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母亲雕像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母亲河 -- 汀江,发源于长汀与宁化两县交界处的上坪山,汇众山之水于一溪,南流至涵前,穿龙门峡而下。
按八卦所示,南方属丁,故名“丁水”,后丁水合“汀”字,所以叫作“汀江”。
汀江,全长328公里,在福建境内285.5公里,是福建西部最大河流,与闽江、晋江和九龙江同为福建四大水系
之一。
秀丽的汀江发源于庵杰乡的上坪山,在崇山峻岭中曲折迂回,容纳了千百
条的山泉小溪,唱着欢歌向涵前潇洒奔来,突然一座大山挡住去路,此山即帽
盒山。
说来也怪,帽盒山脚下天然一石洞,如仙斧劈两峡成门,上端似桥穹形,洞深数十丈,洞顶岩石壁立,不见天日,悬崖上镌刻“龙门”两字。
江水则呼
啸着穿洞而过,就像火车穿过隧道一样不能不令人惊叹大自然之神奇,有诗云:“天生一个龙门洞,千里汀江一线穿。
”
从远处看,大山真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其峭壁酷似一龙头,两眼暴突,崖
壁石缝间藤蔓丛生,似龙触须,口吐赤涎。
洞两旁怪石嶙峋,或如龙爪,或如
龙心,或如龙胆,或如龙肺……形状各异,气势磅礴,十分雄伟。
洞下,波涛
汹涌,水凉沁人,即使炎炎盛暑也觉得凉气透骨。
如乘竹筏顺流入洞,凉风习习,十分舒服爽身,耳边还传来空空之声,似琴奏鸟鸣,让人心往神驰。
每至
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洞内江水奔腾澎湃,声如巨雷。
若从洞的出口看,江水喷
涌而出,犹如巨龙吐水,浊浪排空,真的非常壮观。
从洞正门右侧的小路拾级而上,穿越“一线天”,可达山顶。
半山处有石
林一片,举目四望,石钟石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
山顶上建有寺庙,名曰“龙门帽盒山寺”,原为“龙神庙”,现为五谷神庙,庇佑五谷丰登。
相传寺庙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003年农历五月,连日大雨滂沱,汀江河
水暴涨。
一天清晨,正在虎神洞打扫卫生的小和尚忽然看见汀江上漂来一座大山,他甚感奇怪,立即报告师傅。
师傅叫德道和尚,修炼已久,他一看,此山
神奇秀丽,心想,这是一座风水宝山,不能让它漂走,应让它在此造福一方百姓,于是忙夺过小和尚手里的扫帚,向迎面漂来的大山一指,口念佛号,振振
有词,顿时天昏地暗,一声霹雳,大山化成火海,两只巨龙腾空飞去。
少顷,
火灭风止,天空霞光万道,一片晴朗,那座漂来的大山便静静地横跨汀江两岸。
汀江从其洞中穿过,波光粼粼,逶迤向南潺潺流去。
德道和尚大喜,领着众和尚上山勘察,发现山腰有一石室,宽丈许,内有石桌、石凳、石锅、石灶。
再攀山顶,雾霭缥缈,方圆数十丈一片平壤,其间数朵莲台等,是如来佛祖、观音大士、妈祖娘娘、五谷真仙的天然宝座。
德道和尚欣喜若狂,连连称赞:“妙哉!善哉!”于是他放弃原来修炼的虎神洞,请匠工在此建造庙宇,于1006年竣工,并定于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为本寺庙会,一直延续至今。
故事虽荒诞无稽,但德道和尚指点江山造福人民的精神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汀江源远流长,演绎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当它流经上杭碧田村时,临江而立的陡峭石壁直耸云霄,隐约浮现出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军形象,人们说,那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代杨文广。
相传,宋时蛮王作乱,朝廷派杨文广带兵征讨,蛮王沿着汀江逃窜,杨文广追得急,蛮王走投无路就纵身一跳,潜入汀江深潭之中,他说:“杨文广,我千年不出,你奈我何?”杨文广说:“蛮王,你千年不出,我万年不走!”于是立于岩壁上,渐渐化为一尊石像,而蛮王也从此不敢出来了。
汀江的传说甚多,如:“试刀石”、“簪喉坝”、“洗马池”等故事都由景致而生发,令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