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7高一下·江阴期中)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香水挥发
B . 海水晒盐
C . 冷、浓硝酸使铁片钝化
D . 干冰升华
2. (2分) (2018高二上·四川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
B . 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
C . 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
D . 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
3. (2分)以反应 5H2C2O4+2MnO4-+6H+= 10CO2↑+ 2Mn2+ + 8H2O 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分别量取 H2C2O4 溶液和酸性 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 溶液均要过量
B . 若实验①测得 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 4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 2. 5×10-4 mol/L/s
C . 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 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 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C . 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e3+
D . 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5. (2分)用下图所示装置除去含有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的pH值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 ClO-+H2O
C . 阴极附近碱性增强,阳极附近碱性减弱
D . 除去CN-的反应:5ClO-+2CN-+2H+ = N2↑+2CO2↑+5Cl-+H2O
6. (2分) (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目
的
A.比较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
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
性
B.除去乙烯中的二氧
化硫
C.制银氨溶液D.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A . A
B . B
C . C
D . D
7. (2分) (2016高三上·安徽期中) N2和 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N2、H2、N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B . 在该过程中,N2、H2断键形成N原子和H原子
C . 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 . 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8. (2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O+O2⇌NO2在定容容器中发生,对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不再变化
B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 . 容器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D .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9. (2分) (2015高一下·陇南期中) 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 . ①④
B . ③④⑤
C . ④⑧
D . ②④⑥⑦
10. (2分) (2018高二上·承德月考) 室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
A . 0.1 mol•L-1 NH3•H2O溶液的pH小于13
B . Al(OH)3在浓氨水中不能溶解
C . 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
D . 向0.1 mol•L-1 NH3•H2O溶液中加入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1. (2分)(2018·广安模拟)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aClO溶液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实验序号滴管试剂试管试剂实验现象
①0.2 mol/L饱和Ag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NaClO溶液CH3COOH溶液光照管壁有无色气泡
③0.2mol/LFeSO4酸性溶液和KSCN溶液溶液变红
④0.2mol/L的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 实验①:发生的反应为Ag++ClO-+H2O=AgCl↓+2OH-
B . 实验②:无色气体为O2
C . 实验③:还原性强弱顺序Fe2+>Cl-
D . 实验④:ClO-与Al3+的水解相互促进
12. (2分)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B .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
C . 腐蚀过程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 . 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发生吸氧腐蚀
13. (2分) (2016高二上·兴国月考) 已知25℃时Agl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6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5×10﹣6mol/L.若在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c(K+)>c(NO)>c(Cl﹣)>c(Ag+)>c(I﹣)
B . c(K+)>c(NO)>c(Ag+)>c(Cl﹣)>c(I﹣)
C . c(NO3﹣)>c(K+)>c(Ag+)>c(Cl﹣)>c(I﹣)
D . c(K+)>c(NO )>c(Ag+)=(Cl﹣)+c(I﹣)
14. (2分)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 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的燃烧热为241.8kJ·mo1-1
B . 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 . 若图3表示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则甲代表钠
D . 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 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15. (2分) (2016高一下·佛山期中) 以锌片和铜片为电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通过2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锌片溶解了1mol,铜片上析出1mol氢气
B . 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 . 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D .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16. (2分) (2016高一上·嘉兴期中) 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干燥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 阀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D中可以盛放浓硫酸
B . D中可以盛放饱和食盐水
C . D中可以盛放水
D . A处通入的是干燥的氯气
二、综合题 (共2题;共8分)
17. (5分) (2015高二上·沈阳月考) CH3COOH为常见的弱酸,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常温下中和100mL pH=3的CH3COOH溶液和1L pH=4的CH3COOH溶液,需要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 ,则V1________V2 (填“>”、“=”或“<”),中和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①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2c(CH3COOH),
③点所示溶液中存在:c(CH3COO﹣)+c(CH3COOH)═c(Na+).则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___,CH3COOH 的实际浓度为________.
18. (3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 把0.6mol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X(g)+Y(g)=nZ(g)+2W(g).2min末已生成0.2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计算:
(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 2min末时Y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三、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19. (3分)(2018·潍坊模拟)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氯的制备、应用等环节。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制备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
图所示。
反应Ⅱ包含两步反应:
①H2SO4(1)=SO3(g)+H2O(g) ΔH=177kJ/mol
②2SO3(g)=2SO2(g)+O2(g)△H=196kJ/mol
写出反应Ⅱ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氯气的应用
CO2加氢制备甲酸(HCOOH)可用于回收利用CO2。
温度为T1时,将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 HCOOH(g) △H,化学平衡常数K=1
实验测得:v正=k正·c(CO2)·c(H2), v逆=k逆·c(HCOOH),k正、k逆为速率常数。
①当CO2的转化率为33.3%时,HCOOH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整数)。
②T1时,k逆=________(用k正表示)。
当升高温度至T2时,k逆=0.9k正,则△H________0(填“>”、“<"或“=”)。
③采用电还原法也可将CO2转化为甲酸根,用Sn为阴极、Pt为阳极,KHCO3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
CO2应通入________区(填“阳极”或“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④可用NaHCO3代替CO2作为碳源加氢制备甲酸。
向反应器中加入NaHCO3水溶液、A1粉、Cu粉,在300℃下反应。
NaHCO3用量一定时,Al、Cu的用量对碳转化量影响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曲线d相对其它三条曲线碳转化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当碳转化量为3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8分)
17-1、
17-2、
18-1、
18-2、
18-3、
三、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19-1、
19-2、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