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研
究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管理已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公共服务行业的价值体现愈加明显,但是公共服务行业却经常会出现与时代发展相悖的工作方式,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制定现代化发展制度。
为此新公共管理工作模式应运而生,其遵循3E 标准,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Effectiveness),并将这一标准作为衡量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最终尺度,最终达到通过政府部门如同一个大型公司那样进行组织和管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需按照同样的经济参数和管理原则进行评价。
通过这一管理模式可有效解决公共服务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为了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单位的运行效率与质量,并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带来帮助,就需要将新公共管理模式合理融入到各公共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1 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的现状
1.1 绩效管理指标系统亟待完善
虽然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也曾为发展提供过相应的帮助,并在发展过程中也承担起了公共文化管理行政职能。
但是在对其运行与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总结后却发现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指标经常会出现极强的特定性。
在实际工作中会简单的对战略目标、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等工作进行规划,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更是将其他管理工作内容抛之脑后。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绩效考核中,经常对工作人员的行为与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没有考虑到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性,导致绩效考核结果成为摆设,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管理作用,甚至还
会因为无法做到公平公正而影响到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果持续下去不利于公共图书馆稳定发展[1]。
1.2 馆员队伍素质高低不均
在对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进行总结分析后了解到,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存在缺陷,其专业素质已无法满足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的受众程度开始不断下降,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工作人员因为公共图书馆的受众程度下降而出现错误的工作意识,部分工作人员认为既然图书馆的作用价值越来越低,那么就无需在工作上不断的进行专业能力提升。
再加上图书馆在近几年发展背景下,所服务的群众并没有提出过多要求,导致工作人员再一次坚定了提升能力无用的想法,并且这样的工作风气还会影响到其他的工作人员,长此以往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快速下滑。
为了保证公共图书馆能够长久稳定发展下去,就需要将这一问题总结出来,并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
1.3 绩效管理欠缺有效的沟通机制
若要对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总结分析后还会发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缺少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很难进行联动优化,并且部分管理制度也无法落实到工作中,时间久了就会直接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效率与质量[3]。
在实际工作总结中了解到,其实合理应用激励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但是这一工作迟迟无法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因缺少足够的沟通,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在日常工作中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进而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2]。
2 新公共管理下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构建
2.1 完善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在公共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绩效管理重于绩效考核,还会出现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的错误认知,还经常会将“德能勤绩”的考核方式当作绩效管理模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图书馆失去战略导向[4]。
那么在优化过程中就要明白,在绩效管理体系中不仅仅包含绩效考核工作,在绩效管理体系中还有计划制定、反馈沟通、绩效结果等工作环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将这些以往忽视的工作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保证绩效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不仅如此,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还要将以下问题重视起来,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工作人员业绩、工作人员态度等等,这些也都是保证绩效管理与评价能够更加合理的重要评估环节,只有在管理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规范工作人员,才能保证工作人员正确看待工作,并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整体绩效[5]。
2.2 实行项目化管理提升馆员专业素养
公共图书馆若要合理有效开展绩效管理工作,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加强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态度[6]。
那么在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就需要
改变当前管理与发展现状,并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加强与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搭建出现代化的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受众范围与服务能力,并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是工作人员能够在制度的影响下做到积极响应各项工作,最终为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 制定沟通反馈机制
在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现状中了解到,当前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工作无法深化开展的主要问题是因缺少沟通机制,那么在发展过程中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制定相应改革计划,首先,要制定出合理的沟通反馈机制,以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工作合理性与有效性,并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优化效率与质量。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控制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地去做到与工作人员的实时沟通交流,以帮助工作人员找到问题所在,并深度挖掘工作人员自身潜能[7]。
通过在发展过程中对绩效管理工作的优化,并
合理建立沟通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层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使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价值,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存在感过低而轻视工作的问题。
借助交流沟通还可以更好地去整理工作人员自身问题,以保证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合理解决问题”。
进而为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将新公共管理制度的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了解到,在当前这一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同时也了解到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将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融合起来。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将公共图书馆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新公共管理制度去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进而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效率与质量,并将公共图书馆推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