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进入裂变期的中国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世界经济;裂变期;技术周期;贸易摩擦
2018年以来,以中美贸易战为代表的一系列 突发事件,给世界格局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不仅 影响到我们对当前中美战略关系的再定位和再调 整,也决定了相关各方在危机应对方面的节奏、力 度和抓手。近期的系列事件既不独立也非偶然,共 同指向了一个大的判断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 构与秩序已经发生根本性“裂变”。这种结构性和 长期性的变化,绝非依靠双边关系的“修修补补” 可以弥合。
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进入裂变期的 中国战略选择*
刘元春刘晓光邹静娴
[提要]本文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正在经历一场裂变而非简单的分化 ,未来中 国将面临大结构裂变、小结构混乱、局部冲突加剧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及技术创 新速度放缓,全球化红利逐渐消退;另一方面,国家间经济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收入分配恶 化、人口老龄化、债务积累和资产泡沫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有所恶化,民粹 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由此得以激发。当前,现有的国际治理结构趋于瘫痪,而新的双边体系尚未构 建,全球治理有陷入“真空”状态的风险,未来几年应警惕一些极端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一、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裂变期的表现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的实际上是全 球范围内的一场经济结构与秩序的裂变而非简单的 分化,这种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裂变期的到来突出 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分工格局在重构,经济“新冷战” 格局的苗头显现。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发达国家 认识到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将对实体经济造成伤 害。同时,主要发达国家也开始重新思考工业化在 就业、技术溢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纷纷开始制 定重归实体经济的再工业化计划。如此一来,欧美 国家相当于是在其产业链上进行一轮由上至下的 “产业降级”,这必将与仍在努力向上爬升进行“产 业升级”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更多领域展开直接 竞争,摩擦势必加剧。如果说过去20余年间,全 球价值链对资源的深度整合使得各国得以在各自细 分领域进行专业化深耕,那么未来随着类似美国 “制造业重回美国”这样口号的提出,以往“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各营所长的经济平 稳期将可能不复存在。
事实上由于全球价值链红利分配不均在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和后发国家也有逆全球化的支持者它们认为尽管如今的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包括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与政策倾斜但本质上还是满足发达国家的利经济增速1084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图2全球经济增速在放缓中持续分化说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0年第1期
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10
显,美国不断“退群”.传统中心国“以退为进” 寻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近些年来,英国脱离欧盟、 俄罗斯退出欧安会(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美国 更是“退群”动作不断(包括:TPP、巴黎协定、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核协定等,详见表1),这种 看似“任性”的行为背后实则反映出中心国家对于 现有世界经济结构与秩序的不满:老牌发达国家在 心态和规则上都无法适应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 起,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既有规则体系 中表现出的务实性、灵活性、适应性都大大超出了 欧美等国预料。以WT()规则为例.加入WT()之 前,担心最多的是中国企业家,积极性最高的是欧 美等国的企业和政治家.但结果如何呢?用马云的 话说是,“加入WT()时都说狼来了,结果中国才 是’狼’目前的国际秩序正在挑战传统中心国 家的主导地位,因此它们需要“以退为进”构建出 一套全新的、更加以这些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秩序。
第二,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脱钩”越来越明
*刘兀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rmulyc@vip. sina. com;刘晓光(通讯作者).
邹静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时代
防范和化解杠杆风险研究”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123; 17ZDA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 理项目(71850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790247)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201& 10. 17 2018. 10. 21
威胁退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
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
中导条约
资料来源:笔者收集整理自网络资料。
第三,全球治理体系处于“真空”状态,一方 面是旧有体系的痼疾未清,另一方面是新多边体系 的悬而未决。长期以来.以WT()为代表的多边治 理体系,因其谈判过程的低效、拖沓而时常被人诟 病。美国驻WT()大使谢伊公开表示,WT()的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年第1期
作中心已经从谈判转为诉讼。随着越来越多成员国 对WT()运行机制表示不满,当前的多边谈判体系 虽不至宣告终结,但实际已是名存实亡。当前全球 治理体系陷入僵局有多重经济、政治原因,主要包 括以下几点:(1)多边管辖范围太宽致使难以兼 顾。以WT()中的多哈回合谈判为例,其谈判议题 不仅超出贸易范畴.涉及环境、技术援助等多项非 贸易问题.还将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思想等诸多敏 感话题包括在内。不难想象,如此包罗万象的议题 设计必定面临重重谈判阻力。此外,由于谈判采取 "一揽子承诺"(single undertaking)的方式,任何一 个议题上的牵绊都会阻碍整个谈判的推进。(2)新 加入的成员差异巨大,对多边谈判机制诉求各异。 在包括GATT等多边谈判体系成立之初,成员多 是经济、文化、制度相近的西方发达国家(或其盟 友和殖民地)。但今天的WTO拥有164个成员, 是GATT最初缔约方数量的7倍,其中除了欧美 等发达国家外,还包含卢旺达、乌干达这样的低收 入国家。(3)有关贸易对发展的作用认识出现分 歧。过去.主流的经济学观点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认为,开放贸 易、削减关税、经济自由化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 经济增长、减少腐败、提高社会福利的不二法门。 然而.很多非洲和亚洲国家的历史表明.单纯依靠 开放市场不一定能保证发展和减贫,相反可能带来 资源掠夺、环境破坏、劳工福利下降等社会问题。
表1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激烈“退群”
“退群”时间
国际组织名称
2017. 1. 23 2017. 6. 1 2017. 10. 12 2017. 12.2 2018. 5.8 201& 6. 19 2018. 10. 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全球移民协议 伊朗核协议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决定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