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市南海区2012中考模拟-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模拟试卷(一)
说明:
本试卷历史部分,占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成为战国时代的终结者,主要原因有
①实行商鞅变法②率先掌握铁器铸造技术
③率先推广牛耕技术④修建了都江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 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这最能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3. 《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实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 《清高宗(乾隆帝)实录》有这样的记载,“竟敢戕害使臣,僭称巴图尔汗,情尤可恶,若不擒获正犯,则回众终不得安生,用是特发大兵,声罪致讨。
”该记载指的是
A.对达赖、班禅的册封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5. 《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
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
文中提到的是
A. 火药
B.造纸术
C. 磁石
D.印刷术
6.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7.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C.缠足 D.穿翎顶补服
8.下列社会思潮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共和②维新变法③马克思主义④民主、科学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9. 1945年8月28日,《大公报》记者报道:“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迅。
”这里所说的“喜迅”指的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抗日战争胜利
C.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D.《双十协定》和签订
10.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的发动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主要基于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2. 当今世界文明是在原创与融合中形成的。
下列文明成就中不属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的是
A.北京故宫
B.阿拉伯数字
C.中国第一辆火车
D.安庆内军械所
13.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标语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悟的是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14. 1917年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震撼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这种“愿望”是
A.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B.建立社会主义
C.影响世界进程 D.武装起义
15. 2012年3月31日晚,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地球一小时”再次来临,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熄灯一小时,以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由此我们想到电灯的发明让人类告别了黑暗时代,那么这项发明最早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6. 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步伐是成立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1分,第18题7分,共18分) 17.(11分)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强国代替救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由强国转向富民;进入21世纪,时代主题又从富民走向了和平崛起。
请回答:
(1)“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救亡”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救亡”的方式和重大历史事件。
(7分)
(2)“强国”时代,新中国最杰出的科技成就是什么?(2分)
(3)为什么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使“富民”成为时代主题?(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
……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
——摘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基本情况。
(3分)
(2)这次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卷(一)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D B A B B D C B A A A B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1分,第18题7分,共18分) 17.(1)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2分)
方式主要包括改革和革命两种(2分)。
改革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答到其中一点得1分,共1分);革命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答到其中一点得1分,共2分﹚。
(2)两弹一星:20世纪60、70年代先后成功爆炸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人造卫星。
(2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或只答经济建设)。
﹙2分﹚
18.(1)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向西方不同国家学习;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技术人才;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未全盘西化,在精神上将神道定为国教,以确立对天皇的崇拜地位。
(3分。
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给3分。
)(2)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分)
评分说明:
1.文字表述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2. 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