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思品期中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集体的特征是什么?
有共同的目标,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

2、如何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
(1)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2)集体的团结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长处得到集中,形成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4、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
(1)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

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2)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两者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5、我们应该怎样为集体添光彩?(怎样为集体添光彩?)
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关爱集体每一个成员,完成集体分配的每一项任务,积极发挥个人的特长,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3)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还体现在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4)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荣誉,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6、我们应该怎样去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丧失国格、人格和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7、举例说明身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原来穿衣颜色单一,而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

(2)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绿色消费。

(3)原来人们一般住平房,而现在多是楼房。

(4)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

说明了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发生原因是:①党的正确领导②改革开放的政策③人们的辛勤劳动
8、我们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哪些方式?
(1)原因: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才能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情感,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2)方式: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宣传环保知识,无偿献血,做志愿者,帮助老弱病残,爱心捐款等等。

9、怎样理性对待社会生活?(怎样正确参与社会生活?)
(1)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辨证地分析问题,认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2)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
从众。

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3)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客观的分析原因,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勇敢面对困难和逆境。

(4)我们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来的压力和诱惑,坚持正确的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10、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影响?
(1)从众心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3)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4)只有养成独立的思考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11、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⑴要学会谦让;要学会分享。

要学会帮助他人。

⑵积极为社会做贡献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②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③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就是在奉献。

关于谦让: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的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谦让还表现为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关于分享:
分享能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得到信任和友情,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帮助:
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还要维护他人的自尊。

12、大自然美在哪里?
①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②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③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13、大自然的美丽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14、美的自然对象可以分为哪两种?
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

如硕果、山林、园林。

另一种是未经过直接改造的自然。

如,星空、大海、山川。

15、怎样鉴赏大自然?
①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②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对自然美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16、目前,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自然物种在减少。

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
价发展旅游经济。

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7、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1)自然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

(2)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3)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

18、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
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关爱大自然?(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1)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3)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20、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等于保护了人类自身。

21、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2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大自然?
(1)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2)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3)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3、善待大自然有什么意义?
(1)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善待我们。

(2)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善待自然就等于善待人类自己。

(3)善待大自然,我们会感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大自然成为朋友的无限乐趣。

24、如何美化大自然?
(1)美化自然,就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

(2)美化自然,就要保护好自然景观。

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写乱画,不破坏环境,敢于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5、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需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还需要法律保障,依法保护大自然。

26、我国是怎样依法保护环境的?环保法律体系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作用: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切实保障了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

27、中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
(1)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2)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要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

(3)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要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要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28、青少年为什么要依法保护环境?(依法保护环境和青少年有关系吗?)
依法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部门和专业环保人员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们青少年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是环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更应自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主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