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同步练习
一、课外阅读我能行。
失根的兰花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
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
除了鸟语,没有声音。
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
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
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
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
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
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
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
在异乡见过与
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
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
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
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
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
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
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
离国之苦。
萍还有水可借,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
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
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
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流泪是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彩色版画”指的是( )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桂花雨》(节选),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
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
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请你写几句话,把“香飘十里”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把你体会到的感情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桂花雨》中叙写了“摇花乐”和“阵阵桂花雨”,他为什么写这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些年爸妈为你吹过的牛
①放假回家,邻居家的小妹妹专程来了一趟我家,给我展示她的日本旅行
计划,并邀请我这个日语“大神”一起去玩。
“大神?”A我努力挤出一个微
........笑.,我顿时明白,我妈又在外面吹了多大的一个牛。
在她心里,看我喜欢看日本动漫就默认了我懂日语,而我懂日语就意味着我是自学成才、精通日语的大好青年……
②后来和朋友聊起爸妈为自己吹过的牛,发现其实很多父母像粉丝一样,
把孩子看作最耀眼的明星,(憧憬幻想)最值得期待的未来。
③记得刚上大学时,有一次春节聚会,一个叔叔非要给我敬酒。
他听说某
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很高,而我爸妈讲我就读于业界公认的王牌医药专业,他想
问问我的投资意见。
什么!投资?意见?B一连串的词听得我都呆住了,我端
......
着酒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空气凝固、我吓得快窒息的感觉依然宛如昨日啊!
④后来好几年的家庭聚会上,辟(pì bì)谣成了我的一项重要活动。
我要努力向亲戚解释,我不是行走在医药行业前沿的科学家,能拿到诺贝尔奖也希望(渺茫迷茫),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生。
⑤现在想想,()是自家孩子,爸妈的眼睛()十级美颜滤镜。
朋友一直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她妈妈会说:“你这是世界上最有味道的单眼皮!不用割!”等她把眼皮割好,她妈妈又不遗余力地赞叹:“看看这双眼皮!感觉世上没几个能这么自然的!”
⑥当然在父母眼里,自家孩子()是最美的,()是事业最成功的。
小时候,我们总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愤愤不平,长大后,爸妈随时能把我们包装成“别人家的孩子”。
⑦我小姨就是个标准的“炫子狂魔”。
有次家庭聚会时,二舅说现在工作不好找,他儿子好不容易进了一个小公司。
小姨立马接话:“小公司也是公司啊,我女儿在几万人的上市公司不也一样上班嘛。
”话音落地,表妹都不敢抬头看二舅的表情。
⑧还有一次小姨和朋友聊天朋友说我家孩子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工资一个月才5000块女生在一线城市很辛苦的你女儿也是吧小姨回答道辛苦是辛苦但我家女儿努力一毕业月薪就9000多啦据表妹发回的现场报(到道),那天的气氛十分微妙,欢声笑语里带着淡淡的紧张,感觉围观了一场成年人之间的高手过招。
⑨上周我去看演唱会,在现场的粉丝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热情地挥舞荧光棒,激动地全程大喊。
我突然意识到,爸妈不也是这样嘛!在家操碎了心,在外花式吹捧,他们总能给我们随时随地打气投票,还要在外人面前为我们时时点赞。
虽然有时我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
1.用“”选出文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在文章第⑧小节中填上合适的标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不遗余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愤愤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5.文章围绕“那些年爸妈为我们吹过的牛”写了哪些内容,家长们吹了哪些牛?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四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填空。
(1)从第①小节的A字句加点的字可以看出“我”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③小节B句中加点字可以看出“我”当时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⑤小节,朋友的孩子单眼皮时,她妈妈认为_____________;孩子双眼皮时,她妈妈又认为_________________。
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话语其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7.回答问题。
(1)“过招”,原指用招数进行较量或比赛,文中的“成年人的高手过招”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虽然有时我们觉得尴尬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是这世界上最忠实的粉丝。
”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
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
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是写鸟_________的状态。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认为“鸟的天堂”这个地方不单有_____,还有_______,是_______。
4.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这是 _______ ;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对大榕树的称呼
②表示这里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5.仿写句子。
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一到课间,我们的校园就热闹起来,到处都是_____________,到处都是
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汽车在空中飞
①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上班族来说,塞车恐怕是最令人头痛不过的事情了。
每当这时,人们恨不得汽车能长出一双翅膀,腾空而起。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后不久,制造能够在天空飞行的汽车便成为当时一些思想超前的人追逐的梦想。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这种无翼空中汽车终于诞生了。
②空中汽车飞行本领真高。
目前,科学家制造出来的空中汽车,可同时乘坐4个人。
即使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或漆黑的夜晚,它也能畅行无阻、正常飞行,其飞行本领毫不逊色于一般的飞机。
其最高飞行时速超过了600千米/时,比直升机快2倍,飞行最大高度9000米,最远航程1500千米。
③从外观上看,空中汽车更像是一架小型飞机,但它的起飞和降落方式却和直升机一样,令它能在车道上和自家后院里自由垂直起降。
前端左右两个发动机舱酷似飞机发动机舱,后面也有相似的两个,中间是一个透明的大驾驶舱。
置身于舱内,人的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另外,尾部有飞机上常见的双垂
尾和高高的平尾,十分引人注目。
它的功能是维持飞行中车身纵向稳定和平衡。
不像飞机的是,它没有机翼。
为保证空中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的飞行完全由计算机来控制,并由卫星系统导航。
一旦发生事故,空中汽车将自动释放设置在内部和外部的降落伞及气囊。
④空中汽车飞行航程远,在经济上的潜在优势也值得一提。
其低燃耗发动机及可使用多种燃料的性能会降低燃料费用。
空中汽车的耗油量只相当于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或高性能直升机的1/4。
空中汽车潜在的军事用途将是非常广泛的,包括空中医疗疏散、空中侦察、指挥与控制、搜索与营救、特种部队渗透、空袭作战、空降作战、强行进入作战、宪兵机动与调动保障、通信转播、分队补给的战场分发、单兵或班级替换人员的运输、武器平台、非战斗人员的疏散行动、战场物资运输以及战损评估等。
⑤当然,空中汽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它有限的有效负荷是一个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它的使用将会使空域指挥与控制复杂化。
不久以后,这种空中运载器技术就将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空中汽车充分发展了,高速公路就会变得冷冷清清,机场也会大受影响。
人们可以享受每小时600千米以上的空中汽车,谁还愿意去坐车速每小时几十千米的出租车呢?飞机需要机场、跑道才能起降、飞行,而且每次乘客需提前1小时~2小时赶往机场等候。
而有了空中汽车,人们可以从家里直接出发,2小时内就能从上海飞抵北京。
⑥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公司在进行空中汽车的研究:以色列的“城市之鹰”两人座小型飞行汽车,计划在今年进行测试;麦道公司正在研制“索科尔400”四座飞行汽车。
不久以后,交通堵塞可能将成为历史,因为天空是广阔无垠的。
专家们认为空中汽车预示着一次彻底的“交通革命”,也许人们会把这一发明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相提并论。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A.空中汽车B.未来汽车C.交通革命D.小型飞机
2.纵观全文,空中汽车有哪些优势?不符合
...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飞行速度快B.飞行航程远C.起降很方便D.清洁又环保
3.认真阅读第③④段,下列说法不符合
...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空中汽车在军事方面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特种部队渗透。
B.空中汽车飞行航程远,使用多种燃料大大提高燃料的费用。
C.空中汽车飞行时完全由计算机来控制,并由卫星系统导航。
D.空中汽车尾部安装双垂尾和平尾,起车身稳定和平衡作用。
4.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空中汽车还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中加点的词“可能”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校小的天体。
有的流星体运行的最大速度能达到二十五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
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进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简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
光的述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里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多!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
1.第一自然段中表示速度快的词语是________。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表示“让人难以相信,不容易相信”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2.在“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这句话中,“它”指的是_____;在“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这句话中,“它”指的是______。
A.火箭 B.流星体 C.喷气式飞机 D.光
3.根据文段,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这句话采用先感叹、后疑问的句
式,能够迅速调动人的注意力,增强表达感染力,表达“惊奇”的感情。
(______)
(2)文段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一系列具体的数字,让人很容易看出谁更快,进而一步步引出宇宙中最快的东西。
(_______)
4.第一自然段主要是介绍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介绍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
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本义节选自《将相和》,“将”指______,“相”指______,“和”是____的意思。
为文中这个故事拟个小标题:______。
2.“诸”字州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音节_____。
“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__画。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做法对吗?如何评价蔺相如和廉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白鹭》,回答问题。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⑩——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⑪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句诗来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朱鹭、苍鹭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第⑦段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选文的第⑤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
6.白鹭是美的,作者的语言更美。
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很优美的歌”,那么在你看来白鹭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微笑的魅力
在人的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表情中,我发现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要数微笑了。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微笑提问题,我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心里传遍全身,听课津津有味,做作业格外顺利。
回到家里,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笑容,我会感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要是我有了病,医生阿姨一边给我治疗,一边微笑着和我谈话,我会觉得连病痛都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微笑()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呢!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不小心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我忙弯腰拣起来。
一看,笔尖弯了!我早就听说,这支笔是丹丹的爸爸从北京买回来的,她一直当作宝贝那样珍惜,今天却被我摔坏了,她会怎么样呢?她会哭起来,说不定还会骂我,叫我下不了台……
谁知,当我忐忑不安地找到丹丹,告诉她笔摔坏了,表示要赔她钱时,丹丹先是一惊,脸就变了!大概是看到我很难过,脸色又缓和了,微笑着安慰我:“菲菲,不要紧!一支钢笔值啥?谁叫咱们是好朋友呢!”看着这动人的微笑、听着这亲切的话语,一刹那间,我觉得丹丹简直比我的亲姐妹还要亲!我扑过去,我俩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啊!微笑对人们太重要了!我想,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都能真诚相待,笑口
常开,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津津
..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忐忑
..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把文章分为4段。
4.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5.文章具体地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笑的魅力”具体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文章,完成相关练习。
让爱有释放的地方
程刚
①到邻近城市出一趟短差,乘最早的一趟火车。
车上都是早起到钢厂上班的工人,好多人都坐在座位上昏昏地睡着。
一个男的来回在车厢里溜着,形迹可疑,我有点担心。
②旁边一个女孩把包放在桌上,坐在座位上睡着。
那个男的又过来了,我便假装眯着眼,看他有什么动作。
男人走近了女孩,我的心立刻揪了起来,他直接拿走了女孩放在桌子上的包。
我看他膀大腰圆的,自己这单薄的身体恐怕吃不消,只好看着他出了这节车厢……
③我急忙叫醒了女孩,急切地对她说:“妹子,快醒醒,你的包被那个男的拿走了,赶紧找乘警。
”女孩睁开眼,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那个男人,说了句“没事”就又睡了,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我有些纳闷又有些气愤,反正不是我的东西,丢就丢吧!
④一个小时后,车要到站了,女孩醒来梳妆。
我很奇怪为什么她的包丢了
不着急。
就在这时,那个男人手里拿着包回来了,直接对女孩说:“以后睡觉时守着包,下次我可不替你看了。
”女孩笑着对他说:“嗯,大哥,谢谢。
”男人丢下了包……看来,我是虚惊一场,他们应该认识。
⑤男的走了,女孩坐到我对面,笑着对我说:“大哥,他不是小偷,他精神有问题。
”“什么?”我有点不相信。
“他也是我们钢厂的。
10年前的一天,他老母亲病重,大家借钱给他为老母亲治病。
那天早上,他带着借来的6万块钱坐车回家,可他由于太累,坐在车上睡着了。
他醒来时发现钱被人偷了,一股急火,精神就出了问题。
从此,他就在这趟车上天天给大家看包,只要谁睡着了包放在外面,他都会提走,车快到站时再发给大家,东西从来没少过。
长期以来,我们也形成了默契,总会有人把包放在桌上……我们也想让他的爱有释放的地方。
”
⑥听了女孩的话,我的心潮突然一阵翻涌,感动得快要落泪。
这个男人虽然精神出了问题,但却占领了精神世界的高地,而那些懂他的人们,也在他精神的世界里,撒播着爱的种子。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的内心不断变化起伏着。
请将“我”的心理变化叙述完整。
(1)看着车厢里形迹可疑的男子,“我”有点担心。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5)得知真相,“我”感动不已。
2.文中画线句分别对女孩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了刻画,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我有些纳闷又有些气愤”,“我”纳闷的是____,气愤的是____。
4.文中第________自然段交代了男子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
5.与精神失常的男子的做法形成默契的是乘车的人们。
人们的做法是
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