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用药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用药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南
发表时间:2020-12-21T07:15:46.046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作者:邹燕[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增加,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人群逐渐增多。
由于一旦患上高血压,患者面临的健康风险会增加很多,直接成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威胁,为此需要引起重视和注意。
邹燕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巡司中心卫生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增加,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人群逐渐增多。
由于一旦患上高血压,患者面临的健康
风险会增加很多,直接成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威胁,为此需要引起重视和注意。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老年人本身身体素质下降,存在很多的基础性疾病,若是患上高血压或者患上高血压没有科学控制血压,选择的药物不合理,则会诱发严重的问题,高血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目前高血压病存在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和病人有病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等现状。
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不了解。
高血压病的最初症状多为疲乏,时有头晕,记忆力减退,休息后可消失;血压明显升高时,可能出现头晕加重,头痛甚至恶心、呕吐,尤其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等引起血压迅速升高时,症状明显;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并伴有心、脑、肾及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的进行性损害,起病及经过缓慢,最终死亡原因为心衰、肾衰及脑血管意外。
而早期有效的防治可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减少一半。
如果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合理的早期治疗相结合,则可使3/4的高血压及其由此引发的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开展防治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高血压用药误区和原则
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单种类开始用药,当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时,降压药应逐渐增加用量。
若患者血压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则需实施联合用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从而使患者血压得到平稳下降。
用药误区:1)服用降压类药物一段时间后,按照规定剂量治疗后,当没有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时,会对患者的肾功能产生损坏,增加降压药物使用剂量,甚至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2)因甲状腺功能亢进、颅脑疾病、急慢性肾炎等,均会增加患者血压升高的问题,其用药方法和治疗原则不同于原发性高血压。
当血压有升高的情况出现,单纯参照之前治疗方式用药,忽视掉患者个体差异,会延误其病情;3)一些患者起初私自停止服用药物,基于血压值初步降低到正常值的情况下,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未严格依据医嘱服用药物,甚至引起高血压危象或其他脏器危象,因此需合理使用降血压类药物,严格遵从医师的医嘱实施。
二、明确降血压药物具体作用
在当前的临床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2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是常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降血压药物,下述为相应的治疗方式: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实际效果不太理想,起效较慢,想要发挥疗效需在3-4周时间之后,特别适用于肾脏靶器官受损、体重偏重或合并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例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希拉普利等;2)利尿剂:借助减少容量,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显著降低,主要是噻嗪类和袢利尿剂,且此种药物治疗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疗效比较缓慢、平稳,特别是对合并有敏感性高血压、老年人、糖尿病、肥胖等有比较强的降压效果,具体包含吲哒帕胺、氨苯喋啶、布美他尼、氢氯噻嗪等;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需 6-8 周时间发挥出最佳疗效,降血压缓慢而平稳,替米沙坦、氯沙坦、依普沙坦等是常用的药物;4)β2 受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降低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发挥药效,该类药物起效快,药效高,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对于合并有心绞痛或者是存在交感神经活性强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明显,但是在具体的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应用疗效较差。
三、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现代研究表明,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节律性变化,呈“二高一低”的规律。
早上的时候血压会持续上升,在9-11时达到一个高峰期,然后血压会慢慢降低,到下午3-6时会再次升高,到了晚上,血压又会逐渐的降下来。
这“二高一低”的时间段是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期。
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其血管弹性降低,使得机体对血压的调控能力下降,夜间血压下降更为显著,血液流动减慢,因此在晚上特别容易发生脑梗死。
短效降压药每日3次,给药时间应在血压高峰期前的0.5-1小时,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第一次服药患者应在早上醒后立即服药,最后一次服药可以选择在下午6时之前。
长效控、缓释制剂每日只服用1次,应在早晨醒后立即服用,这样不仅可以在白天有效控制血压,还能避免夜间血压过低。
在临床上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体为舒张压不小于90 mmHg,收缩压不小于140 mmHg,并且还经常伴有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不同类型的慢性病和并发症,同时存在较多的降血压药物种类,这也增加了临床用药的难度。
当前,高血压患者较多,年龄上也趋于年轻化,特别是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加上健康教育的缺失,人们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逐渐增加了高血压患病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若不及时治疗和诊断,会损害到患者的心、脑、肾以及视网膜、大动脉等器官,严重者损害到患者的心血管,需及时进行降压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永莉.关于对老年性高血压用药控制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4):195-196.
[2]易坚.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71-172.
[3]于凤颖,王颖,常海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