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1单元 第1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训练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 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 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 一种固态物质,外表极像 冰雪或固体酒精。1立方 米可燃冰可转化为约164 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 方米的水。下图为我国 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 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独特之处在于( C )
相对性
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 再生的周期太长,相对于短暂 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 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
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的
特别提示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 (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各自 然要素。 (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 活的物质与能量。 (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 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火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一单元
地理
内容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教材导读
知识体系
课程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
标准 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
属性(综合思维)
2.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以矿产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数量:自然资源的 蓄积量 或可利用量,决定了自然资源的 可开发和可利用规模。自然资源的充分供给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 的 基本保障 。 (2)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资源的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 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1)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
(2)我国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特点 影响
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从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递减的
趋势
南方地区 水田农业
农业生产方式
北方地区 旱作 农业
西北地区 畜牧业、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人口、城市以及经济 西部非季风区人口稀疏,城市数量少、规模
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 )
2.下列选项属于图中乙图例所示的是( D )Biblioteka A.铜矿、焦炭 C.化肥、大米
B.雷电、沙漠 D.森林、海盐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完成3~4题。 3.在沿海省级行政区中,资源条件最差的是( B ) A.吉林省 B.江苏省 C.浙江省 D.广东省 4.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但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在发展 农业生产时,要( D ) A.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 B.大力发展种植业 C.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 D.突出畜牧业优势
方法突破 1.如何判断自然资源 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天然存在) 和经济属性(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即有用),二者缺一不可。转化来的和人 类尚未认识的或分布过于分散而无开采价值的物质与能量,都不属于自然 资源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排除它 们未来可能会成为自然资源。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由石油加工获得的 汽油、柴油、煤油等就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再如,雷电等尽管是自然界中天 然存在的,具有自然属性,但由于目前仍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也不属于自 然资源。
A.为清洁能源
B.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C.能量密度大
D.为可再生资源
2.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C )
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
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 ④分布不集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与常规天然气一样,因此都属于清洁能源,A 错误;天然气是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的 气态碳氢化合物,因此两者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太阳辐射,B错误;1立方米 可燃冰可转化为约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说明其能量密度 远大于常规天然气,C正确;两者均为矿产资源,因此均为非可再生资源,D错 误。第2题,我国南海可燃冰深藏于海洋,对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 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非 常近,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①③对。C符合题意。
三、维护资源安全 1.资源安全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 保质保量 、及时持续、稳 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同时避免破坏生态 环境的状态。 2.资源安全核心:保证各种重要资源 充足 、稳定、可持续供应。 3.资源地位:国家维护政治、 军事 安全的基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 不可少的要素;与生态安全息息相关。
具有有限性、不均衡性、可变性 4.自然资源种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科学技术 的进步,人 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
5.自然资源的分类 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将其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 源两大类。 (1)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2)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 矿产资源 ,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 能源矿产。 6.战略性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发展、 社会稳定 和 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经济安全、 国防安全 以及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 【微思考】 小麦是自然资源吗? 提示 小麦的生长离不开人的管理,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故小麦不是自然 资源。
目标 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
导引 动的影响,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
及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3.了解资源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
性,树立资源安全观念(综合思维)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必备知识
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社会经济和 技术 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 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自然资源的种类: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能量和 空间 。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并纠错 (1)资源是国家维护政治、军事安全的基础。( √ ) (2)人口增加和经济进步,会导致全球的资源枯竭。( × ) 解析 人口增加和经济进步会导致资源需求量增加,但人类也会开发利用新 的资源。 (3)资源需求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安全问题。( √ ) (4)资源安全必须保证资源开发利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时间 工业文 明阶段
20世纪 以来
影响
实例
许多国家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开 如伯明翰、曼彻斯特、
采和加工工业,形成了一系列
约翰内斯堡、大庆、东
资源型 城市
营、攀枝花、包头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激增,一些矿
产资源面临短缺甚至枯竭,许多资源型 城市的持续发展因矿产资源数量减少
大庆、玉门
而面临困难
2.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以土地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的质量: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 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或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 少和价值高低的表征。 (2)土地资源质量: 地表形态 、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土地平整状 况、土地区位条件等方面。 (3)土地资源质量的影响:决定了人们开发利用土地时的难度和成本。
探究二 如何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情境探究 情境1 云南个旧以生产锡为主,是中外闻名的“锡都”。个旧矿产资源种 类多,储量大,开采锡矿的历史约有2 000年,是我国最大的产锡基地,同时也 是世界上最早的产锡基地。 近年来,个旧着力实施“山水个旧,美丽锡都”建设,关停了近200户“小选矿”、 小冶炼企业,为技术含量高、效益好、污染小的工业企业发展腾出了空间。 下图示意个旧市矿产资源、交通及河流分布和锡矿开采。
结合材料探究: (1)简述个旧市发展锡矿冶炼工业有利的资源条件。 (2)说明开采锡矿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实现“山水个旧,美丽锡都”,请为个旧市锡矿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 化建议。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如何判断自然资源?
情境探究 2022年河北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总结了2021年河北省自然 资源工作,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部署。2021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两统一” 管理体系加快构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更加有效,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安全稳定基础不断夯实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得到深化巩固,圆满 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河北省自然资源工作“十四五”良好开局。
要点笔记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就是为了解
决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视野拓展 (1)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大洲看,除南极洲外, 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从国家看,巴西多年 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2)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从空间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 时间上看,夏秋较丰富,冬春较匮乏。
应用体验
【例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
题。
(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在目前可称为自然资源的是( )
①煤炭
②雷电
③纸张
④水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面A、B、C、D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
间的关系的是( )
思维导引
解析 第(1)题,物质和能量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才能称为自 然资源。雷电虽然具备自然属性,但目前人类难以利用,不属于自然资源; 纸张虽然具有经济属性,但它是人类加工后的产品,不具备自然属性,也不 属于自然资源。D正确。第(2)题,矿产资源均取自自然界,属于自然资源; 部分矿产资源能提供能量,属于能源;部分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但也有些 源于人类加工。因此三者的关系如C图所示。 答案 (1)D (2)C
结合材料探究: (1)如何判断某一物质或能量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2)焦炭、铁矿石、蔬菜,哪些是自然资源? (3)能源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吗? (4)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 (1)①存在于自然界,人们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经过人们加工而 来的物质或能量不能称为自然资源;②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物质 与能量才能称为自然资源。 (2)铁矿石是自然资源。 (3)有些能源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资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火电、 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4)根据自然资源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 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 非可再生资源。
时间 影 响
实例
对人类活动约束作用较大,人们通常 印度河平原、尼罗河谷地、两
农耕 选择在土地质量优良的平原地区居住 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等是
文明 和生产
世界最早的农耕区
早期 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和 生产方式
东北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内蒙 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
人类因地制宜、合理 开发利用 土地
生产 力水 平提 高后
4.维护国家资源安全 (1)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 勘探力度 ,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 (2)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 安全供应 。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 资源开发 利用水平。 (4)重视 资源节约 ,避免资源浪费。 (5)坚持资源开发与 环境保护 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 染。
资源,可以促进土地质量向良性发展 江南丘陵红壤改良
人类对土地资源的 不合理 开发及 过度利用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我国农牧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区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东
北农耕区土地质量退化
【微思考】 什么因素使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减弱? 提示 科技。
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以水资源为例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从表现形式上看,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2)根据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自 然资源的可再生和非可再生是相对的,其相对性如下表所示。
类型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 并非绝对不可再生,只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