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1 相信学生,敢于放手。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
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总认为初中的学生思维能力低,不会学习,把“主导”理解为包办代替,把“主导”理解为“主宰” ,希望学生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则认为是不务正业,于是就有了老师“满堂灌”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一个学生智商再高,当他求知创造的冲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得不到鼓励,被抹杀时,他未来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一个国家,当它的国民习惯于常识,苟安于常态时,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必然失去动力。
可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意见则是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在要求。
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线索,以好奇为起点,以探究为中心,以培养质疑创新精神为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传统授课模式、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为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了方法上的准备。
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质疑,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于学生学习中的新的见解,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不管多么幼稚,教师都应给予正面的回应。
既要表扬他们不迷信权威的独立精神,也要对他们表现出来的思维缺陷给予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