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夏天里的成长》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天里的成长》
师:有位文人曾说过:“四季如歌,歌如四季。

”回眸往昔,谈笑间,十几载春秋从你们脚下悄然溜去。

但是,夏花之绚烂,春风之柔和,秋叶之静美,冬雪之纯净却成为抹不去的回忆底色。

进入新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四季歌》(课件出示)(生欣赏)
P播放音乐《四季歌》(徐雯)
师:春来绿满窗,夏来柳丝长……优美的曲子不绝于耳。

同学们,欣赏完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感受?(生答,师随评)
师: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因为四季轮回,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原因吗?(生答,师随评)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喜欢夏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有关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P课件出示课题)(B板书课题)夏天里有哪些东西会成长呢?带着问题我们赶紧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吧!(课件出示)
P作者、生字、生词、易错字、易错音
师:生字关已经闯过了,还等什么?赶紧回到原文好好地品读,争取把文章读通、读顺。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读懂。

如何读懂呢?发现问题是读懂文本最好的切入口。

请边读边思考:读完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记录下你的疑问,若有想法,也可批注在相关文段旁边(生读,师巡视)
师:思维的碰撞,方有知识的共生。

谁先来分享?(生答,师随评,师引生向“文本的结构和写法”思考)
师:(若生未答至要点,可如下引导)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也称写景散文。

作者
围绕夏天里万物快速成长这一现象抒发感受。

师:如果,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你觉得,文章会着重写什么?(为什么夏天时,万物成长最快?)是的!它会从科学角度去解释这个现象。

师:可是,你们看看本文,有没有哪一句是在解释原因?(没有)通篇文章都在写什么?(举例哪些事物在夏天里快速生长)
师:有哪些呢?(生答,师随评,师总结)(课件出示)
P事例1:动物、植物飞快、跳跃、活生生地生长。

事例2:山、地、河、铁轨、泊油路在生长。

事例3: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人也在成长。

师:概括起来就是这三个例子。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这个句子?(课件出示)(课件出示)(齐读)
P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师:这句话在文章的哪里?(首段)如果,老师把这句话跟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那三个例子放在一起,你会有新发现?(课件出示)(生思考)
P文章中心: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事例1:动物、植物飞快、跳跃、活生生地生长。

事例2:山、地、河、铁轨、泊油路在生长。

事例3: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人也在成长。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三个事例都是紧紧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写的。

生2:三个事例都是为了突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

师:聪明的孩子总能洞穿句子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谁
能再举出一些出来?(生答,师随评)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不禁也想举几个例子,想听吗?(想)(课件出示)P在奶奶的精心喂养下,我家的母猪长得又肥又很壮。

一场秋雨,枝头上的枣子迅速长大。

师:看完没?(看完了)你们在看我的例子,我在看你们的表情。

我发现有几个同学面露神疑。

我想一定是有所思考,你来说说?(这例子不能放入文中)为什么?(与中心不相符)
师:厉害!老师故意挖坑,你巧妙地避开了!所以,同学们,文中的例子可以随便举吗?(不能)随便举,会闹笑话!文中的包括你们所举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代表性、反映事物特征、紧扣文章中心)
师:概括得很棒!我们将像上述事例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事物特征的具体事例,称为“典型事例”。

(B板书:典型事例)写文章的时候,围绕要表达的中心,选取典型事例来写,可以让中心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B板书:突出中心)
师:所以,同学们,这对你今后写文章有何启发?(生答,师随评)
师:知行合一,方有大成。

老师希望你们能将今天这一所得谨记心中,并付诸写作实践。

师,让我们回到句子本身。

按照刚才,你们的思路和逻辑,“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属于本文的什么句?(中心句)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
师:现在请你们再回到文本中,仔细读读文本,思考:夏天时,万物生长有什么特点?从哪里体会到?(生自由读文,教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真认真。

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快)(B板书:快)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这一特点,是哪一句?(生答)(课件出示)(齐读)
P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夏天时,生物生长速度快到如此程度!作者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字“快”来形容,而是连用几个形容词来表达(四个,“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
师:再看板书,你觉得,刚才,我们用一个字“快”足以形容生物生长的速度吗?(不能)想一想,再加一个字,组成一个词(极)
师:“极快”甚妙!(B 板书:极快)那我们该怎么读呢?(有节奏感,语速快点)你一定是个善于朗读的孩子,你来试试(生读,师指导朗读)
师:孩子们!转眼间,春去夏来!想象下,你们就是水果、蔬菜,在充沛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快速生长。

来跟着老师的引读和手势分小组齐读。

让老师感受一下夏天万物生长的迅速,有信心吗?(有)(模拟一组是萝卜;二组是丝瓜;三组是葡萄;四组是橘子)(师生串读)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瞧!这萝卜(飞快的长)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看!这丝瓜(跳跃的长)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瞧!这葡萄(活生生的长)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瞧!这橘子
(看得见的长)
师:有趣吗?一花一世界!万物生长皆有其灵性!想想,它们快速生长时,会是什么姿态,转化为动作,边读边做,会更有趣。

试试吧!这次我倒过来,从第四组开始读(同上,加动作,重复一遍)
师:快!极快!老师都快跟不上你们了!来带老师一起飞吧!我们一起来读好不好(课件出示)
P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刚才有提到,第二段主要写哪些事物生长快速(生答)再我们先来看看瓜藤吧!
师:瓜藤,一天就可以长多少?(几寸)
师:那你知道一寸是多长吗?(一寸大约是三厘米多一点)所以,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那样长。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课件出示)
P瓜藤生长视频。

师:看!瓜藤生长得多快,这也说明了夏天万物是(课件出示)(齐读)
P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更说明了(课件出示)(齐读)
P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

师:(师读)“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这是谁发出的声音?(竹林和高粱地里的高粱和竹子发出的)它们在干嘛呀?(快速生长)原来,快速生长的不仅仅只有瓜藤。

快到什么程度?(一夜之间多出半节)
师:不是一天,也不是一月,更不是一年。

这眼睛一闭,一睁的功夫,它们就长一节了。

按着速度,老师夜愿化作高粱,突破一米六的瓶颈不是梦呀!来同学们一起来把这两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齐读,师指导朗读:重读时间和长度词)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作为一个语文人,我们得明白,作者是如何把植物在夏天生长速度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生答,师随评,引导:关注时间和长度词的对仗)(课件出示)
P对象:瓜藤高粱、竹子
P时间:一天一夜
P长度:几寸半节
师:也就是说作者紧抓时间和长度,且二者一一对应,就像诗句里面的对仗手法一般,写出植物生长之快。

师:再来关注下“叭叭”这个词。

这是什么词?(拟声词)(B板书:拟声词)是的!好的文字是立体的,有画面感的。

透过这个拟声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高粱和竹子快速地长出半节)
师:这就是拟声词的妙处!那瓜藤呢?你觉得它会发出什么声音呢?也用一个拟声词。

(生答,师随评)
师:想象下,夜深人静之时,你悄然经过竹林和高粱地(课件出示)(一二组齐读)
P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长出半节。

师:再想象下,清晨,旭日东升,门上棚架上的瓜藤(课件出示)(三四组齐读)P在啪啪啪的声响里,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师:用上拟声词后,更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植物快速生长的状态。

让我们一起再
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齐读)
P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几节。

师:所以,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夏天,万物是(课件出示)(齐读)
P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更照应了文章的中心(课件出示)(齐读)
P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

师:再来看看那你能用你的花蕾、石头、菜畦、小猫。

谁来说说,哪里体现他们长得快?(生答,师随评)
师:老师有个疑问。

(课件出示)
P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师:“昨天”“今天”“明天”是我们常规意义里的时间概念吗?(不是)为什么(若是,太夸张,不真实,花不可能长那么快。

师:既然不是真实的时间概念,那它泛指什么呢(泛指时间过得很快,花朵就从苞蕾长成果实)
师:所以,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夸张)(B板书:夸张)
师:那你能不能也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身边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是飞快地长呢?(生答,师随评)
师:个把月时间,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却已经有妈妈一般大了。

它们的生长可是(课件出示)(男生齐读)
P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昨天,今天,明天,转眼间,花苞变鲜花,鲜花变果实。

它们的生长可是(课
件出示)(女生齐读)
P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几天不见,一块白石头就长满了苔藓;几天不见,一片黄泥土就变成了草坪彩畦。

它们的生长可是(课件出示)(男女齐读)
P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

师: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夏天,因为(课件出示)(齐读)
P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师:刚才文中说的瓜藤、竹林、高粱、草坪菜畦都是属于植物。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是动物,植物动物这些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成长,还有许多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也在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谁来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这一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师:山是怎样一天一天变丰满的。

丰满是什么意思呢?(在文中,丰满指的是多而密)那是什么多?什么密呢?(草多,树木密)
师:是啊,也就是说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那么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还有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才呢?(生答,师随评)
师:还有什么也在长?(铁轨也在长)
师:铁轨为什么会长?(生沉默)因为物体遇热膨胀,体积增大,所以铁轨的缝隙越来越小,柏油路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路面好像高起来了。

师:这也就是文中引用的那句俗语的意思(课件出示)
P不热不大,不热不大。

师:因为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所以什么都在生长。

无论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还是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都在长。

这再次说明了夏天万物是(课件出示)(齐读)
P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更说明了(课件出示)(齐读)
P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

师:的确,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人也是一样。

一天天的长大,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些是看得见的长,有些是看不见的长,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我读懂了小学生也会成长,有的成了中学生、升级、跳班。

师:是啊,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从一个年级进入到高一个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

师:我们不仅是年级的增长,还是什么在增长呢?(知识、能力、智慧)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

师:有不懂的地方吗?(两个谚语的意思我都不懂)(课件出示)
P六月六,看谷秀。

P处暑不出头,割谷为老牛。

师:谁来帮老师解答下?(生答)
师:(课件出示)(生默读)
P“六月六,看谷秀。

”六月六是指农历六月初六到处可以看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谷穗吐金后意味着会有好的收成,看到这样的情景农民个个会欣喜不已的。

P“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8月22日、23日左右,也就是代表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到,如果这个时候谷子还没有出穗,就没有了收成的希望,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谷喂老牛了。

师: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师:所以,如果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会(没有了收成的希望)。

所以,农民都会在植物生长的最近时期,让植物茁壮成长,这样秋天的时候才会有好的收成。

由此,作者在本段末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课件出示)(齐读
P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把你的理解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思考,讨论)
师:谁来回答?(生答,师随评)
师:所以,这里的“赶时候”指的是什么?(青少年学习时期)那“赶热天”呢?(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用力的生长”呢?(利用良好的环境,抓住时间,积极争取知识增长、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师:所以,谁能完整地把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下(生答)(课件出示)
P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B板书:珍惜时间抓住机会)
师:齐读第四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一下人要成长的道理。

(齐读)
部编版《夏天里的成长》课堂教学实录
师: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课件出示)(齐读)
P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别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才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下课!
P板书、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