强了其社会参与性。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观众参与到其中,还起到了一个充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作用。
举个例子,2017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沈阳故宫举办了非遗技艺展示和非遗展演。
“李氏民间掐折纸”“盛京满绣”“钟氏刻瓷”等12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操作进行非遗技艺展示,另外还有丹东鼓乐、抚顺地秧歌、盖州高跷、皇苑龙舞龙等非遗展演项目。
2 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遗产具备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依赖于物质性的东西存在,但其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内涵相对来说更重要一些。
像实践表演、特技技能表演等都需要依附于一些工具、实物和工艺品以及文化场所。
在戏剧表演当中所需要的戏服、道具、古琴和曲谱等,以及各种各样的刺绣需要的针线、布匹,假如缺少了这些,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就缺少了根基所在,缺乏完整性。
只有具备了这些物质性的东西,该遗产的物态化过程才得以呈现:表演者在表演进行的时候要穿上戏服,并且还要手拿道具;而对于古琴演奏者来讲也需要切切实实的手抚琴弦;刺绣者则必须要手拿针线一针一线缝制,尽情展现我国刺绣艺术的真谛所在。
再像昆曲艺术,2001年的时候,我国的昆曲首次被列入国家“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行列”当中。
昆曲艺术诚然是一种现代化非物质性的东西,而对于昆曲本身来讲也是现代化中华传统艺术的大势所趋,其文辞韵律极致优美,舞蹈曲目更是美不胜收,其所谓钧天乐雅,
作者简介:王作(1982—),本科,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信息化。
浅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42Vol.140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
又尽显人生百态,如此这般岂一个“物”字能概括的了。
就此,其真正依托的也正是一个物字,无论是表演者穿的
戏服,或是手中拿的道具,以及吟唱的曲谱和其所依照的
脚本都属于物质的。
事实上,这些种种属于静态的东西都可以以一种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收藏于博物馆中,进行展览及保护,和
以往我们博物馆中收藏的藏品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它并
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一种像昆曲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
品类的组成以及重要的构成部分来被保护的。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对其物质的成分像馆
藏品一般进行收藏、保护和展览。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非
物质的形态,则可以以动态的展演呈现在观众眼前。
举个
例子,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就对南京云锦各个方面做了相关的展现,很好地融合了动态化的技艺过程以及静态化的成品美学。
事实上,云锦属于丝织艺术品的精品和精华,是“寸锦寸金”的珍贵丝织品。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就以静态的形式,展现出了云锦的产成品和其具体用到的生产工具——大花楼木织机,以及一些与云锦相关的丝织品,譬如各色丝绸文物的复制精品和丝线和云锦服饰等。
除此之外,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二楼还展示了云锦的生产工艺,这恰恰又是不同于静态化展演的动态展示。
3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作用
3.1 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评价提供了
详实的史料实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以及申报阶段,一定要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做充分的说明,同时也要有与之相符的收藏品或者道具作为佐证,而且还需要一些具备史实史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来对其加以说明。
而这些工作就无疑需要博物馆来完成,原因是博物馆具备独一无二的收藏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藏品优势。
那么,我们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渊源的时候,就一定要由相关专业的鉴定专家来具体完成相关工作,博物馆仅仅充当一个主导者的角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工作提供相应的史料实证。
3.2 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内涵、历史与
传承的主要研究者
对于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都会具备其相应的特定文化继承人,而非物质文化继承人在遗产的继承保护乃至延续发展过程中又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文化价值、内涵所在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学术研究等,传承人在这方面的作用及力量远远不够。
那么,博物馆作为收藏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往往肩负着收藏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载体的具体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其在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工作中也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比较深入地研究和挖掘仅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信息往往是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信息保护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好遗产保护与内涵研究的相关工作也是博物馆遗产保护以及信息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
3.3 博物馆担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宣传的重要
责任
博物馆从实际性质上的划分来讲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开文化推广机构,他具备基本的社会保障职能。
然而我们通过对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信息进一步地深化性了解和认识,发现其在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博物馆是推广教育的先行者,所以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利用并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3.4 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提供保护
在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以及传承的过程中,都没有办法整体化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
而对于博物馆来说,也只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及职能,自主地展开对于某一些具体的遗产的保护申报以及调查工作,成为某一个具体的遗产项目的整体保护对象。
4 关于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思考
即便将非物质文化中含有物质的成分体现出来,但其终究还是博物馆的藏品,与移动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大不同之处,这一点促使我们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往往都要将以往的模式进一步突破,从而运用一些较为新颖的手
段对其进行保护和展示。
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
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在故宫展演
143
2018.09(上)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其本身就是一种保护,也是为了防止其随着时间的演变或者是社会环境的变迁成为死气沉沉的历史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一种已经被凝固了的历史产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变动着的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主体与社会自然环境互相孕育互相作用的产物,它在自然社会以及历史人文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创新,并且又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及变化性”。
而这又恰恰就是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再现的深层化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能够更好地促使其抵抗时间的侵蚀,即便是跨越了非物质形式的载体,还依然保存其物质文化本身的内涵。
再者来讲,博物馆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表现形式的同时,还要深层次地关注它具体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它们和周围的人文社会环境结合过程中现实情况互动的变化,再将这些变化进行记录。
在博物馆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年代久远的玉器和青铜器,我们可以从中收获一定的启示。
很多已经定格的东西当属于过去所有,同时又是记载着已经逝去的岁月的物质载体,然后进一步强调对于历史的保留和再现。
在非物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连贯地将过去的和现在的以及未来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影响巨大。
此外,现代化的手段又彰显出其必要性,随着时代的迅猛变迁,新的科技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方面,这使得博物馆的各项内容开始尝试运用各种各样的新科技,譬如像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数码科技以及动画技术或者影音资料等的结合。
5 结语
如此看来,无论是对于我国,还是对于世界来说,博物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博物馆信息化的实现实际上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具体需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于国家、于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精神文明传承的文化象征。
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将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建设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也极具意义特征。
■
参考文献
[1]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瞭望新闻周刊,2005(30).
[2]杨源.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博物馆,2009(2).
[3]起国庆.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J].今日民族,2008(7).
[4]蔡琴.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原则[J].中国博物馆,2008(3).
[5]潘守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当代责任[J].北京观察,2008(7).
◆资讯◆
叙利亚国家博物馆关闭多年后重新开放
新华社大马士革10月28日电 因安全原因关闭6年多后,叙利亚国家博物馆10月28日重新对公众开放。
叙利亚政府官员、多国考古学家和文物专家出席了当天的开馆仪式。
叙利亚文化部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在仪式上说,叙利亚国家博物馆见证和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奋斗和文明成果,叙利亚文化部将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推动叙利亚文化发展。
叙利亚文物和博物馆总局局长马哈茂德·哈穆德介绍说,叙利亚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从史前、古叙利亚、希腊罗马到伊斯兰时期的出土文物,目前率先开放的是希腊罗马时期的文物展厅,其他几个展厅将随后开放。
新华社记者在博物馆看到,已开放的区域占展馆总面积近一半。
在布置一新的展厅里,壁画、雕像、器具和纺织品等文物按照年代和发掘地被分门别类展出,展品包括雕刻精美的神像、图案丰富的马赛克画等。
德国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前馆长克劳斯·彼得·哈泽对记者说:“叙利亚文物部门妥善保护了从全国各地抢救的文物,让这些文物以如此现代化和美妙的方式展出。
”
叙利亚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已有近百年历史。
受战乱影响,叙利亚政府2012年关闭国家博物馆,并将大部分藏品转移至安全地点保存。
(来源:新华社)
144Vol.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