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01T15:33:57.38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第23期作者:孙义军
[导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教育面临挑战,教育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孙义军
含山县东山中心学校刘武小学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教育面临挑战,教育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这是当前学校教育研究的大课题。
眼下,我校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
而教育信息化必将推进教育现代化。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为一个充满信息的地方,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兴趣班班通课堂效率均衡发展多媒体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教育面临挑战,教育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这是当前学校教育研究的大课题。
眼下,我校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
而教育信息化必将推进教育现代化。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为一个充满信息的地方,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带来飞速的发展。
城市学校拥有的电脑室,广大的农村学校也拥有了电脑室。
更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也得到普及,如电子白板、空中课堂等。
尤其是“班班通”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活动的参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
“班班通”是集图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给“粉笔”+“黑板”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利用“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效率。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好“班班通”这个载体呢?
一、借助“班班通”,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动机,进行主动的探索。
在数学王国中,有些问题是枯燥无味的,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面对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可以利用“班班通”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生情并茂,生动活泼。
使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就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课前应用多媒体设计许多优美的图案。
课上在“班班通”展示,让学生有种如见真物的感受,教师还可以设计多幅图案:如天安门等古建筑,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显示后用红色画出对称轴,然后让学生观察,这样用图像显示很逼真,创造意境,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对学生产生了刺激。
进而主动参与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班班通”通过图文、动画等,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班班通”,变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的理解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数学作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的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存在中应当掌握的必备知识。
特别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都很难理解。
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认识”的时候,为了便于抽象概括出其“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等特点,可以给学生提供典型图形,让学生感知,观察比较后,思考这些图形共同点,然后再抽象概括。
这些典型的图形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就有助于广大学生建立比较丰富的平行四边形表象。
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和平行,变抽象为直观。
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由于“一千,一万”这样的大数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表象,因此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天上的星星”等图片,通过演示,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大数到处可见,并服务与生活,并让学生感受数量之多;再出示一个大正方体(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1个小正方体),大家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你们愿意数一数吗?”“打算怎么数?”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数一数。
这样突出了实物感知,动脑数数,让学生在好奇,质疑,讨论,整理的学习情境中,认识“千”“万”,建立良好的数感。
多媒体的直观,形声互相配合,形成表象,使学生易懂,易感知。
并且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借助“班班通”,动静结合,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
动静结合,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电脑是先是出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想想怎样得到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试一试,探求方法。
然后讲解并动画演示,通过割补的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先是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目睹了变形的整个过程。
知道了平行四边形怎样转变为长方形,在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做到动静结合。
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乐趣,而且更加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5-9时.先在PPT上出现两捆五根,怎样减九根呢?学生自己画小棒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这时动画演示,把一捆拆开,然后与五根加在一起,再减去九根等于十六根。
教师边做再配有适当音乐和动画演示,在这过程中,学生亲眼目睹这一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不够减的向十位退一位,再在个位上加十再去减。
这一演示过程,学生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这个环节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化静为动,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知识。
四、借助“班班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引导者的作用,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
“班班通”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把知识的探究过
程留给学生,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规律,得到结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自从我校“班班通”安装以来,教师的上课热情得到很大的提高。
多媒体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让我们农村小学的教师不在受地域的限制,也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不再局限于“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
现在能利用好“班班通”这一辅助的教学手段,随时都能获取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班班通”给我们数学课堂注入了新了生命。
参考文献:1、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刷馆,1979年第一版,第144页。
2、王建宏曹玉香《浅谈“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3、田保桂:《“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5、李胜利.“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西宁:?[J]《青海教育》,200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