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偷菜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民(quánmín)偷菜”引发(yǐn fā)的思考
曾经看到过这样(zhèyàng)的一条新闻:“河南民权26岁女子(nǚzǐ)李艳,半夜起来上网偷菜惊醒丈夫,被丈夫赶出家门。

无奈之下,李艳只好拨打110求助。

” 当日0时30分左右,她在睡梦中感到自己种的西红柿已经长熟,突然醒了,赶紧(gǎnjǐn)下床打开电脑收菜。

当她收完菜,发现不少网友地里的菜也熟了,便兴奋地大叫起来。

这一喊,惊醒了正在睡觉的丈夫,丈夫二话不说,将她赶出了家门。

在这里,偷菜是指开心网及类似网站所开设的农场游戏中的一种活动,即在好友的农场里,收获好友的虚拟劳动果实。

我自己也曾经玩过QQ农场,而且有一段时间是很痴迷的,一回到宿舍就要马上打开
电脑收菜,或者见到有电脑开着就想登陆QQ农场,接着就不自觉的双击鼠标,把别人的
菜偷得一干二净才罢休。

当时只顾着玩,也没注意到这个小小的游戏已经有如此大的威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是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顿时社会兴起了全民偷菜的浪潮,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单纯地把QQ农场看成是游戏了,因为它已经成
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社会上也对这种行为给予各种各样的评论,有一种说法是:网上
的虚拟偷菜会助长现实中的偷窃行为,对于这个,有的人只觉得这是杞人忧天。

但无论怎样,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的确是实存在的,关键是我们要剖析其中的利弊,正确对待这种行为,不让它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

网络游戏在中国发展近20年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游戏,网络游戏是虚拟的,人
们不用留名,在合法的范围内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为所欲为,释放自己的另一面,我想这也是网络游戏风行的一大原因。

特别是QQ农场,因为与其他大型游戏不同,
它不用下载,对计算机硬件配置没有多大要求,而且操作简单,登陆QQ空间,双击鼠标
就可以了,这使得它比其他的游戏拥有更多的支持者,而且,在游戏中,我们也在逃避现实,暂时放下现实的压力与压迫,抛开忙碌的生活。

除了此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种菜与偷菜中,人们的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

第一个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到每个人都希望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争取最大的满足感。

但是面对现代社会如此大的压力,人们已经被压得喘不过起来了,不停的工作与学习让我们的灵魂已经赶不上我们的身体了,我们还来不及思考,时间已经过去了,或则,我们甚至找不到工作,那我们又何谈理想呢?人们生活在无尽的忧虑中。

但是,在游戏中就不一样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片土地,系统还会奖励你资金去买菜籽,我们只需要投资时间,就可以得到百分百的收获,其中的快感是在生活中难以获取的,而对于生活中的弱者和失败者更是如此,因为在游戏中我们不论背景身份,对我们的能力也没有特别的要求,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样得资源,同样可以成为大赢家,使得人们得到满足感,即使是虚拟的,也觉得自己的价值实现了。

第二个是,释放潜意识需求。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方法将人格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和无意识中的先天本能、基本欲望构成,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 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而自我是连通这二者的唯一出路, 而且也使个体为适应现实生活,而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

因此,在文明的压抑下,我们在生活中通常表现出来的是“自我”,但是在潜意识中我们最想释放的是“本我”,有学者指出,90%以上的人在群居和独居时的行为表现都是有差异的。

同时,人类本能地具有破坏欲望和很强的占有欲,下意识地想做一些社会道德所不予允许的行为,例如是QQ农场中的恶作剧,在别人
的田上放虫子和杂草,还有偷菜。

而且恶作剧的行为是不留名的,也就是说这一行为是不
会受到任何谴责的和阻止,但是这是人常生活中荒谬的,所以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潜意识的渠道,人们从虚拟的犯罪行为中释放自己的野性,释放生活中的压力。

只要我们在游戏中,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无须顾忌任何的道德谴责和社会的反对,这使得农场成了网民的精神的“乐园”。

第三个是,满足(mǎnzú)爱与归属的需要。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孤独和焦虑侵蚀着每一个人,工业社会造成(zào chénɡ)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与信任危机, 人们在交往中已无法体会到参与感、归属感和被需要感。

大众(dàzhòng)传媒引导大众接受相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同时为大众(dàzhòng)制造更多的孤独。

网络社会空间的形成,给了大家(dàjiā)另一个交流的渠道。

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彼此的同情、互助和赞许。

人们的交流和通讯的途径越来越多,我们开始以QQ聊天替代日常谈话交流,以电子邮件代替昔日的信件,以视频代替面对面的交往,在这种互动中,我们的互动得以维持。

通过QQ农场,一大群都在偷菜都在偷菜的人,他们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群体,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更多的言语交流,同时,在你偷我、我偷你的过程中,增加了人们互动,填补了心里的孤独,是内心得到爱与归属的满足。

还有就是在游戏中我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现实生活中的得不到的感受,就像在农场中我们就是一个农民,我们可以归园田居,感受田园生活,有时甚至可以做一个不劳而获的小偷。

就像有一次从家里回来,我很想念家里与妈妈一起经营的田地,于是就在QQ农场上种上几棵菜,真的可以一解思乡之情。

而且再从众心理的驱动下,“农民”数量激增。

虽然农场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QQ农场作为一种网络游戏,每一位游戏者都会有沉迷的可能,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一位大学教授痴迷网络农场不能自拔,因此而一团混乱的生活让妻子忍无可忍,终于举火相向,欲与丈夫“同归于尽”,虽然最后没酿成悲剧,但也不得不让我们警醒。

为了偷菜,可以一个晚上起床10多次,为了偷菜,可以忘掉工作,本子上就只记录着蔬菜成熟的时间,为了偷菜可以忘掉身边的亲友,最后众叛亲离,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而且网络游戏投入的是经历和时间,我们没能从这种不用大脑思考的游戏中得到什么,却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第二、在游戏中,偷菜行为的被允许,表明了偷窃行为的合理化,这是与传统道德相违背的,也是社会中所不允许的。

在游戏中,虽然我们可以看见天理会竖着“劳动光荣,偷窃可耻”的牌子,但在实际上这种行为却是“合法的”,这给每位游戏者都灌输了偷窃合法的思想,而且,有很多未成年人正涌入这“偷菜大军”,我不敢想象这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不良影响。

第三、这种游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焦虑情绪已经弥漫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也就是说,我们出现了社会性焦虑的现象。

面对这种焦虑,这些人选择了网络游戏,投身到虚拟世界中,但本人就不太赞同这种做法,这无疑是一种逃避的行为,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但是作为一条“捷径”,很多人选择了它,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归现实,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网络游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可能逃避它,但是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它。

首先,作为一种游戏,我们要承认它的娱乐作用,它的确可以排解游戏者的忧虑,让人暂时抛开生活中的压力,但同时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这是一种网络游戏,在接触它之前,我们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自制力,不要让自己泥足深陷,不能自拔。

第二、要真正的解决(jiějué)人际交往和排解生活中的忧虑,解决社会性焦虑,我们应该投身社会,融入社会群体,走出狭隘的交际圈,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困难,而不是打着要解决困难的口号却逃避到虚拟世界中,那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第三、要建立成熟、透明的规则,因为(yīn wèi)只有规则具备普遍性,整个社会围绕规则运行,人们才能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有了对前景的把握,我们才会对未来有信心,社会性焦虑也会迎刃而解。

内容总结
(1)“全民偷菜”引发的思考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条新闻:“河南民权26岁女子李艳,半夜起来上网偷菜惊醒丈夫,被丈夫赶出家门
(2)大众传媒引导大众接受相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同时为大众制造更多的孤独
(3)而且再从众心理的驱动下,“农民”数量激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