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
作者:王汶文
来源:《车周刊·专业版》2012年第07期
你们在学校里挺受欢迎吧。
我问。
还可以。
戴向阳有些腼腆地说。
这是一群在长沙读大学的年轻人,他们阳光、帅气、笑容温暖,他们是一群勇敢的骑行者,他们要在这个暑假骑着单车去西藏。
他们,注定会吸引别人羡慕的眼光。
你为什么想去西藏?少年的回答是:如果现在不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5月26日,长沙连续下了一周的雨之后终于放晴。
我和戴向阳他们约在河西中南大学南校区见面,我实在是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猛男”会想骑着单车去西藏?
高瘦、肤黑、眼镜、朴实,这就是眼前几个大男生给我的共同印象,显然,和“猛男”二字完全不搭界。
不过,就是他们,通过网络和公告栏,召集了14名大学生准备一起骑行入藏,他们积极健身、规划路线,所有的费用都靠自己卖纸巾筹来,并给自己的行动命名为“下站西藏”。
我猜很多人在年少时都有过类似的梦想,去见某个人、去看一场歌剧、去独自旅行,等等,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理由没有做成。
随着人成熟长大,梦想却消失成了一个个符号,它或者出现在电影里,或者变成照片贴进了别人的博客里,或者唱进了不知何人的歌中。
与其遗憾,不如行动。
这几个少年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好好准备、努力争取,其实梦想真的是可以实现的。
去年暑假,他曾带人去北京卖纸巾
队长戴向阳是中南大学一名大三学生,专业是材料化学。
看上去有些瘦小的他其实是整个活动的核心人物。
有些人天性闲不住,喜欢往外闯,戴向阳就是这种人。
早在去年暑假,他就召集了14个年轻人和他一起去北京做了一次生存实验:身无分文,靠卖纸巾坚持半个月。
“当时我的广告是这样写的:不用你带一分钱,和我一起去北京呆半个月。
别人都说,哪有这么好的事?你这是传销吧?”戴向阳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些相信他并坚持走到了最后的十几个人,那趟北京之行真正让他们体会了什么叫“生存”。
“我们的路费就是靠卖纸巾赚的,然后大家一起在火车上站着去的北京,住的是30元一晚的地下室大通铺,吃的是最简单的饭或小吃。
后来地下室也不住了,就住在急诊室、肯德基、银行……哪里不要钱就睡在哪里。
”小戴说,卖纸巾一包能赚6角钱,一天能赚个100元就很不错了,所以,他们不能去贵的地方住。
几个城市里的大学生,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惨”?小戴说,当时正好是大运会,他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展示大学生的风采。
“一般大学生在暑假里就是看电视、打电脑、要不就是睡懒觉,我觉得那样太没意思了,还不如出来体验社会呢。
”
在北京街头叫卖是需要勇气的,小戴说,他们在街上摆摊的时候被城管赶过,所有的东西也被没收过,怎么求情都没用,“还是首都管得严啊。
”他笑着说。
能吃苦的人,回报自然也丰厚。
小戴说,北京之行虽然有些狼狈,但他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自信。
“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其实也有一点领导和组织能力的,然后我就想,今年暑假,我也要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出来。
”
现在的梦想是去西藏,以后想当销售员
刘颖杰同样来自中南大学,大三,机械专业,他一开口我们就笑了,因为他一口天津味的普通话实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在说相声。
这个来自天津的高个男生对西藏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大约是一种朝圣的心情吧。
“大一大二的时候实在是太堕落,玩疯了。
我突然不想自己的大学就这么过下去,刚好那时候看了一个学长去西藏拍回来的照片,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当时就冒出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去西藏!”带着这样的念头,刘颖杰开始和家里“谈判”,出于安全等原因,父母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他们说,长沙、天津这么远你都跑过了,为什么非得去西藏?”
家里不同意出钱买车,刘颖杰就开始自己打工赚钱,拗不过儿子的刘妈妈终于松口,并递给他一张银行卡,里面存着3000元钱。
“去西藏是我现阶段的梦想吧,我觉得我如果能自己骑着车去一次,人生肯定会有所不同,肯定能改变我以前的样子。
”刘颖杰很认真地说。
因为没太多骑行的经验,刘颖杰正在进行体量训练:每天跑步4000米,爬岳麓山。
这个开朗的男生还有一个有些特别的梦想:想当销售员。
他甚至现场向我们表演起了如何在加油站向人们推销纸巾。
“这是最能锻炼人的,我就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能与众不同,我会继续说服家里的,我要证明,别人越说我做不到的事我就越要做好给他们看。
”
去看女友,他从长沙骑车去了岳阳
颜毅和戴向阳的专业一样,材料化学,说起话来有着工科男的典型特点:简明扼要,几乎没有形容词。
相对刘颖杰的开朗,颜毅的脸上一直没太多表情,但又不是“耍酷”,硬要找个词,应该是沉稳吧。
他骑行时间有一年多,算队员中资历比较老的一个。
真正的长途骑行是从一个玩笑开始的。
“去年有一次我女朋友生病,说要我去看她,我开玩笑说,我怎么去?骑车去吗?结果我第二天真的借了个车就骑去了。
”
心疼女朋友是应该的,难得的是,那次骑行竟是从长沙骑到了岳阳,路上花了14个小时。
“我见到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换车!不能变速的车骑起来太累啦!”颜毅真的买了辆能变速的二手山地车,一骑就骑到了现在,虽然小毛病不少,但他却越骑越顺手,变成了他的“小老婆”。
骑行进藏对这个“老骑手”意味着什么呢?颜毅略一思忖:这是每个骑行者的终极梦想。
“进藏的路线很经典,是对骑行者体能和毅力的一次终极挑战,每个骑车的人都要去一次的。
”
决定去西藏的念头是去年夏天冒出来的,从此就在颜毅的心里生了根。
为了给进藏做准备,颜毅开始尝试长途骑行。
去年7月,路面温度高达42℃,他硬是从长沙骑回了郴州家里,300多公里的路程独自拿下,让少年心里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最难忘的是经过衡南县那晚,当时已经11点了,衡南只有两家宾馆,因为全城停电,宾馆里全住满了,我只好继续前行。
在没有路灯的国道中,除了我的车灯,四周一片漆黑,那可真有点吓人了。
我也不敢细想,闷着头只管骑,到了前面小镇才住下来。
说实话,夜路真是很考验人。
”
今年2月,颜毅还组织了9个人搞了一次“环海南岛游”,10天半的骑行拿下后,他对自己的进藏更有信心了。
“我个性贪玩,难才好玩。
”颜毅平静地说。
看着他的脸,很奇怪,我一下子想到了韩寒。
“斯文男”的梦想
湖南师大的梁超林今年才大一,来自广西,斯斯文文的,喜欢微笑。
今年三月,他在一次公益骑行活动中认识了颜毅,然后相约加入了“下站西藏”的队伍。
“有生之年,每个人都应该去一次西藏,有的人选择开车,有的人选择飞机,我们就选择骑行了。
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吧。
”文科生的用词果然文艺,梁超林笑了笑又说,“一路上,肯定会有困难,个人和团队都要经历磨练,我觉得这样很好。
现在不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梁超林也说自己是个爱玩的人,他的专业是英语,平时参加公益活动比较多,按他的话来说,这也是玩。
“我经常去农民工多的小区,给孩子们当义教,上英语课和辅导作业,我平时上课很严谨的。
”见我们不信,梁超林认真地说,“当然我下了课就会和孩子们一起玩,他们都很喜欢我的。
看上去文弱的梁超林带来的装备是最齐全的,骑上车,戴上手套和头盔,有模有样。
父母都不在身边,会支持儿子做这样“冒险”的事吗?“别提了,本来父亲是很支持我的,但妈妈一直反对,还老‘策反’我爸,结果我爸现在也不支持我了。
我还在做工作,一定要劝他们理解我,支持我,让我完成这个梦想。
”梁超林说。
“你不要小看了我们这支队伍。
林科大自行车协会的会长也加了进来,还有一个学医的女生,是惟一的女队员,她很厉害的,她就是我们的队医了;有一个散打冠车,是我们的全程保镖;还有我们这些文学系的,就负责写东西、发微博,玩一点文艺范儿了,所以我们这一路肯定会特别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