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王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王奕
发布时间:2021-07-13T11:04:58.730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作者:王奕[导读] 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语文成绩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的长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文学底蕴得到了有效提升。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初级中学王奕摘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语文成绩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的长期锻炼,学生的综合
素养与文学底蕴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比较教学法的应用,探讨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为初中语文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教学法引言:
比较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突出强化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异同关系,促使学生形成思维过程,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学科中,比较教学法主要通过三步来体现,第一步,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取适宜开展比较教学法的内容,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辨与归纳总结,第三步,形成启发引导解决具体问题。

一、原则分析
开展比较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因材施教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以及循序渐进原则。

(一)因材施教学生之间所呈现出的学习水平、身心发展情况都是不同的,这是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清晰认识到这一点,并尊重客观个体差异性,围绕不同能力的学生,展开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对每一个学生都形成特性针对化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1]。

(二)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因此,在开展比较教学法时,教师要强调对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与特征,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诉求,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原则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客观规律,阅读及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而需要学生长久的积累与学习,因此,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勿拔苗助长。

二、具体应用方法
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与教学行为本身相结合,从教学方法到学习兴趣,从课堂评价到课外拓展,都需要融入比较教学法,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最大作用。

(一)教学方法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开展,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本身刚从小学的依附式学习进入到中学阶段的自主式学习中,学习习惯尚未完全纠正,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还是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指导,缺乏对于自身独立思维的意识强化,因此,教学方法上,教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锻炼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自我督促式成长。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在学习《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如“通过阅读,找出《最后一课》中的主人公,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文内容主旨大意。

”或引导性提问,如“小弗朗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教材的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教材本身中展开比较式提问教学活动,如“文中有几处场景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场景描写之间有什么区别?”比较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入其它教材内容,形成教学内容上的对比,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

(二)学习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比较教学法有效应用的基础保障。

而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如在授课前,教师通过视频导入课程,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教学,或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学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融入课堂,给予学生学习信心,促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延续等,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与实际学情相关。

(三)教学评价本文所指的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教师针对课堂表现展开的课内教学评价活动,通过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改进,另一方面,也便于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优化[2]。

而比较教学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教学评价方面,如教师针对一些表现不自信的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点名提问,与学生产生互动,在开展课内评价时,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借助比较教学法中的“对比比较法”,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表现,并给予正面鼓励,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形成自我对比,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课外阅读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仅仅依赖教材本身,在课内开展阅读行为显然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因此,需要结合课外阅读资源的引导与阅读活动的衍生,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得到成长。

具体到实际中,教师可以对于教材内容,选取与教材相近或相对的内容,便于学生阅读中产生联系,引起共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比较教学法本身教学理论扎实,教学实践案例丰富,非常适宜应用于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当中,结合学情,个性化调整,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姚群珍,康丽,张海波,窦微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多文本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文存阅刊,2019(10):28-29.
[2]李铭.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9):8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