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掀起“最炫民族风”--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二小学深入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道…线传真
最酩民族
河池市罗城彳么佬族自治县第二小学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本刊记者蒋海兰通讯员韦梅仕
走进河池市罗城他佬族自治县第二小学(以下简称罗城二小),民族元素随处可见:楼道、走廊展示的是他佬族特有的双鱼图案纹饰、他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文化长廊里设有他佬族专题,主要介绍民族服饰等;民族文化展厅里陈列着他佬族服饰、首饰、农具、药书、竹编制品等。

近年来,罗城二小依托本土资源,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8年,该校荣获“广西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河池市民族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民族文化进课堂
“剪纸的方法有单剪、对剪、阴剪、阳剪,基本顺序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细后粗。

”罗城二小学生罗致远一边为记者讲解他佬族的剪纸方法,一边示范。

他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除了会剪各种窗花,他还会剪花瓶、小动物等,这些剪纸方法和技巧,都是在学校的他佬族剪纸课上学来的。

开设民族文化精品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体系,是罗城二小宣传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该校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开设民族舞蹈、他佬山歌、民族绘画、他佬族剪纸、民族传统体育、他佬语、民族歌谣、民族刻画等多门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

上课以社团活动的方式进行,每周三下午都会安排一个小时的社团课程时间。

“我们还尝试将民族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让课程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罗城二小教师韦燕萍说,“如我们把依佬族剪纸技艺与3D技术融合起来,利用3D打印机把剪纸作品打印出来,剪纸作品就更加立体可感了。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课堂上特别积极!”
为了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打造有深度、多维度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该校聘请当地民族文化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组成研发民族精品课程的专家团队。

如聘请他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为他佬族剪纸课的授课教师等。

在罗华清的指导下,该校学生唐肇江、吴佳尉在“第四届全国儿童剪纸作品展”评选中,分别获得三等奖、优秀奖。

民族文化向课外渗透
每次民俗、年俗展示活动中,罗城二小学生唐肇江都会用自己剪的窗花来装饰教室;每年“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他会与同学一起到校外向群众展示弦佬族剪纸文化。

2018年,他为到校参观的中国朝鲜族少年报社的人员做剪纸表演;2019年,他作为广西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赴北京参加“壮美广西•我是小小追梦人”手拉手交流体验活动。

“我们的课外活动可丰富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民族文化知识,了解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身为他佬族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会努力成为民族文化传承者,让更多人知道并喜欢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

”唐肇江说。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该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结合开学第一课开展年俗文化节活动,结合“三月三”开展亲子创意五色糯米饭、水果拼盘、剪贴画活动,结合他佬族的“依饭节”、县庆纪念日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利用节假日宣传本地民族历史、语言、服饰和习俗。

罗城二小还将富有他佬族特色的竹绑舞作为大课间活动项目,同时在校运会中增加了板鞋、背篓抛绣球、背篓绣球、抢粽子、抢竹球、滚铁环等颇具民族

特色的运动项目。

“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宣传了民 族文化,加深了学生对民族工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
认识,师生在多彩的活动中也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意 识。

”罗城二小校长蔡護琳说。

罗城二小积极进行校际文化交流,共同弘扬和传 承民族文化。

近年来,该校先后派出吴蕊芳、吴嵩澡、 韦菊玲等10名学生到山东、上海、北京等地,代表他佬 族少年儿童参加全国少代会,参加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村第三小学举行的“牵手56个民族,传承民族文化”活 动。

2016年,该校与柳州市柳江区壮语文学校附属小 学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交流活动;2017年,到台湾与花莲 县的一些小学开展了联谊活动。

2019年6月,“全国好
少年”唐肇江赴北京参加全国少先队“六一”庆祝活动, 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该校组织分校区100名
留守儿童、优秀学生赴深圳
参加“六一 ”特别研学活 动。

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 小学、金城江区第三小学、广 西艺术学院和广东省佛山市
顺德容桂小学、深圳市福田 区教育局等单位,也曾到该
校开展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 交流活动。

“在交流活动中,我了 解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及特
色,也深刻意识到民族团结 一家亲,各民族要像石榴籽
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祖国才 能和谐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罗城二小教师路 伟燕说。

组建他佬族童声合唱团
2019年9月29日,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
中国梦”为主题的“山海和声•飞越彩虹”广西民族文化
分享音乐会在罗城他佬族大剧院上演。

罗城二小的 “飞越彩虹”他佬族童声合唱团与来自金秀瑶族自治 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学生齐聚一堂,为观
众献上了一场民族文化视听盛宴。

“飞越彩虹”他佬族童声合唱团是罗城二小的“王
牌社团”。

2016年7月,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与罗
城教育局开始筹备在罗城二小成立合唱团事宜。

2018 年4月12日,“飞越彩虹”他佬族童声合唱团正式成
宣传他佬族剪纸文化
立。

“这支合唱团的成立为我校师生创设了一个共同学 习交流、提高艺术修养的平台。

”蔡護琳说。

据合唱团指导教师谢晓静介绍,合唱团的学生大 部分来自他佬族,秋季学期初招新,采取自愿报名的方
式,通过初选、考核两个环节,考核过关后成为合唱团 预备队员。

“一到招新的时候,爱唱歌的学生就踊跃报
名,场面火爆。

我们从中挑选适合的苗子,会考核他们 的音准、音色、音域、节奏感,学生的品德修养我们也会
考虑其中,当真是优中选优。

”谢晓静说。

罗城二小十分注重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安 排专项经费让教师外出学习。

除了让教师“走出去”, 还积极把专家“请进来”,如邀请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叶
明菊、广西合唱协会理事刘燕洲、广西儿童音乐协会副
会长周永捷、柳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莫有君等到校对
合唱团进行指导。

该校还
与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 会合作,挖掘和整理他佬族
族的音乐、舞蹈,丰富合唱
团的学习内容。

目前,罗城二小的“飞
越彩虹”他佬族童声合唱团
有42名队员,经过训练后, 合唱团队员们都能正确找
到发声位置,唱准声部交叉
音程,掌握了部分乐理知
识,乐感有了很大提高。

虽然成立只有一年多
时间,但这支队伍已经参加
过不少大型音乐会和赛事,如2018年“六一”前夕到深 圳参加公益演出,以《迎客歌》《送客歌》《月亮光光》《党 和他佬亲又亲》等该校自创的极富似佬族韵味的歌曲
惊艳全场;2019年,又先后参加了广西民族文化分享音
乐会、“我和我的祖国”节目拍摄和罗城举办的建国70 周年合唱比赛等。

在多种活动上的精彩表演,让该合 唱团在当地闯出了名气。

如今,罗城二小的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学生在丰富
多彩的活动中深切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他佬族 没有文字,只有语言,靠的是口口相传,学校作为一个
少数民族大家庭,我们有责任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下 去。

”蔡護琳如是说。

(责编蒙秀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