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复习说明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复习说明文
怎样复习说明文呢?首先要搞清楚复习的要求,避免疏漏。

下列几条是我们应该心中有数的: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了解说明文的分类,能依据说明对象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理解说明的内容,能正确判断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准确地概括中心意思。

2.理清说明条理,明确说明顺序。

能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理清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等)三种,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3.理解七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下定义、分类别、举例、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等七种说明方法,能从文章中找出这些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了解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能分辨文中说明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其它表达方式,并领会它们各自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6.了解说明文总分、并列、层进等结构层次,并能结合文章或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说明方法
我们常说的说明文的三大要素是: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七种。

也就是上面热身题中所涉及的七种。

但是复习说明方法不能只是记忆单纯的名词术语,而应该注意理解它的概念,尤其是它的作用,这是考查的重点,我们应该理解什么时候应该用这种说明方法,其作用又是什么。

例如:
1.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科学性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作周全、严密的规定。

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同设问结合;有的先具体说明,后概括成定义;有的先给事物下定义,然后加以解释。

示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运用下定义的方法,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说明了“统筹方法是什么”这
个问题,揭示出统筹方法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使读者对统筹方法这一概念有了明确的了解。

示例:行星是本身不发光,沿着一定的轨道绕着恒星转的星体。

作用:这里运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提示出行星“本身不发光,沿着一定轨道绕恒星转”这一本质属性。

使读者对行星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示例:有一定体积而且有一定形状的物体,叫做固体。

作用:这里通过一句简短的话,把固体“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这一本质特征准确地揭示出来了,使读者对什么是固体有了明确的了解。

2.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注意:给事物分类,一定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才能使之眉目清楚,避免重叠交叉的现象。

示例: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作用:这里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作者以风沙这两种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为依据,把风沙向人类进攻的方式分为“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然后分别就它们如何向人类进攻及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做具体解说。

条理清楚,界限分明,读者对风沙的进攻方式有了确切的了解。

示例:(神农架)这里的维管束植物有一百七十三科,八百六十属,二千多种(包括种以下等级)。

有各种野生飞禽走兽五百七十多种,鱼类三十五种。

说起神农架的生物资源,应提到两个较重要的方面。

一方面是药物资源丰饶。

神农架是以传说中神农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这里出产的各种中草药有一千三百多种。

人们给那些稀奇良药起了动听的名字,如“头顶一颗珠”(延令草)、“红边一碗水”(南方荷叶、叶下花)……富饶的药物资源当然不可能是神农给留下的,那么,为什么它们都集中生长在这里?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另一方面是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

神农架还存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的珍贵树种,如水春树、领春树……“活化石”,还有国家列入保护对象的珙桐……。

作用:条理十分清楚明了,令人对神农架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阐述得具体,准确。

返回主题
3.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进行说明。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作用: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结构坚固等特点,具体真切,便于读者理解。

4.作比较:选择具体的或人们比较熟悉的,并与所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之进行比较,从而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注意:作比较可以用同类事物相比,也可以用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还可以用相反的事物作对比。

示例:其实这三件事都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

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烧熟了吃。

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

同样,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

作用: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显示出语言是“平常”而又“极不平常”的人类所特有的功能,揭示出语言是使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

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易于读者认识与理解。

5.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的说明方法,可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注意:这里主要是强调相似性。

示例:西直门立交桥与建国门桥风格迥异。

顶层机动车车道是圆型转盘;中层非机动车道是椭圆转盘。

……凌空鸟瞰,有人说它犹如满月,有人说它好似盘龙。

作用:用“满月”、“盘龙”比喻西直门立交桥的总貌,形象地写出西直门立交桥的造型特点,使“风格迥异”更具体化了,这样说明更通俗,更形象,更生动。

6.列数字:用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

这样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示例: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一百三十五亿四千六百万吨氯化钠(食盐);有六十三亿七千万吨氯化钙;有二十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作用:列举精确的数字说明死海水里含有矿物质数量之多,含量之高的特点,
从而对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做了具体的科学的解说,因而有很强的说服力。

7.配图表(配插图):在文字说明需要时,配以插图或图表。

作用: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上面我们分别复习了七种说明方法。

说明文与其它文体的一点区别就是它的语言的准确性。

它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准确、简明。

如果能弄清它的语言技巧,有利于加深对说明内容的理解。

复习时可以注意下列几点:
(1)说明语句中修饰限制语的使用。

这主要是指注意一些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短语等是怎样恰如其分地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中心词的。

(2)句式的选择。

(3)修辞方法的运用等。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考查点: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说明对象看,属于事理还是事物说明文?从说明方式说明语言看,属于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文艺性)的说明文。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三、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考查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

常常在说明一个特征之后,会有举例。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有一、二、三……或其一,其二,……首先、其次……等形式。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横比和纵比)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作用: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作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