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高一上·定远月考) 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B .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C . 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
D .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 (2分) (2016高一上·铜陵期中) 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人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营建封国的都城。
此做法旨在()
A . 提高了诸侯政治地位
B . 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
C . 彰显了“天子”地位
D . 解决各诸侯建国的困难
3. (2分) (2019高一上·陕西月考) 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结束的标志是()
A .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B . 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
C .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
D . 秦朝郡县制度的实施
4. (2分)下表为秦朝县令、县丞律令行政与自主行政所占比率对比情况表
这反映出当时()
A . 秦朝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
B . 以严刑峻法为治国方略
C . 地方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
D .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5. (2分)(2016·抚顺模拟)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出现于()
A . 秦朝
B . 西汉
C . 唐朝
D . 魏晋时期
6. (2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期中)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
”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A . 汉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7. (2分) (2018高一上·东辽期中)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 . 皇权受到制约
B . 世袭制度消亡
C . 君主专制强化
D . 地方权力削弱
8. (2分) (2019高三上·东城月考) 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
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
”这说明乾隆皇帝()
A . 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 . 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 . 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 . “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
9. (2分)(2020·长沙模拟) 1857年,英国下院谴责政府,认为因“亚罗号”事件,英国炮轰厂州的行为“非正义",首相帕默斯顿对此回应,请求女王解散下院,进行大选.最终同情中国的大多数反对者丧失了议会的席位。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B . 议会无权制约内阁首相
C . 君主立宪制受到了严重挑战
D .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10. (2分)(2017·安徽模拟) 越南近代爱国志士潘佩珠评价当时某次革命:“革命成功以后,中华政府绝非如旧时之腐败,必能继日本之大强,苟中日两国皆注全力于西欧,则不惟代越南,而印度、菲律宾亦且同时独立矣。
”材料中的“革命”是()
A . 辛亥革命
B . 国民革命
C . 十月革命
D . 护国运动
11. (2分) (2017高一下·长阳期中) 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
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里“帝王度量”应指()
A . 开埠通商
B . 允许投资设厂
C . 割地赔款
D . 准许驻军
12. (2分) (2019高二上·如皋月考) 战场波及长江南北岸,在皖中——皖西、赣北——赣西北、鄂东、豫南等广阔地域抗击日军进攻,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的战役之一。
此后,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该战役是()
A . 太原会战
B . 徐州会战
C . 武汉会战
D . 百团大战
13. (2分) (2017高一下·河北期中) 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
A . 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 . 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
C . 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 . 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
14. (2分) (2018高一上·深圳期中)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 .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 .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 .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15. (2分) (2019高一上·芜湖月考)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的办法,每家农副业收获,扣除口粮外,其余送缴“国库”,按制发给。
这()
A . 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 . 顺应了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
C . 不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
D . 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思想理念
16. (2分) 1911年11月,袁世凯在就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后,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材料主要表明()
A . 汉族地主阶级势力的上升
B . 清政府对内政策的改变
C . 革命党人拥有一定的优势
D . 袁世凯狡诈的两面手段
17. (2分)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 . 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 .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 . 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18. (2分) (2019高一上·河北月考)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 . 决定放弃城市的工人运动,将全部力量转移到农村()
B . 对农民所受的各种痛苦的表示深切同情
C . 已充分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D . 决定开辟农村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 (2分) (2016高二下·长春期中) 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②④①
20. (2分) (2020高一下·晋中月考) 截止1953年11月,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增加46倍。
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
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 . 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B . 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 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D . 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
21. (2分) (2020高二下·安阳月考) 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通过后,某报刊发表评论说“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
由材料可知,现代中国()
A . 加强了民权的法制化建设
B .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
C . 政府不再是法律的制定者
D . 民主政治进一步得到完善
22. (2分) (2020高一下·襄阳月考)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部分,停办公共食堂。
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又发文件强调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这些做法()
A . 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B . 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 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D . 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3. (2分) (2018高一上·太仆寺旗期末)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建国初期相比,突出的发展体现在()
A . 拓展政治协商制度
B . 恢复根本政治制度
C . 发展民族区域自治
D .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24. (2分) (2019高二上·如皋月考)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在1949年后的30年里,海峡两岸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
然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双方发生了重要变化。
”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②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5. (2分) (2018高二下·浙江期中) 时空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制作大事年表是把握时空概念的重要方法。
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1984年的是()
①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
②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
③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
④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
A . 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0分)
26. (20分) (2019高一上·那曲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当时未
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立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27. (15分)(2020·兖州模拟) 晚清时期,中国人的国家主权观念不断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但清政府并未就此而觉醒,仍然自高自大,竟将向外屈服称为“羁縻”“安抚”。
1861 年,为办理对外交涉而设立的总理衙门,其基本方针为“办理外交之事,非恐决裂,即涉迁就,势本难以周全。
两害相形,则取其轻,实未敢因避迁就之讥,致蹈决裂之害”。
(意为避免与外国决裂)作为一个近代主权国家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作用却只限于此而已。
——摘编自刘慧娟《试论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基本轨迹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64 年 4 月,在处理普鲁士与丹麦因战争而在中国渤海湾发生的“战船纠纷”时,奕䜣曾初步提出国家主权问题。
他运用有关领海的国际法理论,成功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被扣留在中国领海的丹麦船只,解决了棘手的外交难题。
李鸿章在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指出,倘若外国要求之事“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因万国公法直斥之”。
1868 年“修约”期到来之前,曾国藩也主张中国应“委婉而又坚定地拒绝外国人在修筑铁路、设置电报、内地通航、在中国水域运盐以及建立货栈等方面提出的一切要求,认为这些活动将有损于中国国民的生计”。
后来郑观应进一步指出“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夺之”。
——摘编自施建兴《国际法输入与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发轫》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人国家主权观念的变化。
(2)结合所学,分析国家主权观念变化的原因。
28. (20分) (2020高三上·宜昌月考) 《兴国调查》
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的座谈会,写成《兴国调查》。
调查近 4 万字。
下面是其目录及简介: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为《兴国调查》撰写一份简介。
(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29. (15分) (2019高一下·高邮期中) 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9年)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
……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面来。
……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萎缩,需求量增大,……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展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
材料二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
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
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机”的内涵。
(2)据材料二,概括荣氏企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3)据材料三,荣毅仁有着“红色资本家”的美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新时期荣氏企业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0分)
26-1、
26-2、
27-1、
27-2、
28-1、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