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6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员》学历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者围绕这个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论述的?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完成表格的第二列。(指向目标3)
观点
论述
表达方法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2.小组研读,抓文中的关键词句,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检测目标3)
3.全班交流。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能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是因为他和张思德同志一样,都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都全心全意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和心血。
小结: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很多同志一直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举人物事例,如赵一曼、黄继光、雷锋、焦裕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应该谨记
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好好学习长本领,将来为祖国人民做贡献!
1.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即兴作的演讲。这样的文章我们先要发现观点,毛主席提出了什么观点。课文第一节一开始就提出来,用“_____”画出来。(指向目标3)
2.小组交流勾画的句子。(检测目标3)
3. 仔细读第一节,为人民服务和我们一般生活中的服务有什么不同,仔细再读课文,用“▲”标出关键的词语。(指向目标2)
交流第三自然段:
(6)这段话主要讲了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默读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起来的。(指向目标3)
(7)完成表格中第三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抓住四组关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会用恰当的关联词,可以让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和严密。(检测目标3)
交流第四自然段:
(8)革命事业充满了各种挑战与困难,结合收集的资料,我们当时面临着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对待困难的?(指向目标2)
3.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1、3(5、6、7)。(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理想和信念”这一主题有了初步的感知。本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体会“理想与信念”的内涵,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课文中有不少含义深刻的语句,课前可以查阅资料,搜索阅读司马迁、张思德的生平资料,进一步领会文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课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测读等,正确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完全彻底”等词语,会写“彻、迁”等9个生字,会写“革命、解放”等17个词语,提升自主识字学词能力。
【检测与作业】
1.组内听写文中生字、词语及成语。(检测目标1)
2.举例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检测目标2)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提出观点
具体论述
【教(学)后反思】
1.学完《为人民服务》,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结: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话,告诉大家:人固有一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而替_________。对比写出了革命事业正确的生死观。
(4)出示张思德同志的生平资料,理解张思德同志的死重于泰山。
(5)总结写法,完成表格中的表达方法:第二自然段毛主席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论证人总是________,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检测目标3)
交流第二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读这段话时,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不好理解?想要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有多种方法,比如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而本单元在单元导读中告诉我们,也可以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进行理解。(指向目标2)
(2)出示司马迁的生平资料,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检测目标2)
3.学习课文时,要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主要观点,再逐段深入阅读,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从而梳理课文行文的思路,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至少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及好词画出来进行摘抄识记,查工具书解释不理解的词语。
4.思考“完全”、“彻底”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语表明了什么?怎样是完全的、彻底的?
5.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并带上感情朗读这句话。(两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党领导的军队与人民的密切关系,表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这句话进一步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
学习任务三:解析品读,品味表达
2.结合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提升阅读感悟能力。
3.在阅读中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知道论点并了解围绕论点如何论述的,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了解本文运用了“引用、对比、举事例”的论述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3、4,5,任务三中的3(1、2、8、9)。(检测目标2)
(9)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交流后小结:当时的革命时期,我们有着诸多困难,比如人口多、根据地小。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毛主席鼓舞大家为人民利益要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互助。(检测目标2)
交流第五自然段:
(10)小组内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要悼念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
(11)“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回答这篇文章用什么事例,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事例,表达了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和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不舍。)
3.思考课后的问题,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将想法批注在书上。
4.收集本文的写作背景、司马迁、张思德的生平资料。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读字词,理解运用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向目标1)
2.小组开火车读词语,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检测目标1)
彻底剥削五湖四海责任牺牲死得其所送葬追悼会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理解观点
2.我认为在向别人说明自己观点的时候,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
论述
表达方法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2.小组研读,抓文中的关键词句,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检测目标3)
3.全班交流。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能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是因为他和张思德同志一样,都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都全心全意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和心血。
小结: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很多同志一直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举人物事例,如赵一曼、黄继光、雷锋、焦裕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应该谨记
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好好学习长本领,将来为祖国人民做贡献!
1.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即兴作的演讲。这样的文章我们先要发现观点,毛主席提出了什么观点。课文第一节一开始就提出来,用“_____”画出来。(指向目标3)
2.小组交流勾画的句子。(检测目标3)
3. 仔细读第一节,为人民服务和我们一般生活中的服务有什么不同,仔细再读课文,用“▲”标出关键的词语。(指向目标2)
交流第三自然段:
(6)这段话主要讲了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默读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起来的。(指向目标3)
(7)完成表格中第三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抓住四组关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会用恰当的关联词,可以让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和严密。(检测目标3)
交流第四自然段:
(8)革命事业充满了各种挑战与困难,结合收集的资料,我们当时面临着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对待困难的?(指向目标2)
3.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1、3(5、6、7)。(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理想和信念”这一主题有了初步的感知。本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体会“理想与信念”的内涵,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课文中有不少含义深刻的语句,课前可以查阅资料,搜索阅读司马迁、张思德的生平资料,进一步领会文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课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测读等,正确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完全彻底”等词语,会写“彻、迁”等9个生字,会写“革命、解放”等17个词语,提升自主识字学词能力。
【检测与作业】
1.组内听写文中生字、词语及成语。(检测目标1)
2.举例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检测目标2)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提出观点
具体论述
【教(学)后反思】
1.学完《为人民服务》,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结: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话,告诉大家:人固有一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而替_________。对比写出了革命事业正确的生死观。
(4)出示张思德同志的生平资料,理解张思德同志的死重于泰山。
(5)总结写法,完成表格中的表达方法:第二自然段毛主席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论证人总是________,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检测目标3)
交流第二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读这段话时,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不好理解?想要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有多种方法,比如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而本单元在单元导读中告诉我们,也可以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进行理解。(指向目标2)
(2)出示司马迁的生平资料,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检测目标2)
3.学习课文时,要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主要观点,再逐段深入阅读,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从而梳理课文行文的思路,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至少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及好词画出来进行摘抄识记,查工具书解释不理解的词语。
4.思考“完全”、“彻底”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语表明了什么?怎样是完全的、彻底的?
5.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并带上感情朗读这句话。(两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党领导的军队与人民的密切关系,表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这句话进一步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
学习任务三:解析品读,品味表达
2.结合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提升阅读感悟能力。
3.在阅读中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知道论点并了解围绕论点如何论述的,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了解本文运用了“引用、对比、举事例”的论述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3、4,5,任务三中的3(1、2、8、9)。(检测目标2)
(9)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交流后小结:当时的革命时期,我们有着诸多困难,比如人口多、根据地小。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毛主席鼓舞大家为人民利益要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互助。(检测目标2)
交流第五自然段:
(10)小组内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要悼念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
(11)“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回答这篇文章用什么事例,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事例,表达了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和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不舍。)
3.思考课后的问题,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将想法批注在书上。
4.收集本文的写作背景、司马迁、张思德的生平资料。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读字词,理解运用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向目标1)
2.小组开火车读词语,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检测目标1)
彻底剥削五湖四海责任牺牲死得其所送葬追悼会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理解观点
2.我认为在向别人说明自己观点的时候,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