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搓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搓球
文章作者:新人来源:小鱼儿乒乓

浏览次数:344 字体:大中小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07-3-13 8:36:
07
提交会员:文章管
理员
经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搓球练习,自我感觉比去年有了长足的提高。

现在,能够较好的控制来球,根据来球的旋转,变化回球的旋转;能够搓出较转的回球,而且回球有一定质量,弧线低,速度快,我感觉技术要点有以下几点:1、卸力:很早以前就看到这个技术术语,自己一直理解不透,通过一年多的练习感悟,终于能够熟练运用卸力,我之前的搓球发力,力量始终灌在手臂,触球之后,力量还是无法出去,经过练习,才知道触球之后,手臂要彻底放松,在触球的瞬间,力量就要爆发出去,然后,手臂上的力量就要发出去,逐渐放松(这是关键),这才是卸力!实际上就是手臂要松紧有度,要学会放松。

2、引拍:说到引拍,也许很多球友都会说知道、明白,而不屑一顾,其实,引拍没有那么简单,我之前的搓球,在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搓球,而是捅球,回球没有稳定性,很难控制,也发不出来力量,球就已经主动碰到球拍上了,不是自己搓球了,是球自己弹到对方球台。

现在,通过自己的引拍,加大了搓球的发力距离,放松了自己的手臂,延长了击球的准备时间,自己再搓球,可以很容易的控制住来球,极大的提高了回球的质量。

3、板型:之前的板型,一直都是后仰严重,只能搓球
的底部,对于不转的来球,往往都是冒高,被对方一板打死;现在,我准备时的板型基本上是45度(或者更大的角度),判断来球不转时,触球的中部或中下部,多向前发力撞击来球,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来球,搓球的速度会加快,对手往往来不及做出引拍动作,球就已经到了面前,当然,自己这时也能够很从容的“搓撞球”到对手空挡。

判断来球下转时,自己可以从容调节板型后仰,由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触球后注意要放松手
臂。

4、弧线:之前,我的搓球弧线是都是“蹦”着高回到对手球台,回球都很高,很被动、易被对手抢攻。

现在,我搓球的弧线感觉,就像是你过马路的时候,走到马路中间,两旁的汽车在你前后蹿梭,只有这样的弧线,球才不会冒高,回球才会有速度和力量,旋转也会很强。

对于不转的回搓球,自己的体会是稍后仰板型,多多向对方的球台搓撞击来球,有3点1线的技巧,弧线绝对又低又平又快。

对于下转的回搓球,要在来球的“上升期”“借力回搓”,球会自己“嗖”的一下低平的飞过球网。

5、时间:就是球拍触球的时间,搓不转多撞击,来球在自己的球拍上停留的时间要短,出球要快;搓下转多摩擦,让球拍多接触来球,让球在球拍上多多停留,自己可以有时间“长”的摩擦来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