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第1卷 第18期
产业科技创新 2019,1(18):83~84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吴 迪
(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5G时代来临,万物互联,智能化生活、数字化城市随之而来,便捷了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

国家计划于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5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前列,将在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无论是“创新型国家”还是“科技强国”,简而言之,是要成为“人才强国”,人才至关重要,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计算机专
业更是与世界通信互联的重点学科,因此要加强对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

文章基于高效计算机网络安
全实验室的必要性、现状,简述了实验室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以供大家思考。

关键词:建设;安全;竞争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18-0083-02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产物,搭建一个计算机实验室,不仅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的专业性,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引进专业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有效的实验室管理,这就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在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时,要注意用电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

管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清楚实验室内部的综合布线结构,掌握实验室内所有用电、供电设备的应用流程,了解安全用电知识,要向使用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用电注意事项告知,同时严厉禁止学生乱接、私自拉线行为,也不允许出现使用大功率设备的现象,要聘请专业电力人员每月一次对实验室进行电力隐患排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1.1 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重点关注实践能力的学科,在课堂学时上学到的理论课知识,如课程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都必须上机进行代码演示试验调试,还必须进行课后作业需要自我编写程序,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程序员,需要敲两万行代码,计算机网络课程则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网线制作、TCP/IP配置、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等。

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理论的实践,它们相互促进,不断创新。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缺少的关键场景,实验环节过程中的实验质量优劣完全可以影响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

1.2 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目前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新经济行业。

详细来讲,喜欢就职的前三种职业类型: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期望率分别是25.1%、10.7%、9.2%,平均期望薪资大约是6 930元。

随着就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对应聘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尽管如此,市场对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数据分析类型的计算机人才依然十分缺乏。

面对此情形,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制定出长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方案,配套适合学生成才的科技实验环境。

2 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现状
目前,每一所学校均设置有关“计算机”的专业,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与计算机课程教学机房近乎全覆盖,目前,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拥有1个网络安全实验室、10个教学机房,12个专业研究实验室,基本满足老师日常教学和学生实践练习。

加强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个人的成长、企业的需求、时代的发展。

高质量的网络实验室也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提供了教学硬件环境,对于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了升学率。

同时有助于校企对接,增加学生就业率。

3 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现存问题
在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中,大学总数排在前三
作者简介:吴迪(1988- ),女,宁夏银川人,本科,助理实验员,主要从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研究。

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84Vol.1 No.18
位的省份是江苏、广东、山东。

比如江苏省高校有167所之多,但西藏自治区却只有7所,高校地理分布不均衡,本院机位共有1 147位,本科生现有921人,研究生现有163人。

西部高校计算机教育设备和硬件资源不足,并且在采购硬件设备时,会根据需求的不同去选择不同厂家设备产品,导致设备混用,进而有设备不匹配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计算机资源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物理场地建设,特别是设备布局与设计,当整体构造不合理时,会在后期产生维修成本和扩建改进成本过高,设备通风降温不及时,容易造成设备损害,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实验室管理人员较少,工作强度大,负担重,且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对于设备检修不及时和实验室管理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突发事件的详细应急预案,以及制度条例简短权限职责不清晰,这都不利于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

4 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对策
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要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案,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在网络实验室的设计过程中,需遵循6项原则,分为:先进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完整的功能性、可管理性。

因此实验室所选的软件技术要选先进的且广泛使用,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前瞻性,各软件平台可以实现对接,具有可延展性,子系统需相互兼容,满足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容易进行后期设备扩充,硬件设备实用可满足教学要求且能够适应计算机专业与非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对学生和实验室进行管理,避免出现设备被损坏的现象,保证可用率。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中的硬件设备基本都是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损害其设备,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不仅要去除灰尘,防止静电的产生,而且网络实验室的温度不能超过30℃和通过使用空调的方式要控制在合理程度内,要保证实验室干净整洁。

面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4.1 整合教育资源
从高校分布的地理位置和实验室配置环境看,东西部教育资源不均衡,不能只依靠教育部拨款进行改善,还要对现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规划网络安全实验室,利用虚拟化、多媒体、云计算、服务器集群管理等技术,建设一个综合型网络实验室,将其划分为网络硬件设备群、服务器集群区、教师教学区、学生操作区、综合布线工作区。

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可以进行“产学研合作”,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培训方式应用于实验室构建中。

大学生可以尽早地感受企业氛围,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产学研”模式可以助力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如计算机本科生、计算机工程硕士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依托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加速高校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产品化,进行经济效益转化,进而优化实验室的环境。

4.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网络技术型人才的学习兴趣,培养更多优秀的管理人员。

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师和管理人员用课程讲解和采用外出交流的方式进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针对计算机教师倾向于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于管理人员侧重于管理知识培训,另一方面,通过科研项目、教学环境、学术氛围、绿色竞聘渠道深植留住人才的沃土,引进科技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学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率。

4.3 完善管理制度
要想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充分发挥作用,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例外《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上机实践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详细的管理实验室的制度。

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原则进行制度条例制定,保障实验室的稳定运行,依据实验室实际的检修管理情况为依据,以一学年或两学年的时间间隔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正健全;对于已有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便于进行实验室的使用和维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刻不容缓。

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进步、国家进步的动力源泉。

高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增强本校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对于社会而言,培养更多科技人才,提高就业能力。

文章简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的现状、问题以及提出了三点意见,以供实验室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 范茂松.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探析
[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36(12):199.
[2] 许进杰. 高校网络通信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 南方
农机,2019,50(15):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