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硫酸和硝酸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一、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 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的措施。

教材内容特点:浓硫酸、硝酸的主干知识是强氧化性;氨的主干知识是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容 易与酸反应生成盐。

教科书对于这些主干知识采用实验进行建构,用图示进行加深,用化学反应方 程式进行强化。

而对其他一些基本知识,则采用“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等形式来呈现。

此 外,教材还重视环境教育,例如,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以往是用铜 片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反 应不能随意停止,过多的SO2会造成坏境污染。

现在改用铜丝与 浓硫酸反应,反应一会儿后,拉出 铜丝,反应即停止,减少了 SO2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教科书采用图片与问题相 结合的形式,旨在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教材前后联系: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 的氢化物。

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构成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硫酸、硝酸 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氨也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所具有的性质,同时 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惟一气体,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

因此,将它们归为一节进行学习。

二、 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稀硫酸、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也做过浓硫酸吸水的实验。

本节通 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硝酸具有酸的通性,然后引出浓硫酸和硝酸的氧 化性。

氨的性质主要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

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实验室制取氨的方法;知道氨的用途。

2. 通过浓硫酸与铜和碳的反应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 通过浓硝酸与铜和碳、稀硝酸与铜的反应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用途。

【过程与方 法】 1 •通过喷泉实验尝试分析产生某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2通过浓硫酸和硝酸相似的强氧化性初步学会寻
找事物的共同点并加以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硫酸、硝酸以及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 用。

了解氮氧化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4
【氨、
硫酸和硝酸】教学设计
难点
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硝酸的氧化性。

实验探究式教学 实验、多媒体
四、 教学重点、
重点:浓硫酸、
难点:浓硫酸、 五、 教学策略: 六、 教学媒体: 七、 教学过程:
板块一:氨的 化学性质、制 取及应用
化学学习活动:
广1观察浓硫酸与铜丝的反应,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
因。

2 了解浓硫酸与碳反应的事实并记忆。

化学教学活动:
演示浓硫酸与铜丝的反应,讲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 下的
反应。

化学学习活动:
r 1了解钝化这一现象及其原因。

2 了解硫酸及硝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 用。

化学教学活动: 1讲解浓硫酸和硝酸可以使得铁、铝等金属产生钝化这 L-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化学学习任务1:
< 感受浓硫酸的强 氧化性
板块二:浓 硫酸和硝酸 的强氧化性
化学学习任务2: 感受硝酸的化性
化学学习活动:
广1掌握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并进行比较、总结。

2 了解浓硝酸与碳等其他非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

| 化学教学活动: |
1讲解浓硝酸与稀硝酸和铜反应时在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 方面的区别。

I 2讲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5价的氮被还原成的多 种价
态。

化学学习任务3: \ 了解浓硫酸和硝
酸的其他性质及 其应用
2讲述硫酸、硝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氨、硫酸和硝酸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氨和硫酸硝酸
—氨
1氨气:极易溶解于水
2氨水:呈碱性
3钱盐: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氢气
二硫酸和硝酸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Cu+ 2H2SO4 (浓)=CuS04+ S02f+ 2H2O C+ 2H2SO4=CO2+ 2SO2f+ 2H2O 2硝酸的强氧化性
4HNO3 (浓)+Cu=Cu (NOs) 2+2NO2T +H2O 8HNO3 (稀)+3Cu=3Cu (NO3) 2+2NOf+4H2O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