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2019通用版高考历史必考题突破讲座ppt课件(16份)(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
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
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 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 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 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刘贺墓《论语》书牍局部图 铜镜镜背上的孔子像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 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刘贺受封为海昏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第二
小问依据材料“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
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
4 . 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 自秦朝废除分封制后,官吏的任免由皇帝一人决 定;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封建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唐朝在地方设道,作为监 察区等。
(2017· 天津卷)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栏目导航
2019题型解读
历史素养提升
史学知识补遗
2019题型解读
高考试题 2017·全国 卷Ⅰ,24 2017·全国 卷Ⅰ,25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分析解读
2017·全国 卷Ⅰ,26
以周朝分封诸侯为背景材料,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多次 分封制的影 考查分封制的影响,考查论证 轮 流 考 查 本 单 元 主 干 知 响 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识,试题既考查知识迁移 以西汉地方行政建制演变为背 能力,又着重考查论证和 西汉中央集 景材料,运用表格考查中央集 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较 权的加强 权加强的影响,考查描述和阐 大。在备考时,应熟练掌 释事物的能力 握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 以历史文献叙述为背景材料, 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 史学素养 考查解读、辨别史料真伪的能 等主干知识,运用重要历 史概念解决问题 力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 思想 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 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 文化 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角度二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与影响
1.过程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
角度一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
2.演变特点
(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 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 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 度中。
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 央集权受到威胁。
(4)隋唐: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 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概括。(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霍光辅政,专权十 余年”“刘贺……急欲亲政”回答;第二小问对比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为史事记 述,材料二为史事分析。(3)第一小问结合西汉时儒学的地位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出 土文物的作用分析;第三小问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 答案 析。 (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
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 的发展。
角度三
古代中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 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
2.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
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 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
(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
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3.历史影响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 政治 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 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 略,防止分裂割据 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 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 经济 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 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 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 世界的基础
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
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 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 ……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 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
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 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 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 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刘贺墓《论语》书牍局部图 铜镜镜背上的孔子像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 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刘贺受封为海昏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第二
小问依据材料“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
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
4 . 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 自秦朝废除分封制后,官吏的任免由皇帝一人决 定;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封建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唐朝在地方设道,作为监 察区等。
(2017· 天津卷)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栏目导航
2019题型解读
历史素养提升
史学知识补遗
2019题型解读
高考试题 2017·全国 卷Ⅰ,24 2017·全国 卷Ⅰ,25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分析解读
2017·全国 卷Ⅰ,26
以周朝分封诸侯为背景材料,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多次 分封制的影 考查分封制的影响,考查论证 轮 流 考 查 本 单 元 主 干 知 响 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识,试题既考查知识迁移 以西汉地方行政建制演变为背 能力,又着重考查论证和 西汉中央集 景材料,运用表格考查中央集 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较 权的加强 权加强的影响,考查描述和阐 大。在备考时,应熟练掌 释事物的能力 握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 以历史文献叙述为背景材料, 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 史学素养 考查解读、辨别史料真伪的能 等主干知识,运用重要历 史概念解决问题 力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 思想 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 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 文化 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角度二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与影响
1.过程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
角度一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
2.演变特点
(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 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 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 度中。
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 央集权受到威胁。
(4)隋唐: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 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概括。(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霍光辅政,专权十 余年”“刘贺……急欲亲政”回答;第二小问对比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为史事记 述,材料二为史事分析。(3)第一小问结合西汉时儒学的地位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出 土文物的作用分析;第三小问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 答案 析。 (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
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 的发展。
角度三
古代中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 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
2.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
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 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
(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
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3.历史影响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 政治 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 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 略,防止分裂割据 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 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 经济 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 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 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 世界的基础
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
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 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 ……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 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