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城用地的构成与评价教案 选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节城用地的构成与评价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用地的构成划分层次。
2.理解城用地的选择时应考虑的问题及时代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理解城用地的构成划分层次。
2、通过城用地的选择时的问题分析,归纳其应考虑的问题。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交流与的才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家乡城乡规划的根本理念和原那么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增强热爱家乡,建立家乡的愿望。
教学重点:
城用地的构成划分层次
教学难点:
城用地的选择时应考虑的问题
情境导入
建筑大师张开济以“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来形容时下流行的建筑风格。
截至1996年,全国有86家城喊出建立国际大都的口号。
例如,金融街一度被称为成为国际化大都的亮点,如今人们意识到此类“现代〞建筑正在把一个文化的吞没在城轮廓线以下。
轰动一时的西区开发曾托举着成为大都的梦想。
城总体规划1999—2021专题报告却说明,目前使用的土地仅为远景规划中的1/7,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仅为原设计才能的10.8%,需投资200亿资金建立的伶仃洋大桥搁浅,以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都难以吸引大量投资和提供充分的就业时机。
问题:假设让你作为一个城的规划者,你将如何来确定城的工程建立?
提示:城乡规划应遵循一定的原那么和方法。
一、城用地的构成
城用地的构成可以从三个层次划分:
第一个层次是根据城开展的不同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城,这三类城的用地构成是不同的,不同规模城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组合的不同。
第二个层次是根据城形成和开展,把城用地功能组合分为中心区和开发区,它们在城中的地理位置和开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第三个层次是按照城内部用地所实现的主要功能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仓库区、港口站场等功能区。
拓展延伸
城乡规划中的功能分区
二、城用地的选择
城用地选择的根本要求是合理选择城的详细位置和用地的范围。
对新建城而言,就是选定城址,而对老城而言,那么是确定城用地的开展方向。
城用地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考虑:
1.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
2.尽量少占农田。
3.保护古迹与矿藏。
4.满足主要建立工程的要求。
5.要为城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布局的合理与否与用地选择关系甚大。
在选择用地时,要结合城规划反复分析比较。
拓展延伸
城乡主要建立用地构成比例
1.城乡建立用地原那么:合理用地。
不同城和村镇的用地规模差异很大,但就每个城或者者村镇来说,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建立用地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络。
因此,在用地规划中必须坚持“合理用地〞的原那么,使各类用地在数量上保持恰当的比例,以协调各项事业的开展。
2.国家公布的城乡主要建立用地构成比例标准
居住建筑用地
工业建筑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3.随着城产业构造的调整和城职能的拓展,城里各类用地的比例关系将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在现代城各类用地中,工业用地的比例将逐渐降低,其原因主要有:(1)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进步,使一些工业(特别是有污染的工业)迁移或者者停产;(2)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城中新兴产业迅速开展;(3)第三产业的开展使商业、效劳业等用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