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工艺二次投料水泥砂浆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混凝土生产工艺二次投料水泥砂浆法项目类型: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项目摘要
二.立项背景
三.国内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项目的基础条件
五.主要研究内容六、主要技术特点与创新点七、总体目标与考核指标
八.项目实施计划
九.经费预算和资金筹措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十一、风险分析
一.项目摘要
生产混凝土采用的水泥砂浆法是在传统的一次投料法基础上将投料顺序,搅拌方式上变动而形成的。
其最根本的优点在于采用此办法生产混凝土克服了水泥浆难以把砂石完全均匀包裹的缺陷。
从而达到增加混凝土强度或是节约水泥的目的。
二、立项背景
(一)目的与意义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
按预定性能设计和制作混凝土,研制轻质,高强度,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种。
利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利用工业废渣作原材料等,都是今后需要不断解决的课题。
本项目就是能过改变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使新拌混凝土在满足原有强度的前提下达到节约水泥10%-15%,既低碳环保,又提髙经济效益。
这种工艺符合我国的能源政策.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效益。
(二)必要性
现代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一一商品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是以集中
搅拌.远距离运输的方式向施工工地提供现浇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与现代化施工工艺的结合的高科技建材产品.它应包括: 大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防渗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
它的普及程度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集中搅拌的商品混凝土主要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混凝土从搅拌.运输到浇灌需1〜
2h,有时超过2ho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和发展,现浇混凝土成为
今后发展方向。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都在一百个以上,其规模和工艺水平不亚于发达国家。
许多中小城市也在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
为了适应现代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使混凝土性能稳定、经济、性价比高,除了必须严格选择所需的原材料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外,还必须采用新型的搅拌工艺,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三)对公司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
传统搅拌工艺的主要缺点是水泥同其他粗集料夹裹着一同进入搅拌机,遇水后很快形成小水泥团粒,水胶比越小这种结块越严重, 小水泥团粒附于粗集料上,粗集料粒径越大,小水泥团粒越不容易破碎,在拌合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撞击作用,处于集料运动方向背面的小水泥团粒被有效的保护起来,粒径大于小水泥团粒几倍或十几倍的粗集料成了小水泥团粒的保护屏障,使部分水泥团粒在拌合结束后仍不能破碎,待硬化后,成为水泥块填充集料的空隙,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甚至造成质量事故的隐患。
在拌合中,如发现有小水泥团粒的现象,要使其破碎,拌合物均匀,必须延长拌合时间,其后果一是影响混凝土浇筑进度,二是增加了搅拌机的磨损。
采用水泥砂浆法搅拌工艺将提高搅拌质量,减少拌合物与搅拌筒的黏结,选取粒径适当的粗骨料,减少水泥飞扬改善工作环境,提髙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等。
三、国内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据“经营管理手册”介绍,日本一公司在参与我国贵州鲁布革水电钻引水工程招投标中,以低于标底43.27%的价格一举中标,低价中标的原因除了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在引水隧道的混凝土浇筑中采用了二次投料法,毎立方的水泥用量比挪威一公司和我国的某公司少用50公斤,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惊人的。
四、项目的基础条件
本项目由我公司独立研究开发,我公司长期从事预拌混凝土集中搅拌,有在混凝土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的管理和生产队伍。
公司拥有精良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完备的检测机构。
同时公司还拥有一个先进的试验室,试验室目前拥有三项检测资质,分别为(一)由《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二)由《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三)、由《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五、主要研究内容
利用水泥砂浆法减少15%的水泥用量,混凝土强度的变化。
六.主要技术特点与创新点
(一)主要技术特点与创新点
水泥砂浆法是在不增加任何机械设备.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
过改变投料程序,使水泥颗粒充分分散.加速水化作用,改善混凝
土性能,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一种新的工艺。
(二)关键技术内容
先将水泥、砂投入搅拌机,加70%的水(减水剂),拌合30s使之成为水泥砂浆,这时细集料(砂)与水泥已充分拌合均匀,采用
这种方法,因砂浆中无粗集料,便于拌合。
然后再投入粗集料(石), 加30%的水(减水剂)拌合60s,粗集料投入后,易被砂浆均匀包裹, 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并可减少粗集料对叶片和衬板的磨损,提
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七、总体目标与考核指标
(一)总体目标:采用水泥砂浆法搅拌工艺,实现混凝土低碳环保, 提高经济效益。
(二)考核指标:
(1)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
(2)在使用水泥砂浆法搅拌过程中,各参数对混凝土的影响。
(三)预期取得的成果及提交方式:
水泥砂浆法与传统搅拌比对试验相关数据。
八、项目实施计划
分别使用水泥砂浆法与传统搅拌方法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试验;
水胶比不变,仍为
0.49,同时降低水与水泥的用量,减少10% 的水泥,使用
水泥砂浆法进行搅拌,分别搅拌90s 、70s 。
九. 经费预算和资金筹措
(一)经费预算:经初步计算需经费10万元人民币。
(二)经费预算的依据和使用说明
(三)经费使用计划及需求计划
(一)
检测原材料,确定水胶比为0.49的基准配合比; (三)
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
所提出的项目,是一种涉及到混凝土搅拌的技术,所验证的新工艺,代表了商品混凝土搅拌工艺的发展方向。
以往的传统搅拌,不能将砂.石、水泥、水和外加剂一次倒进搅拌机内干水泥颗粒被砂石夹
裹着,水泥不易均匀散开,遇水后,部分水泥结成小团粒,无法充分水化,造成水泥等材料浪费。
显而易见,经过攻关形成的本研究成果, 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世界水泥年产量和混凝土浇筑量的不断增加,使自然资源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其对资源、能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惊人的。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新型工艺,在施工设备.施工材料
的利用及人工劳动力的使用方面,其优点在于为混凝土搅拌减少了资源.经济.人工等方面的消耗,同时也大量节省水泥,保护了大气环境,其环境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十一.风险分析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为了保持技术的先进行,我公司因此而采取以下对策:一是不断改进施工技术, 保持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二是不断提高公司的科技研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