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城县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庆城县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甘肃省庆城县
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甘肃省庆阳市水利勘测规划设计
二〇〇九年十月
目录
1综合说明 (4)
1.1概况 (4)
1.2气象、水文 (4)
1.3区域工程地质 (5)
1.4工程建设任务及规模 (6)
1.6工程设计 (7)
1.6.1堤顶高程设计 (7)
1.6.2河堤设计堤底高程 (8)
1.6.3护岸工程设计 (8)
1.6.4堤岸总高度确定 (9)
1.6.5护岸和桥的连接 (9)
1.7工程管理 (9)
1.8工程施工 (9)
1.9环境保护 (10)
1.10投资概算及工程量 (10)
1.11经济评价 (10)
1.12节能分析 (11)
1.13结论及建议 (12)
2水文 (15)
2.1气象 (15)
2.2洪水 (15)
2.2.1流域概况 (15)
2.2.2控制断面的确定 (15)
2.2.3.洪水分析计算 (16)
2.2.4洪水计算成果可靠性分析 (19)
2.3泥沙 (21)
3工程地质 (24)
3.1概述 (24)
3.2区域地质 (24)
3.2.1区域地质概况 (24)
3.2.2地层岩性 (25)
3.3工程地质条件 (25)
3.4、水文地质条件 (26)
3.5、物理地质现象 (27)
3.6地震地质条件 (27)
3.7天然建筑材料 (27)
4工程任务和规模 (28)
4.1防护段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28)
4.1.1防护段工程现状 (28)
4.1.2防护段存在的问题 (28)
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8)
4.3工程任务 (29)
4.4工程规模及工程等别 (29)
5河堤规划布置 (30)
5.1河道形态分析 (30)
5.2造床流量 (30)
5.3河相关系 (31)
5.4护堤线布置 (32)
6工程设计 (36)
6.1工程设计采用的主要规程规范 (36)
6.2工程级别及防洪标准 (36)
6.3洪水河槽断面设计 (36)
6.3.1堤顶高程设计 (36)
6.3.2冲刷深度计算 (50)
6.3.3基础埋深 (52)
6.3.4堤岸总高度确定 (52)
6.4护岸工程设计 (53)
6.4.1护岸堤型选择 (53)
6.4.2护岸建筑物结构型式 (53)
6.4.2护岸工程设计 (55)
6.6护岸和桥的连接 (56)
6.8建筑物及工程量汇总 (56)
7工程管理 (58)
7.1 建设和运行管理 (58)
7.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59)
7.2.1工程管理范围 (59)
7.2.2工程保护范围 (59)
8施工组织设计 (60)
8.1施工条件 (60)
8.1.2材料购置与加工 (60)
8.1.3施工供电 (60)
8.1.4施工供水 (60)
8.1.5工程特点及工程量 (61)
8.2施工导流及围堰 (61)
8.3主体工程施工 (62)
8.3.1土方工程施工 (62)
8.3.2混凝土工程施工 (62)
8.4施工总布置 (62)
8.4.1规划布置原则 (62)
8.4.2交通设施 (63)
8.4.3生产及生活设施 (63)
8.5施工总进度 (63)
8.5.1施工总工期 (63)
8.5.2施工进度 (63)
8.6施工组织 (64)
8.7主要技术供应 (64)
8.7.1主要建筑材料 (64)
8.7.2主要施工机械 (64)
8.8施工质量控制 (64)
9环境影响评价 (66)
9.1 环境影响评价 (66)
9.2水土保持 (67)
10工程投资概算 (68)
10.1投资概算 (68)
10.1.1编制依据 (68)
10.1.2基础单价 (68)
10.1.3编制方法 (69)
10.1.4投资概算 (70)
10.1.5工程概算表 (71)
11经济评价 (72)
11.1 概述 (72)
11.1.1工程概况 (72)
11.1.2经济评价的依据 (72)
11.1.3经济评价的原则 (72)
11.2投资费用计算 (73)
11.2.1年运行费 (73)
11.3效益估算 (73)
11.3.1新增耕地和恢复耕地效益 (73)
11.3.2防洪、抢险、救灾费用 (74)
11.3.3旅游效益 (74)
11.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74)
11.5综合评价 (75)
11.5.1评价指标 (75)
11.5.2社会效益 (75)
11.5.3环境生态效益 (75)
12节能分析 (76)
12.1节水分析 (76)
12.2节电分析 (76)
12.3节燃料分析 (76)
12.4节能分析与评价 (77)
13结论及建议 (78)
1综合说明
1.1概况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北部,东于华池接壤,南于合水县为邻,西与镇原县及西峰相连,北与庆城县毗邻。
东川为马莲河一级支流,纵穿庆城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整个地形沿河道南北呈狭长带状分布。
庆城县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地处庆城县县城以东,涉及庆城镇2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1036户,5400人,耕地面积0.92万亩。
工程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瓜菜等,人均产粮48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80元。
工程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植被稀疏,覆土松散。
夏季是暴雨比较集中的时期,而且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陡涨陡落,东川河床两岸防护设施较少,由于洪水冲淘,造成左右岸塌岸严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少损失,整治河岸工程建设显得尤为突出。
工程建设对保护农田及公路,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河道环境,保障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院受旅游公司的委托,对工程区进行全面实地勘察,进行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2气象、水文
工程区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持续时间长;春季冷暖变化大,干旱少雨;夏季气温高,多暴雨;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
年平均气温10.6℃,全年以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
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14.7℃。
年日照时数2671.6小时,无霜期174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22.8mm,年蒸发量1788mm,最大冻土深度86cm。
工程区设计洪水采用水文比拟法及《甘肃省水文图集》推荐的地区经验公式法分析计算,两种方法互相验证后,以水文比拟法计算结果作为设计依据,即20年一遇洪水,东川下游以上洪峰流量为3236.1m3/s,马莲河上流游以上洪峰流量为4860.3m3/s,10年一遇洪水,东川下游以上洪峰流量为2252.5m3/s,马莲河上流以上洪峰流量为3451.3m3/s。
1.3区域工程地质
马莲河东川河床基岩两岸出露高度在0.5~6.0m之间,基岩为白垩系红色砂岩和页岩,表层有微风化,深度在0.5~1.0m左右。
整个河床为基岩面出露,河床基岩上部为第三纪砂砾石层和第四纪晚更新统黄土。
覆盖层厚0.5~4.5m,河床基岩上部砂砾石层和黄土层受水流冲刷极不稳定,塌岸严重,工程区地质构造稳定,无大的断裂及褶皱,工程条件较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所在位置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g,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5,本工程应按Ⅵ度设防。
工程所需砼粗细料,砂子采用巴家咀砂场,距施工场地65km,石子从庆城县二十里沟口拉运,距施工场地80km,以上两种材料场地是庆阳市最大工程使用的材料产地,储量大,质量可靠,能满足设计要求。
1.4工程建设任务及规模
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规划新建护岸左右岸总长11.074km,其中:左岸新建护岸长6.40km,右岸新建护岸长4.674km。
此次初步设计拟修建迎凤桥段(3+800~4+600)、斩山湾段(7+050~7+700)护岸左右岸总长1.95km,其中:左岸新建护岸长1.45km,右岸新建护岸长0.5km。
护岸工程建成可恢复耕地200多亩,增加耕地50多亩,保护耕地0.92万亩,保护农户1036户,5400人,工程对庆城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本工程保护耕地面积0.92万亩、人口0.54万人,另外还增加旅游效益,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东川下游0+000—6+800段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洪峰流量2252.5m3/s。
马莲河上流游6+800—7+700段右岸沿公路及县城,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洪峰流量3451.3m3/s。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护岸工程等别为Ⅴ级,主要建筑物设计为5级,次要建筑物设计为5级。
1.5河堤规划布置
造床流量:根据甘肃省主要河流的整治实践及已建河堤的经验,造床流量选用1.5年一遇的洪峰流量。
经计算东川0+000—6+800段造床流量为413.3m3/s,马莲河6+800—7+700段造床流量为672.1m3/s。
稳定河宽:根据造床流量、河道比降等,计算稳定河宽B=30m左右,因此,该河段治导线宽度以不小于造床流量下的稳定河及现状河床宽度为下限布置。
堤线宽度:堤线宽度的确定应遵循的原则:满足安全、经济、通畅的
泄洪要求;适当考虑河相关系,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尽量做到左右岸、上下游兼顾,从实际出发尽量少占地或不占地,达到现实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堤距宽度不小于造床流量下的稳定河宽。
治导线宽度:治导线宽度其下限应不小于造床流量下的稳定河宽,上限以自然堤宽确定。
该工程堤线宽度,根据其左右岸自然堤线以及原建堤线痕迹,确定其治导线宽度为60m-120m之间。
治导线布置:该工程治理段范围在马莲河及东川左右岸,从封家洞村的张家沟(0+000)开始至下游马莲河斩山湾大桥(7+700)结束。
为了兼顾左右岸利益,又尊重历史上形成的既定事实,其治导线基本沿原建堤防堤线痕迹布置,并结合左右岸规划堤线,以保证该河段有足够的行洪宽度。
通过测算,规划左右岸共布置河堤长11.074km,其中:左岸长6.40km,右岸长4.674km。
此次初步设计拟修建迎凤桥段(3+800~4+600)、斩山湾段(7+050~7+700)河堤左右岸总长1.95km,其中:左岸长1.45km,右岸长
0.5km。
1.6工程设计
1.6.1堤顶高程设计
水面曲线计算:河宽按河堤建成、河槽清障后的断面计算,坡降J以实测值计,根据河道地貌特性,在工程区布设39个河道断面,以最末端断面(7+700)为控制断面;河道水流为恒定非均匀流,按照水面线方程(伯努力方程),推算求得设计洪峰流量下,河道断面水力要素。
计算得波浪爬高值为0.37m,安全超高0.5m。
则护堤超高值为Y=0.9m。
堤顶高程的确定:堤顶高程=水面高程+堤顶超高。
经计算堤高8.2~11.35m,堤顶高程设计见表6-2。
冲刷深度计算:依据《堤防设计规范》推荐采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冲刷深度按平顺段与凹岸斜冲段分别计算。
1.6.2河堤设计堤底高程
堤岸基础埋深等于深泓线以下冲刷深度加安全埋深。
根据以上实测断面计算成果,为考虑安全,加0.5m安全埋深,由于治理段河床为石质河床,护岸基础置于基岩上,基础埋深0.5m,河堤设计堤底高程计算见表6-2。
表中设计堤顶高程及堤底高程均为调坡后的高程。
河堤不同位置堤底高程和堤顶高程,详见纵断面设计图。
1.6.3护岸工程设计
工程规划新建护岸左右岸总长11.074km,其中:左岸新建护岸长6.40km,右岸新建护岸长 4.674km。
此次初步设计拟修建迎凤桥段(3+800~4+600)、斩山湾段(7+050~7+700)护岸左右岸总长1.95km,其中:左岸新建护岸长1.45km,右岸新建护岸长0.5km。
本次设计,一是满足设计功能及规模要求;二是能确保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三是尽量采用先进的新材料、新工艺;四是方便操作;五是在施工过程中能保护周边环境,不干扰或尽量少干扰社会环境等,最终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环境改善、社会满意的效果。
护岸结构型式经比选后
选用:迎水坡比1:25,背水坡坡比1:1.2,护坡形式下部(河床以下3m)采用C20现浇混凝土,上口衬砌厚度20cm,下口衬砌厚度230cm.。
上部采用C15砼预制块护砌,厚12cm。
基础采用30cm×50cm矩形混凝土预制块。
1.6.4堤岸总高度确定
护岸工程在不同控制断面的基础埋深为0.5m,马莲河及东川水深7.3~10.35m,超高0.9m。
不同控制断面护岸总高度详见表6-2。
1.6.5护岸和桥的连接
本护岸工程途经周祖陵大桥,周祖陵大桥段护坡与桥墩上下游护坡相连,若坡比不一致,设10m长的渐变段与桥墩护坡平顺连接,接缝处采用沥青砂浆止水,漫水桥与护坡采用八字墙连接,设计护坡长10m。
1.7工程管理
工程建成后,移交庆城县旅游局,进行堤防工程段的维护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地形设置护堤林带、防浪林带、护堤草坡等绿化工作。
工程管理办法按《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制定。
1.8工程施工
护岸工程共辖庆城镇1个乡镇,位于县城东部,交通便利,工程所需外来材料由公路可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交通十分便利。
工程区场地平坦,开阔,便于施工利用。
工程所用的天然建筑材料及物资都可以从周边区域采购,贮量丰富,
质量优良,能够满足供应。
工程采用分段施工法,采用以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
1.9环境保护
护岸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采取一定措施后,可以减缓不利影响,该项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建设堤防工程利大于弊,建议尽快建设。
1.10投资概算及工程量
此次初步设计拟修建迎凤桥段(3+800~4+600)、斩山湾段(7+050~7+700)护岸左右岸总长1.95km。
工程概算总投资673.41万元,其中:迎凤桥段护岸工程概算总投资374.48万元,;斩山湾段护岸工程概算总投资298.93万元。
迎凤桥段(3+800~4+600)护岸工程概算总投资374.4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77.64万元,临时工程31.34万元,其它费用47.66万元,预备费17.83万元。
斩山湾段(7+050~7+700)护岸工程概算总投资298.9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11.36万元,临时工程30.35万元,其它费用42.99万元,预备费14.23万元。
1.11经济评价
(1)评价指标
当社会折现率为8%时,主要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费用比
EBCR=1.15大于1;经济净现值ENPV=1245.00万元大于0;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11.3%大于8%,各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在经济上合理。
(2)社会效益
本工程实施后,改变了当地防洪结构,提高了防洪能力,有效的保护了城市农村的生活水平,可以产生以下社会效益:
⑴庆城镇的封家洞及药王洞村免受遭洪水袭击,可以挽回经济损失;
⑵有力的防止沿河公路及两岸不再受洪水危害,保护耕地0.92万亩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对繁荣地方经济文化水平意义重大。
(3)实施后,河道整体环境得到改善,给庆城县周祖陵旅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12节能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6]2787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庆城县马莲河及东川护岸工程耗能主要集中在建设期,节能主要从水、电、燃料三方面分析。
施工期消耗的依次能源,油352t,原煤266t,折算标准煤约为811t;二次能源消耗电6.3万kw.h,折算标准煤约为19.1t。
本工程施工期总能源消耗相当于830.1t标准,属于节能投资项目。
1.13结论及建议
护岸工程建成后可恢复耕地200多亩,增加耕地50多亩,保护耕地0.92万亩,保护农户1036户,5400人,工程对庆城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防止水患,根治祸源,成为沿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对马莲河及东川护岸工程进行兴建、整治,提高防洪能力,改善环境,保障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带动和有力保障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适时必要的。
建议尽早实施,尽早发挥效益。
工程特性表表
1-2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水文
⑴治理段河东川下游、
⑵流域面积
东川6+800K3063
马莲河K13674
⑶河道平均‰ 2.1
⑷洪峰流量:m3/s 1538.6
东川6+800m3/s 2252.5
马莲河m3/s 3451.3
⑸洪峰流量:m3/s 1915.2
东川6+800m3/s 3236.1
马莲河m3/s 4860.3
二地质
⑴防洪堤地岩石
⑵基本地震度Ⅵ
三防洪标准10%
10年一遇m3/s 2252.5 东川6+800以上20年一遇m3/s 4860.3 马莲河7+700以护岸工程5级
四主要工程
⑴护岸km 1.95
①左岸km 1.45
②左岸km 0.50
⑵护岸断面坡式护岸上部为砼预制石,下部为C20砼结构五主要工程
⑴土方开挖万m319.288 192876
⑵砂砾石开万m3 2.04 20358
⑶石方开挖万m30.15 1545
⑷碾压土堤万m3 3.52 35277
⑸C20混凝土万m30.281 2805
(6C15砼预制万m30.293 2925
六工程总投万673.41
⑴建筑工程万489
七经济评价
⑴经济内部11.3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⑵经济净现1245.0
⑶经济效益 1.15
2水文
2.1气象
工程区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持续时间长;春季冷暖变化大,干旱少雨;夏季气温高,多暴雨;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
年平均气温10.6℃,全年以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14.7℃。
年日照时数2671.6小时,无霜期174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22.8mm,年蒸发量1788mm,最大冻土深度86cm。
2.2洪水
2.2.1流域概况
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位于庆城县东部,座落在马莲河上游和东川下游。
该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东川河道控制断面(6+800)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063km2,马莲河上游即斩山湾桥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3674km2,治理河段河床平均比降2.1‰。
2.2.2控制断面的确定
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辖庆城镇1个乡镇,工程区分两个控制断面,东川下游0+000—6+800段以西河与东川交汇处(6+800)为控制断面,控制流域面积3063km2,马莲河上游6+800—7+750段以斩山湾大桥
上游20m处为控制断面,控制流域面积13674km2。
2.2.
3.洪水分析计算
(1)洪水特性
马莲河流域洪水主要由降暴雨形成,一般发生在每年6~9月间,以7~8月份洪水为最大。
由于暴雨类型不同,再加上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洪水也各异。
一般局部暴雨洪水较多,东川植被较好,洪水过程一般较黄土区为胖,土壤的下渗能力比黄土区要强些,由于少量表层流的产生,使洪水退水历时亦比黄土区要长些;西川由于黄土广泛分布,植被多稀疏,下渗的雨水除部分补给深层地下水外,多消耗于雨后的土壤蒸发,洪水过程多尖瘦,峰高量小,历时短暂。
(2)设计洪水
本工程设计标准为p=10%(十年一遇)。
本项目区上游有西川庆阳水文站和东川贾桥水文站,两站均于1951年成立,属国家基本测站,观测资料都经过整编审查、正式刊印,资料精度高。
现收集到资料有:东川贾桥站1952——2007年,西川庆阳站1952——2000年,资料系列长,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①、历史洪水及重现期的确定
历史洪水调查值以整编刊印、经审查后的《甘肃省洪水调查资料》为依据,将有关历史洪水要素摘录于下表2—1。
表2—1 西川、东川历史调查洪水资料
调查河段集水
面积
洪水要素
年洪年洪年洪年洪
庆阳水文106018- 193- 19748
庆城七里1059187319361
庆城二十1053187619360
庆城东门3063 18681975519335
注:上表中东川1863、1933年洪水:来自黄委会1957年以前调查资料整理
西川庆阳水文站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603km2,东川控制流域面积3063km2,由洪水调查成果表可知在水文站上游共调查到1863、1933、1977年3次历史洪水。
这几次洪水,西川、东川调查认为1863年最大,1933年次之,1977年第三,1977年调查洪与实测洪水相差较大,按实测系列处理。
表2—2 西川、东川历史洪水峰量及重现期年份1863 1933 1977
庆阳站洪峰流量(m3/s)7610 6170 4810 洪水重现期(年)145 73 按实测处理
贾桥站洪峰流量(m3/s)6860 3520 5550 洪水重现期(年)145 73 按实测处理
②、设计洪水计算
0+000—6+800护岸建在东川河道上,工程区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063km2,上游7km处设有贾桥水文站,水文站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988km2,以贾桥站为参证站,用水文比拟法求桩号6+800以上流域的设计洪水,用水文图集法进行验证后作为设计洪水采用值。
6+800—7+750护岸建在马莲河干流上游,距西川、东川汇合口890m,工程区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3674km2,上游7.89km处设有东川贾桥水文站,西川庆城西门外设有庆阳水文站,庆阳水文站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603km2,工程区与西川下垫面基本相似,面积相差不大,故以庆阳站为参证站,用水文比拟法求桩号7+750以上流域的设计洪水,用水文图集法进行验证后作为设计洪水采用值。
水文比拟法:
依据贾桥站和庆阳站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加入历史洪水成果进行频率统计分析计算,用矩法初估统计参数,采用p=III曲线适线,设计洪水统计参数及不同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见下表2—3,频率曲线图见附图。
西川庆阳站、东川贾桥站洪水计算成果表
单位:洪峰流量m3/s
表2-3
项目
资料系列统计参数频率为P(%)的设计值
N n a 均值Cv Cs/Cv 1.0 5.0 10.0 20.0 66.7
贾桥站 145 54 4 979.8 1.14 3.0 5667.7 3188.3 2219.2 1356.8 407.2 庆阳站 145 49 2 1329.7 1.073 3.0 7255.8 4172.4 2962.8 1867.5 577.0 用面积指数比法采用公式Q设=(F设/F参)0.6×Q参,求得工程处不同频率设计洪水见下表2—4:
工程区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单位:洪峰流量m3/s
表2-4
工程区流域面积频率为P(%)的设计值
Km2 1.0 5.0 10.0 20.0 66.7
6+800以上3063 5752.6 3236.1 2252.5 1377.1 413.3
7+750以上 13674 8219.1 4860.3 3451.3 2175.4 672.1
(2)水文图集法:
工程区所在地分别为马莲河东川和马莲河干流,分马莲河东川和马莲河干流及马莲河西川洪德以下干支流两部分进行计算。
洪峰流量经验公式为:
马莲河东川 q=C/F^0.243
马莲河西川洪德以下干支流 q=C/F^0.517 q F Q ⨯= 式中:Q —相对于某一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m 3/s);F —流域面积(km 2) q —相对于某一频率的洪峰流量模数(m 3/s/km 2) C —相对于某一频率洪峰流量系数
经计算,不同河段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见表2-5。
水文图集法计算工程区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单位:洪峰流量m 3/s
表2-5
工程区
流域面积
频率为P(%)的设计值
Km 2 1.0
2.0
5.0
10.0 0+000—6+800 3063 5705.4 4529.5 3196.8 2360.5 6+800—7+750
13674
7519.0 6017.2 4346.3
3182.6
2.2.4洪水计算成果可靠性分析
工程区不同频率洪水计算成果见表2-6。
工程区洪水计算成果比较表
表2-6
单位
庆阳水
文站
贾桥
水文
站
工程区 东川下游
马莲河上游
东川下游
马莲河上游
频率分析法 水文比拟法
水文图集法
流域面积 Km 2
10362983063 136306136Q p =1%洪m 3
/72255665752821570751Q p =5%洪m 3
/41723183236486319434Q p =10%洪m 3
/29622212252345236318Q p =20%洪m 3/18671351377217 多年平均m 3
/1329
979994.154
水文比拟法是根据水文站实测资料经频率分析后,按流域面积参证计算工程区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水文图集法是根据统计资料推算的,采用1978年以前的水文资料,缺少近二十年资料,但二者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可以互相验证。
由于水文比拟法采用实测资料较长,又有加入了历史特大洪水,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实际情况,因此本工程设计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的洪水成果作为设计依据。
即20年一遇洪水,东川下游以上洪峰流量为3236.1m 3/s ,马莲河上流游以上洪峰流量为4860.3m 3/s ,10年一遇洪水,东川下游以上洪峰流量为2252.5m 3/s ,马莲河上流以上洪峰流量为
河 段 项
目
3451.3m3/s。
2.3泥沙
2.3.1产沙概况
马莲河上游一级支流西川及东川,东川流域植被较好,降雨形成地表径流挟入河流的悬移质泥沙相对较少;西川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多山梁、峁、崾岘等地形,冲沟发育,植被较差,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为工程区的主要产沙区。
2.3.2悬移质泥沙
工程区设计断面无实测泥沙资料,所处河段又是多沙河段。
因此,项目区悬移质年输沙量依据庆阳水文站悬移质年输沙量侵蚀模数成果来确定。
庆城以上西川流域面积10603km2,年均输沙量0.8438×108t,平均含沙量356.93kg/m3,侵蚀模数7958t/km2。
2.3.3推移质泥沙
根据马莲河河流的特点,推移质输沙量按悬移质输沙量的15%估算得到为1266×104t。
工程区多年年平均总輸输水量为9704×104t。
22
0.01
0.1
0.2
0.5
1
2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98
99
99.8
99.95
99.99
10000
10002001005020105
5102050100500200010000
重 现 期( )频率P(%)
流域水系
站
频率曲线
马莲河
西川
庆阳站洪峰流量
庆阳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
均值
Cv
Cs/Cv
1329.65
1.073
3.00
流量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N =145 a =2n =
49
l =
23
0.01
0.1
0.2
0.5
1
2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98
99
99.8
99.95
99.99
10000
10002001005020105
5102050100500200010000
重 现 期( )频率P(%)
流域水系
站
频率曲线
马莲河
东川
贾桥站洪峰流量
贾桥站洪峰流量频率曲线
均值
Cv
Cs/Cv
979.79
1.140
3.00
流量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N =145 a =4n =
54
l =
2
3工程地质
3.1概述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本工程区的地形测绘及踏勘为主导,在借鉴已建堤防工程及现行河道内天然建筑材料的开采情况下,阐明本护岸工程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庆城县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城段护岸工程共辖庆城镇1乡镇,修建迎凤桥段(3+800~4+600)、斩山湾段(7+050~7+700)护岸左右岸总长1.95km,其中:左岸新建护岸长1.45km,右岸新建护岸长0.5km,交通方便。
为了阐明护堤地基的岩性及其工程性质,尤其是抗冲刷的性质,对堤基覆盖层进行了挖探坑及取样试验工作。
3.2区域地质
3.2.1区域地质概况
工程区位于庆城县县城以东,在马莲河上游东川下游一、二级台地上。
海拔1000—1150m,川道呈条形,东川及马莲河一级阶地和漫滩为洪积阶地,构成川区台地。
地形成阶梯状,仅漫滩和一级阶地地形低平,多以白垩系为基座,其上覆盖厚度不等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属于侵蚀堆积地貌。
一级阶地河床两侧呈断续状不对称分布,阶面平坦,微向河床方向倾斜,宽度100—400m,以陡坎形势与河漫滩或河床相接,陡坎高出河床5—10m。
3.2.2地层岩性
工程区出露地层下白垩纪(k1)青灰色砂质页岩、绿色泥质页岩和第四系黄土等。
由老到新分层叙述:
⑴下白垩纪(k1)青灰色砂质页岩,岩石致密、坚硬,具水平层理,岩体较完整,厚度0.2~1.0m,表面岩层属中等风化,风化厚度0.5m左右。
⑵下白垩纪(k1)绿色泥质页岩,岩石致密,干状态下坚硬,易分化,具水平层理,岩体较完整,厚度0.5~1.0m,表面岩层属中强风化。
⑸第四系全新统(PLQ42)为马莲河一级阶地冲洪积物,上部为厚
1.0~5.0m的壤土、砂壤土,下部为砂砾石层。
⑹第四系全新统(PLQ43)洪积含砂砾层,砂砾成份由砂岩、砾岩、灰岩、僵结石等组成,不均一,在河床上零星分布。
3.3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建于马莲河和东川,大部分治导线在Ⅰ级阶地坎下河床及河漫滩上布设,由于河道较窄,治导线沿河道自然走向的Ⅰ级阶地布置。
工程自庆城镇封家洞村的张家沟自然村开始,到下游药王洞村的斩山湾大桥为止。
两岸规划总长11.074km,其中左岸规划长6.4km,右岸规划长4.674km。
此次初步设计拟修建迎凤桥段(3+800~4+600)、斩山湾段(7+050~7+700)护岸左右岸总长1.95km,其中:左岸新建护岸长1.45km,右岸新建护岸长0.5km。
庆城县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城段护岸工程所在地张家沟至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