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励志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励志教育。

一是指导学生写“自强日记”。

通过自强日记叙述生命故事,宣泄情感追求,诱发生命感动,进而以感动为养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存际遇,不断生成新的人生境界。

二是制作“励志卡片”。

用文字与学生进行心灵交会,给学生“心灵鸡汤”,借以矫正学生的偏激,完善学生心智模式。

如易产生妒忌心理的学生我写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行任他行,明月照大江;对成绩好遭妒忌而烦恼者我写的是:被人妒忌是幸福的,如果回头纠缠这种妒忌,又是不幸的。

对强悍霸道、蛮不讲理的女生寄语:好女子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世界助长雄风,而是向生活注入柔情。

对不认真学习、爱打扮的女生规劝:女人不是供人呤诗作画的月亮,而是自身发光发热的太阳。

对粗心大意的男生提醒:未成江涛涓涓水,一去狂飚淡淡风。

千古功名足下始,细微底下见英雄。

对学习认真而考试失误者安慰:天空没留下鸟儿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对自闭悲戚者鼓励:只要我心美丽,生活也跟着美丽。

对因贫困而自卑者激励:如果贫穷生在有志者身上,那是上天给他的一项资本。

三是绘制“成长曲线”,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回避不了学业成绩的评价,但是我从不按学生成绩排名,而是帮每个学生绘制一条成长曲线,看曲线和直线的斜率,比较上升的幅度,告诉每个学生,胜过昨天就是进步,战胜旧我就是自新。

教育案例三
每年学生毕业了,我所带的班级还做了这样一个工作,那就是召开一次“鹏程万里,情系中华”主题班会,勉励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并要求他们将来在国外留学学成后要回国效力。

事实证明这样的期许很有影响力,我校毕业的学生有许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在我的期许和感召下,完成学业后主动回动挑起报国重担。

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

古代圣贤很多人就是在期待和鼓励中激发人生潜能而成为一代英才。

每个人的励志方案必须量身定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心理学依据则是,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

这一做法,著名的“霍桑实验”已经证明是可取的而且是有效的。

★制度创新,变人治为法治
教育案例一在制定班规时我将班级管理细化,然后落实到人,实行“班务承包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专业人做专业事”。

教育案例二魏书生的《班级公约》中还有一些严中含爱、爱中含趣的惩罚措施,如:“不懂装懂,打水三桶”、“举双手投票以增加票数者,罚举手作投降状10分钟”。

我在班规中也制定了一些人性化的补救措施。

如:吃饭速度慢的要帮同桌洗碗三次,英语作业没有完成的写2000字英语说明,地理作业没完成要做地球仪一个;顶撞老师的要向老师连说20声“对不起”;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太小的要唱3首歌等等,赏罚得当,绝不体罚。

教育案例三收作业、午睡等日常管理的创新
教育案例四试行班级管理学分制
当然,头两个月,学生行为规范还是经常被政教处亮红灯,但我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奇迹的出现。

几个月以后,违规违纪现象逐渐消失。

自此本班班风正、学风浓,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本班,都会看到整个班级窗明几净,学生们都心无旁骛地自觉学习,到学期末就评为本年级的“文明示范班”。

由于我重视规则的建立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慢慢学生自觉性增强了,偶尔做错了事会主动按班规认罚,也不需要我发雷霆万钧之怒,我的任务就是轻松友善地带着笑容看他们自觉进行错误补救。

不靠制度管人,累死没人同情。

制度创新,才能还原教育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本来面
目。

现代文明最值得崇尚的就是制度文明,现代人就应该是合理制度的设计者和合理制度的遵守者。

制度设计好之后,人就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情操作,使我们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温情和理性的历程,让我们每个班主任老师变得温柔而坚定。

★温柔一刀,何须动雷霆万钧之怒
教育案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倡导散发着人性光辉、富于人情味的“惩戒与批评”。

拿治理迟到来说,如果有人迟到说家中的闹钟坏了,我就送一个闹钟。

如果说病了身体不舒服,我就送他到医院。

如果学生迟到了,我就主动送上早点,学生只要吃上两回我送来的早点就很不好意思再迟到。

而且我让他们迟到后自己把名字写在《班级日志》上。

一个月以后后进班难以攻克的顽症—迟到现象居然绝迹。

教育案例二为了克服班级部分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我策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叫“对面的女(男)孩看过来”。

让男生先夸夸本班的女生,然后让女生再夸夸男生。

紧接着我又让男女生彼此善意地给对方提意见,挑毛病。

第一位站起来发言的女生就对同桌的男生说:“你打球后一身汗也不洗,身上有一股怪味道,让我受不了?”全班大笑。

那位男生脸一下子红了,此后很快改掉了不讲卫生的毛病。

在一番善意的批评后,男生女生的毛病还真改了不少,真没想到,这种班会的比我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这一招已经成为我的招牌菜,被领导戏称为“男女搭配,改错不累”。

教育案例三现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在来信中回忆了一个我教育他的小故事:“有一次我顶撞语文老师,您知道了,很生气,罚我做清洁。

同时,您说您也有管理不严的责任,放学后自己先做起来。

看到您一丝不苟地弯腰拖地,我深深自责,抢过了拖把。

这件事您还记不记得?”
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是一个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二重主客体关系。

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实施教育过程的方式往往决定教育结果的好坏。

由于教育理论的落后,工作方式的简单粗暴和角色认知的错位,少数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反教育”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伤害,给班主任工作蒙上了阴影。

而老师挥洒着心灵芬芳,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温馨提醒,比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一百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一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正是老师教育感化学生的妙招。

注:柔性教育,重视体验
★以善致善,让学生心灵接受洗礼
教育案例一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家长不尊重家长,而且动辄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结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我准备召开一次以“关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前我正好听到几个女生围在一起谈论说,某一女生削铅笔把手指削了一个深口子,流了很多血,可她妈比她哭得还厉害。

班会课时,我就以此相机入题:你手指削破了,感到疼吗?(生:肯定疼)你妈妈为什么哭?(生:肯定是为我的痛而痛)。

如果你们的妈妈切菜时手指被切了,你们会感到同样的疼痛吗?(生不语)是啊!我们每个同学受伤都会感到疼痛,那么,别人受伤,你会感到疼痛吗?知道自己的痛就要知道别人的痛,悲悯自己的苦难就要同情他人的苦难,关爱自己,同时要关爱他人。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今天就以此为话题,讨论一下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然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下列画面和文字:故事一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

故事二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

故事三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
母亲的存活。

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

我趁机倡议开展短信献恩师、贺卡送双亲等竞赛活动,从中评出最有人情味的短信发给师长并予以奖励。

并要求学生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几件家务事。

还要求每一位同学每一周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而且要在周末的班会上汇报,并记入每个人的成长档案。

教育案例二我一直认为,90后群体不缺乏爱,他们是被爱包围了的一群,他们缺乏的是如何把爱心传递给别人。

我在班上持续开展爱心传递活动,确实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

如我班上的门轴响声大,有同学把机油带来注入其中;黑板擦擦黑板灰多,有同学用毛巾擦;进门脚步轻轻,不会惊扰他人等蔚成风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又积极倡导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温馨,我要求每天老师上课有人帮她倒水,有人帮她抹讲台,有人帮她拿教具。

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要再见,老师上课有绿茶,节日讲台放鲜花。

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我还主动承诺在校内见到学生向我问好,我一定双脚并拢向学生一鞠躬并答谢。

有学生故意逗我,一见我就问好,看见我一本正经地答礼,便偷着乐,我也跟着乐。

有一次,一位值日老师老师惊奇的对我说:“你有什么高招?你们班的朱某某以前见了老师理都不理,今天居然在走廊里对我喊老师好。


学生王茹卉得了胃病,一吃学校的饭菜胃就疼。

为了治病,我带王茹卉多次求医效果不佳,到了高三,我干脆把这个学生安置在自己家里吃饭。

每天替她熬稀饭、煮面条、蒸馒头,家人都很理解并积极支持我的做法,全家都跟这个学生吃了整整一年时间的“胃病餐”。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说出来,更要用行动表达爱。

更重要的是想学生掌握一些关心人的技巧,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有研究材料显示,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会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教育学生要从最基本的礼貌细节做起,要求有人帮老师擦黑板,有人帮老师抹讲台,有人帮老师拿教具。

见了老师要问好,离开老师说再见,老师上课有茶水,节日讲台放鲜花。

虽然这些都是对小学生的要求,太“小儿科”,但是对些被宠惯了的中学生再次启蒙补课,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基本的文明习惯、爱心和责任感,才是真正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对学生的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

关爱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爱心的方式,新时期呼唤教师用行动诠释职业美德和人性光辉。

★沟通交往,捕捉时机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育案例
1. 成功和失败-------教育的契机。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2.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内心的矛盾运动
3.创新互动模式----在共同经历中交流体验与分享
作为教书育人的班主任,要扮演“唤醒者”的角色,一旦学生遭遇挫折、发生危机,必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振作起来,超越挫折,战胜危机。

但不是包办代替,代替学生去承受困难,也不是用客观原因去掩饰和低估危机的严重性。

要帮助他们战胜危机带来的挫折感,把全身力量动员起来,去应对危机。

注:当学生有需要时,你的教育才最有效。

★和风细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1.学会安慰
案例:学生哭泣,寻求安慰,不是要调查事情真相,给予安慰,没有必要让学生解释哭
泣的原因。

特别是小学生。

2.转移注意
案例:一生的玩具被另一生无意损坏引起矛盾,教师省掉盘问、指责和教训,把注意力放在玩具被损坏的学生的感受上,显示明快和同情的力量。

3.放弃争辩
“辩论只会带来反辩,结果得花很多时间去平息纷争,特别在课堂上学生发生轻微不当行为的时候,陡然延缓教学合作的时间。

改变上课气氛比设法改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

4.学会制怒
愤怒可以,侮辱不行。

教师可以宣泄怒气但不可以侮辱人,不抨击学生的品行。

“我非常生气!”,说出的是自己看法、感受和期待。

老师生气时,学生会特别注意听老师讲话5.巧用时空
谈恋爱的学生可以放在一起坐,也可以分开。

6.借力发力
把自己保护起来,把家长组织起来,把媒体引导过来。

★关爱生命,找准关节点转化后进生
教育案例
06届有一女生患神经衰弱,长期睡眠不好,曾经想退学。

我发现后找她谈心,同时用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英模人物的事迹鼓励她用坚强的毅力寻找自信的人生,每天约她一同早锻炼,同时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安排她代表班级在国旗下讲话,推荐她担任学校元旦文艺演出的节目主持人,均获得成功,该生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

09届有一位同学被车撞伤住院,我不仅经常往返医院探望,为他讲课,而且还组织几名同学轮流到医院为他补课,该同学高考前住院一个多月,功课没掉下,以656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2003届,有一名女生家庭困难,我在教室门口给她200元钱,她死活不肯收。

后来我知道她不愿意别的同学知道她家的情况,我就设立奖学金,变通一下把钱奖给了这位女生。

新时期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因为当我和他们一同走进那阴暗狭小的家,当我和他们一起听失业在家生活无着的父母粗暴的训斥,当我和他们一起体验失去亲人的孤独和贫病的痛苦,当我陪他们听完他们基本上听不懂的八节课时,我深深地为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悲悯,为他们低劣的生命质量而痛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关爱后进生,实现教育公平,天经地义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确立愿景,优化班级管理行为艺术
⏹我的班级愿景

⏹高一建设“温馨班集体”
⏹口号:温馨班级为幸福人生奠基
⏹高二建设“文明班集体”
⏹口号:文明班级为和谐人生奠基
⏹高三建设“奋进班集体”
⏹口号:奋进班级为成功人生奠基
班级教育活动的确定
⏹班级工作计划
⏹班级量化管理
⏹班务承包方案
⏹日常管理创新
⏹主题班会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