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漯河市郾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 (2016九上·西湖期末)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滟滟微波的西湖中,眉目娟秀装束淡雅的绾发船娘,唱着轻柔动听的越剧从碧水深处缓缓而来,玲珑的船儿,挡开绿色的清波,让人尽享“脉脉含情新水绿,小船沿流画桨轻”的境界。
而岸边那滴翠的绿,斑斓的花,五彩相间,辉映成趣。
栈桥蜿蜒,钟声悠扬,……每一处细节,都把西湖的美妆点到极致。
难怪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
A . wǎn mài jiān zhàn
B . guān mài jiàn jiàn
C . wǎn mòjiàn zhàn
D . guān mòjiān jiàn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陨落(yǔn)褴褛(lán lǚ)一抔黄土(pōu)心无旁鹜
B . 勾当(gōu)聒噪(guō zào)恪尽职守(kâ)断章取意
C . 承蜩(tiáo)亵渎(xiâ dú)面面相觑(qù)廓然无累
D . 佯怒(yáng)恣睢(zì suī)强聒不舍(guō)侍才放旷
3. (4分)(2018·北京) 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划线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B .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C . 摹(mó)“巨”字的笔顺是:
D . 摹(mó)“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叠②世外桃源
B . ①迭②洞天胜境
C . ①迭②世外桃源
D . ①叠②洞天胜境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4. (2分) (2017八上·扬州月考)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A . ②④③⑤①
B . ②⑤③④①
C . ①②⑤③④
D . ①②④⑤③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2019八上·越城期末) 学习了课文《蝉》后,小文同学选了下面三则材料进行自读,并向大家发出了“挑战书”。
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并完成挑战。
(材料一)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
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
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材料二)四月过完,蟋蟀开始歌唱,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丛里都有一只在歌唱。
我很喜欢把蟋蟀列为万象更新时的歌唱家之首。
在我家乡的灌木丛中,在百里香和薰衣草盛开之时,蟋蟀不乏其应和者:百灵鸟飞向蓝天,展放歌喉,从云端把其美妙的歌声传到人间。
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但其纯朴的声音与万象更新的质朴欢快又是多么的和谐呀!它那是万物复苏的赞歌,是萌芽的种子和嫩绿的小草能听懂的歌。
在这二重唱中,优胜奖将授予谁?我将把它授予蟋蟀。
它以歌手之多和歌声不断占了上风。
当田野里青蓝色的薰衣草如同散发青烟的香炉,在迎风摇曳时,百灵鸟就不再歌唱了,人们只能听见蟋蟀仍在继续低声地唱着,仍在庄重地歌颂着。
(材料三)蟋蟀等秋虫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
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
把翅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磨擦就发声音。
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做“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
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
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
(1)整理材料时,小文发现有一则并不是《昆虫记》的文字,你觉得是哪一则?结合你阅读整本书的体验和感受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
(2)许多主旨宏大的纪实作品都有“远征”的故事。
请就《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结合书中人物“远征”的故事,谈谈你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6. (6分)默写。
(1) 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绝句》)
(3)《春夜喜雨》一诗中作者从视觉角度描写雨中江村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宠辱不惊”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6七下·南平期中) “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
4月17日~23日为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
我校拟在此期间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校“世界地球日”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2)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概括设立“地球日”的意义。
材料一:1970年4月22日哈佛学生丹尼斯•海斯组织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地球日”。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它推动了多国环境法规的建立。
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
材料二: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决议认为,地球及其生态系统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今后和未来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必须与地球和谐共处,因此,提高了人类对保护地球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3)“世界地球日”在即,校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5年全国360城PM2.5浓度排名榜中,贵州、云南、福建、海南和西藏是空气最好的五大区域,而南平市“气质”稳坐福建省榜首,为此,小记者采访了我市领导。
请你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
小记者:您好!我是剑津中学校报小记者,请问,________?
相关领导:我市坚守生态底线,近三年让100多个不符合绿色发展定位的项目吃了“闭门羹”。
截至目前,关闭矿产开发企业110多家、小木材企业600多家,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
正因为采取了这些措施,才有了南平现在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8. (20分) (2017七下·宜春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拱桥
①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②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
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说是校长,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③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
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总是硬扎扎的。
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上,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
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④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
”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
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
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⑤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
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声,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
”大手拍拍我剃得溜光的脑瓜,呵呵笑了:“这里不是脚后跟儿,可毛儿软不扎人的。
去吧,去吧。
”我就逃也似的躲开他。
⑥因缺了两颗牙,他讲课吐字有些不清。
比如把“二”读成“à”,我们跟着喊“à”,他就酱色着脸说:“我读‘à’你们不能读‘à’。
”我们就齐了声喊:“是,老师,你读‘à’我们不能读‘à’。
”可是我们怎么读呢?他就无奈地笑了,说:“老了,教你们爹妈那会儿,我可不这么发音的。
老了,说老就老了。
”他那会儿真比谁的爷爷都老。
⑦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
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⑧那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趟来趟去。
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
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
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躲。
校长已捶着弯背,哗啦哗啦趟水过来了。
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⑨“来吧。
”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不!”我拒绝,说,“我敢过。
”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眩晕,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⑩“来吧,孩子。
”他又说。
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⑪“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
该上课了,快来。
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
”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我闭上眼睛,趴上那座拱桥。
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
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为他粗大的手紧紧扳着我。
⑫“这不过来了吗?”他说。
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
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
不是走的,是爬。
”“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狠踹了他一脚。
⑬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
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如今盖起希望小学。
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⑭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
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改动)
(1)本文主要写了老师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2)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请对第⑫段画线句子做点批注。
(3)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
(4)“拱桥”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结合文中三处划线的地方(①⑦⑭段中),说说用“拱桥”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9. (21分) (2016九上·郑州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
①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陡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
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
”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
”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徒弟见状,略有所悟,终于无言以对。
②师父的所为是在提醒徒弟:石子满了还有沙子,沙子满了还有石灰,石灰满了还有水……怎么可以轻易断定碗中所盛之物“满了”呢?其中的道理告斥我们:学无止境,技无穷止,无论何时何地,人生都不可以“满”而自足。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凡有进取心的人,其理想和追求都不会有“满了”的时候,月亮再美丽,也有阴缺的时候;岩石再坚硬,也经不住无休止的风化;白玉再光洁,也会有微小的瑕疵……
③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海绵精神”。
古语云:“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生在世,虽然苦短,但一步步走下去却十分漫长,因而在人生的征途中要不停地汲取,吐故纳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
哲人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一旦认为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前进的车轮就会倒退,进取的思想就会滑坡;停止不前的人生如同一潭死水,推而不进的灵魂将会跌入命运的低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读书永不觉“满”的无穷无尽。
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不自满、不自足,达到了学习、修养和工作的进步。
④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
不以“满了”为自足,方会有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滴水穿石的坚韧执着、厚积薄发的人生理念、忧先乐后的胸怀气度。
有了这样的智慧和态度,就能摆脱私欲羁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就能排除世俗的干扰,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取;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挑战,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登攀。
⑤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必须克服骄傲自满的心态。
当下有很多人有了文凭、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就在工作岗位上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满了”,于是书读得少了、工作不认真了、他人的忠告不肯听了。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没有资格自满;在工作上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们都不能骄傲。
如果你在前进的征途中不思进取,自以为大脑库存的东西已经“满了”的时候,这时,不妨将自己的心智从自以为是中暂时抽离出来,给自己的思想按一下暂停键,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看清事物的本质,也能虚心采纳各方意见,以利于随时找到应对之策。
在你自以为“满了”的时候,如果暂时停下来进行思考,会让你受惠更多,在更敏锐的智慧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改“自满”为“不足”,在前进途中展现出自信与气势,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更好的决定。
⑥总之,人生决不可以“满”而自足。
如果存有认识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的这种心态,产生这样的念头,那么就要暂停一下,一天、一小时、几分钟甚至短到深呼吸那么一下都行。
这样的暂停,能让人在“自满”中换一种思维方式,很快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回自己前进的动力,变“自满”为“不足”,在工作和学习中永无止境地向前奋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有人说,文章第①②段讲述分析《满了吗》的故事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应该删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第5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有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则材料,想用在文中做论据,放在第几段合适?为什么?
【材料】曾国藩:“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病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当涂:________
②及:________
③更: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下列对《孙权劝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孙权劝学,既翻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然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是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能的惊人增长。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宋)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用哪些景物展示了暮春时节的美景?
(2)三、四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其中包含着游人怎样的情感?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八上·吴兴期末)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作文。
在承受中长大,在光阴里成熟。
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
成熟指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且这一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也包括其他人的影响。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等。
要求:①可选上述句子,确定立意;也可以自行立意。
②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阅读,展开阐述等(除诗歌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1、
2-1、
3-1、
3-2、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4-1、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5-1、
5-2、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6-1、
6-2、
6-3、
6-4、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7-1、
7-2、
7-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9-5、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10-3、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