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的方法。

方法对医院
外科5年间收治的73例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
回顾总结分析。

结果 73例脑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9例,其中恢复良好40例,明显好转23例,长期昏迷3例,死亡7例,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褥疮,发
生并发症11例。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前后的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可有效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05-02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死亡率、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些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更新,其
预后效果也取得很大提高[1]。

笔者对73例颅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
患者,配合术后精心的护理,收效良好。

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73例,男45例,女28例。

年龄38—81岁,平均61.5岁。

发病距手术时间2h-7d,其中6h以内手术49例,>6h手术24例。

全部病人入院
时均有血压升高,有高血压病史69例。

CT 诊断:皮层下出血10例,基底节出血53例,丘脑出血伴破入脑室10例。

出血量:出血量15~100ml。

1.2手术方法:CT扫描立体定位,确定血肿中心层面,避开脑内大血管及重
要功能区,局麻穿刺。

颅骨钻孔,切开硬脑膜,用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达40%-50%后停止。

置入硅胶引流管,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缝合头皮并固定引流管,观察
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根据血肿引流、CT复查及临床判定拔管。

1.3疗效判定对存活半年者进行疗效评价。

I级:完全恢复社会和家庭日常
生活能力;II级:能独立日常生活并恢复部分社会生活;III级:日常生活需别人
帮助,可拄拐行走,IV级:保留意识,但卧床不起;V级:植物生存;VI级:死亡。

1.4护理
1.4.1术前观察及护理:(1)评估病情及生命支持:入院时立即判断病人意识,评估病情。

本组GCS评分:12—14分7例,8—12分28例,6-8分26例,3-5分12例;迅速安置病人,取平卧位,立即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上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大小、肢体活动情况。

给予吸氧,改善脑部缺氧状况。

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使用甘露醇及速尿
等脱水剂,积极控制血压,为手术争取宝贵的时间。

(2)术前准备:手术前向患者
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情、手术治疗的利弊及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和顾虑,得到理解
与配合,签署手术同意书。

术前禁食,头部备皮,并做好配血,根据CT定位以2%龙胆紫做头部外标记。

1.4.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取偏向患侧卧位,防止误吸;绝对卧
床休息;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期清毒;做好口腔护理;保持会阴清洁,对留置
尿管患者每天膀胱冲洗2次,防尿路感染,保持大便通畅。

(2)病情观察:术后护
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有效控制血压。

注意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情况,警惕脑疝
形成。

如病人出现心动过缓,呼吸节律、频率改变,意识障碍加深、频繁呕吐则
应考虑有再出血的可能。

观察体温,出现高热给予相应的处理。

注意尿量,预防
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处理:(3)引流
管的护理:加强对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及早发现再出血,有效预防感染。

头部
制动,头下垫无菌巾,用无菌巾覆盖头部,保持清洁,减少污染。

术后减少翻动,防止再出血;24小时内将引流袋放置在枕边平面,术后24~48h置于高于床头
5cm平面,避免负压变化引起再出血,48h后低于穿刺部位15~30cm以防返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堵塞,每日等量置换行引流管颅内冲洗;观察引流液的量
及性质、性状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再出血;复查CT血肿清除达70%可考虑拔管;(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扣背,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做好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按摩常期受压部位及骨突处。

昏迷病人给病人使用气
垫床,受压部位垫软枕,预防褥疮;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术
后应尽早给予胃肠道营养及保护胃黏膜药物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5)
康复治疗及指导:该病病程长,死亡率高,且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易产生悲观消极心理,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增强康复
的信心,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再次出血。

早期协
助及指导病人被动运动,配合理疗仪器辅助进行锻炼。

对语言障碍者指导家属对
病人进行语言训练,对昏迷不醒者让家属多与患者讲话刺激患者苏醒。

2 结果
该组病例,其中恢复良好40例,明显好转23例,有效率86.3,长期昏迷3例,死亡7例,死亡率9.59%。

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褥疮,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
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15.07%。

3 讨论
目前认为血肿及血浆的产物导致了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

故高血压脑出血
的病人应尽早行血肿清除,减少血肿及血浆产物对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2],达到保护脑组织,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而术前、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也至关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要有精湛护理技术,尽力做到耐心、细致,才能有效地完成病人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咏莲.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
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6);73.
[2] 苟俊龙,等.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2:149-150.
[3]朱红梅,张晓阳.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1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