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青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百题竞赛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州市青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百题竞赛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根据题意,选择答案。

(33分) (共15题;共149分)
1. (3分)(2011·陕西)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晕眩玲珑隐天蔽日众说纷云
B . 潦草委缩见异思迁轻飞漫舞
C . 倾刻装潢指手画脚锋芒必露
D . 褪色迅疾含辛茹苦千锤百炼
2. (2分)(2019·岑溪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我国古代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谓,如“加冠”指二十岁,“不惑”和“花甲”分别指的是四十岁、五十岁。

B . 寓言是从神话中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愚公移山》这篇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C . 农历三月含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

D .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3. (3分) (2017七下·丹阳月考)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 . 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直可爱的机器狗。

C .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 . 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4. (3分) (2020九下·温州竞赛)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B .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阐述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这篇演讲词在写法上的最突出特点是大量引用经典和格言。

C . 《故乡》一文成功塑造了闰土、杨二嫂和“我”等人物形象,其中的“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D . 《智取生辰纲》记晁盖、吴用、杨志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展开,悬念迭出,引人入胜。

5. (3分) (2017七下·岳池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在沙漠中心》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都是法国人。

B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次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 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

D . “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神话出自《淮南子》。

6. (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

B . 《“飞天”凌空》生动地描写了中国姑娘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画面。

C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D . 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

表现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反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鼓舞人民的斗志。

7. (3分) (2019八上·南宁月考) 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A . 当陌生人请你指路时,你说:“不知道,你自己找”
B . 在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你瞎眼了吗?”
C . 原来崭新的书,朋友用时弄破了。

他连声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以后注意就是了”。

D . 你到别人家去,你说:“我要光临你家”
8. (3分)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久之,目似瞑;又数刀毙之
B . 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蜀之鄙有二僧
C . 吾欲之南海,何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 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
9. (3分)下列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
B . 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
C . 右备容臭臭气相投
D . 主人日再再接再厉
10. (3分)下列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 怅恨久之(失望)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B .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同“倡”,倡导。

)猛浪若奔(奔马)
C . 殚其地指出(害怕)便扶向路(沿着)
D . 卒中往往语(到处)今吾嗣为之十二年(继承)
11. (3分)下列文言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狼径去(离开)惟危楼一座(高)
B . 选贤与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点)
C .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
D . 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惠子相梁(做宰相)
12. (15分)(2018·海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

这个解释有些道理。

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

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

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

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A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

B《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

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

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

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

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

C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
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D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2)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 . 引出中心论点
C . 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 . 激发阅读兴趣
(3)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简要回答。

(4)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ABCD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3. (18分) (2017九上·简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

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选自《史记》)
【注释】①“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

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

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

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

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

③称诵:称颂。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才美不外见: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3)甲文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两个文段的共同话题是什么?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14. (24分)古诗默写。

(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理活动而催人泪下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而备受后人赞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送友人》中用比喻表达对朋友远行的难舍和担心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孤独心境和高洁志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5. (60分)(2015·黄冈)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从前,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

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

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根据题意,选择答案。

(33分) (共15题;共14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2-2、
12-3、
12-4、
12-5、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4-4、
14-5、
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