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团队中知识共享的有效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
虚拟团队和知识共享有效性
虚拟团队 虚拟团队是指为了开发一种特殊产品或者解 决 一 个 特
定问题而设置的短期性的团队,其成员可以是 跨 时 间、 跨 地区甚至是跨越国界的,虚拟团队的成员必须借 助 于 先 进 的通信技术, 比 如 电 子 邮 件、 电 话、 电 视 会议 等 进行 交 流,这种短期性的团队一般由具有极高专业知识 水平 的成 员组成,他们使用自身的知识相互协作,解决 复 杂 问题 以 满足项目的需求
[8 ]
ITA
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都 是 不 同 的,因此大量的及时的沟通是必要的。如果团 队 成 员 缺 乏 沟通能力,不善于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将对 团 队 内 部 的 知识共享造成障碍,最终将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 2 ) 信任 程 度。 英 国 伦敦 商 学 院 的 C. Handy 教 授 在 《信任与虚拟组 织 》 一 文 中 指 出 : 组织”
ITA
理论与探索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
● 牛东旗,耿丽娟,林向义,罗洪云 ( 东北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
虚拟 团 队 中 知识 共享 的有 效性 研究

*
要: 在对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有效性的概念; 从个人、团队两个 方 面分
何会涛彭纪生等人认为有效的知识共享是员工主动共享与组织工作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组织任务的完成而且能带来组织知识的整合与创新14在众多学者对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有效性是指虚拟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活动对完成虚拟团队共同目标的工作绩效和创新成果的贡献大小由此可以通过衡量知识共享活动在实现虚拟团队目标的工作绩效和创新成果的贡献程度来刻画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有效性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 然 兴 起,在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组织转向利用虚拟团 队 来 更 快 更好地完成工作。虚拟团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 克 服 地 域 和时间上的障碍,通过电子方式将专家们联合起 来 解 决 难 题、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以及对客户需求 作 出 快 速 反 应
[1 ]
。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共享,通过知识
[9 ]
共享可构 造 组 织 的知识 优 势 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管理的一个重点
[11 ] [10 ]
。 随着对知识 共享 问题 的
深入研究,知识共享对于高水平的知识创新 所 起 到 的 关键 ,所以,知识共享被 认 为 是 知识 。
目前,关于有效性概念的界定比较多,由于 研究对 象 的不同,作者对有效性内容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但 对 于 知 识共享有效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Argote 和 Ingram 指 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组织知识和绩效 的 改 变 来 测量
。通过通信技术,跨时间、 空
[7 ]
间和组织界限来完成相互依赖的任务 虚拟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因此合作媒介是
2 ) 虚拟团队是一 个 包含 多 重 文 化 的 组 织, 其 文 化差
·情报理论与实践·
— 17 —
理论与探索
异问题尤为突出,这将会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组织 目标 的 顺 利实现。这就要求虚拟团队在组建和维系时,必 须 充分 了 解和尊重各成员的文化差异,在相互沟通、 理 解、 协调 的 基础上求同存异,努力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目标 一 致 的 团 队文化。 3 ) 网络式连接。虚拟 团 队 无 论 是 在 空 间 上 还 是 在时 间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种网络式结 构。 虚拟 团 队 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跨越组织和地区,能够迅速 整 合 不 同 地域各类有效的资源。 1. 2 知识共享和知识共享有效性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的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 内 部 或 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 和 讨 论, 其 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并 产生 知 识的效应
[18 ]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
“没 有信 任 就 没 有 虚拟
。成员间高度的信任是虚拟团队知识 共享 的 一 个
促进因素。信 任 程 度 高 可 以 有 效 降低 知识 共享 不 足 的 风 险,还可以提高虚拟团队的竞争优势。如果团 队 成 员 之 间 信任程度低,互相猜忌甚至勾心斗角,就会降低 虚拟 团 队 的知识聚集,无法形成虚拟团队的竞争优势。 3 ) 学习能力。在知识 共享 的 过程中,成 员 的学 习 能 力也非常重要。由于隐性知识更多地表现为 零 散 知识, 因 此只有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对知识源的思 维 方式 有 一定的了解,才可能透过这些零散知识来把握复 杂 知识的 本质。在大量的知识面前,如何选择吸收这 些 知识, 就 要 求团 队 成 员 具 有 一 定 的 学 习 能 力, 使 其 转 化 为 自 身 的 财富。 4 ) 个体文化差 异。 文 化 的 差 异 给 团 队 成 员 的有 效 沟 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虚拟团队成员应认识到这 种 文 化差 异,正确识别目标任务,从而积极地克服这些 文 化差 异 带 来的障碍。 5 ) 共享的重视 程 度。 如 果 团 队 成 员 没 有知识 共享 的 意识,就会只倾向于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不太 愿 意 参 与 共 享活动,倾向于垄断知识,尽量使知识为个人 所 有 从而 塑 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成为了知识共享的障碍。 1. 3. 2 团队环境 1 ) 目标明确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 表 现 出 信息 海量、更新速度快 的 特 征。 知识 量大 需要 员 工学 会 有 目 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知识共享的知识范围,知识 更 新 节 奏 快要求员工能及时 交流 和 相 互 学 习。 要 达 到 这 两 个 要 求, 员工必须清楚地知道共享的目的和范围。 2 ) 激励机制。在 虚拟 团 队 中,对 每 个 成 员 没 有 固 定 的日常工作安排,每个成员取得的成绩不仅取决 于 自身的 努力,而且取决于整个团队成员的努力。因此,对 于 员 工 个人的绩效评价就比较困难。在虚拟团队中,成 员 的激 励 机制是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和 团 队 的 创 造性。 3 ) 文化氛围。虚拟 团 队 中 的文 化 氛 围, 一方 面 能 够 促进知识共享,另一方面又会对知识共享产生 阻 碍。 当 团 队的文化适应知识共享活动时,会对员工的行为 起 到 激 励 和强化的作用,员工会在这种和谐的文化氛围中 乐 于与 他 人分享,从而促进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 反 之, 将 成为知 识共享的一种严重的制约因素,阻碍知识共享的进行。
[14 ]

在众多学者对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 为 虚拟 团 队知识共享的有效性是指虚拟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 活 动 对完成虚拟团队共同目标的工作绩效和创新成果的 贡 献 大 小,由此可以通过衡量知识共享活动在实现虚拟 团 队 目标 的工作绩效和创新成果的贡献程度来刻画虚拟团队 知识 共 享的有效性。虚拟团队所能取得的成果是虚拟团 队 成 员 间 进行知识共享活动的目的。如果团队工作绩效 低, 无 法 完 成虚拟团队的目标,则说明知识共享活动是不 完 全 的, 是 不够有效的,有必要加强管理。 1. 3 虚拟团队中影响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因素 1517] 根据文献[ 对知识 共享 影响 因 素 和 障 碍 研究的 基础上,将虚拟团队中影响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因 素 归纳 为 两个方面,即个人因素和团队因素。 1. 3. 1 个人因素 1 ) 沟通能力。由 于 虚拟 团 队 成 员 的 政 治、 经济、 文
析虚拟团队中影响知识共享有效性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有效性评价的输入指标体系; 利用模糊多粒度 语言
2 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 利用 C R 模型判断虚拟团队知识 共享 的 相 对 有效 性; 利用 DEA 模型 对 知识 共享 的
有效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 虚拟团队; 知识共享; 有效性; 数据包络分析 Abstract : Based on the study of effectivenes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shar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virtual tea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factors of knowledge shar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virtual team from the aspects of individual and team,and takes them as the input index system i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The paper uses the Fuzzy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Term Set to quantify the qualitative index,uses the C2 R model to judge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virtual team,and uses the DEA model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Keywords: virtual team; knowledge sharing; effectiveness; DEA
队成员间知识共享的有效性低时,跨学科知识共享 的 协 同 效用和倍增效应会更低甚至没有
[4 ]
,因此有必要究。 目前,对于虚拟团队中知识共享的研究大多 关 注 于 影 响因素和知识转移等问题,对于知识共享的有效性 研究 还 比较少。因此,本 文 拟 运 用 数 据 包 络分 析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方法对虚拟 团 队 中 知识 共享 的有 效 性进行评价研究。
— 18 —
·第 34 卷 2011 年第 2 期·
ITA
4 ) 共享平台完善 程 度。 虚拟 团 队 多 是 由 跨 地 域、 跨 组织的成员组成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大 程 度 上 依 赖强大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因此有效的知识共享 必 须 依 靠 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 和 健 全 知识 共享 的信息 网络平 台。 如果团队的技术基础薄弱,没有有效的网络系统和 通 信 系 统,共享的途径少,共享平台不完善,就会大大 减 少 知识 的需要方和所有方之间的接触机会,不利于成员 间 的 交流 共享,对知识的有效共享形成障碍。
[12 ]
。冯英浚、王 大 伟 等 人 提出 管 理有 效性是 指 消 除
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真正反映人们由于经营管理 而产生效 益的一种行 为 特性, 它 反 映 了 人 们主 观 上 有 效 努 力 的 程 度
[13 ]
。何会涛、彭纪 生 等 人 认 为有 效 的知识 共享 是 员 工
主动共享与组织工作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 能 够 直接 促进 组 织 任 务 的 完 成, 而 且 能 带 来 组 织 知 识 的 整 合 与 创新
。虚拟团队 的形 式能 够 帮 助 组 织 更 快 更 灵 活 地 适 应 。J. N. Cummings 的 实 证 研究 表 明, 无 论 是 在传统
[3 ]
高度发展变化的全球企业环境,降低成本并提高资源 的 利 用率
[2 ]
团队还是在虚拟团队中,知识共享与团队表现间 都存 在 积 极的联系 。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共享问题越来越受到重 视。 知识 共 享是虚拟团队能够高效完成各种知识创新型活动的 重 要 保 障。在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过程中,跨学科知识的 协 同 效 应和倍增效应是新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等知识 创 新型 活 动有所突破的关键。虚拟团队成员间知识共享的 水平 即 知 识共享的有效性决定了跨学科知识的协同效用与倍 增效 应 的发挥程度。当虚拟 团 队 成 员 间 知识 共享 的有 效性高 时, 跨学科知识共享的协同效用和倍增效应会更大, 当 虚拟 团
[5 ]
。其主要的特点有:
1 ) 虚拟团队是以 任 务 或 目标 为 导 向的 组 织 形 式。 他
*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 会 科学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企 业自 主 创 新 过程
们根据项目的需要而建立,项目结束后,团 队 就 解 散, 而 且任务多是知识密集型的
[6 ]
( 项 目 编 号: 中知识 管 理 绩 效 的 表 现 形 式、 测 试 及 评 价 研 究 ” 09YJC630017) 和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基于知识管理 的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提 升 研究 ” ( 项 目 编号: 11542001 ) 的研 究成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