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第一条:项目部要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有计划的改善劳动条件。
第二条:项目部在承接工程任务时,发现周围环境不能满足作业条件要求时,要签订的承包合同中明确防范措施。
第三条:进入有毒有害作业环境进行施工,项目部要编制施工方案,提出防范措施。
对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卫生教育。
个人劳保用品的采购、发放管理制度。
第四条:公司在采购个人劳保用品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工地现场前进行检验。
第五条: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种辅助性措施,要积极设法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危害和不安全因素。
第六条: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从防止职业伤害的需要出发,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员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第七条: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原则是:必须发的应当给予保证,可发可不发的不发。
第八条: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
(1)、有刺害、绞辗危险或严重磨损面,可能引起外伤的作业。
(2)、接触有毒、有放射性物质,对皮肤有感染的作业。
(3)、接触有腐蚀性物质的作业。
第九条:项目部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第十条:对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等必须要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采购不合格的劳保用品要严肃追究当事人
的责任。
对特殊的防护用品要实行定期检验制度,不合格、过期失效的严禁使用。
第十一条:禁止以钱代物,将劳保用品折合成现金发给员工。
第十二条:员工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使用。
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
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卫生和劳动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涉及到卫生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存放、发放和使用等环节。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采购管理:规定卫生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程序和标准,以确保所采购的用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2. 存放管理:规定卫生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存放位置、条件和管理要求,保证用品的安全和整洁。
3. 发放管理:明确卫生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对象、发放时间和发放数量,并制定相应的发放记录表,以便跟踪和检查用品的使用情况。
4. 使用管理:规定员工在使用卫生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时应遵守的各项规定,包括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禁止行为等,确保用品的有效使用和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
5. 维护管理:规定对卫生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和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更换等,以确保用品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6. 监督检查: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卫生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存放、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通过建立和实施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减少工作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3)
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是为了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使用的物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使用这些用品,可以建立以下制度:
1. 采购管理:确定采购渠道和供应商,并建立采购合同。
确保采购的用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2. 库存管理:建立用品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和记录库存情况,确保库存充足并及时补充。
防止过期等问题的发生。
3. 配发管理: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合理配发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给员工。
确保每位员工都能获得适合的用品并正确使用。
4. 使用管理:建立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进行培训和宣传。
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避免错误使用导致的伤害。
5.检测管理:定期对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测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效果符合要求。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确保员工使用的是安全的用品。
6. 废弃处理:制定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废弃处理制度,规定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方式。
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或伤害。
7. 监督和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对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修正。
以上是卫生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