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理性对待文学教育的回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 , 无疑有 它 的道理 的 ,
虽然在一段时问 内过分的宣扬文学教育 , 有点矫枉 过正 的意
展开的 , 文字是文 学 的载体 。文 学语 言是一 种感性 的 , 生动
鲜活的文 字 , 它所蕴含的丰 富的表现力 和感 染力是其 他文体
思, 但 是文学教 育本 身 作为语 文教 育的重要 组成 部分之 一 , 它 的地位的 明确对我 国的语 文教 育还是有 很大 的引导 和推
的文字所 不具 备的。学 生在学习文质兼美 文学作 品的同时 ,
[ 作者简介] 王少锦 , 男, 江苏盐城人 , 扬 州大学文学 院学科教学( 语文) 专业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语文教育。
—- —— —
1 4 6 ・ — - — —
动作用 的。


文学教 育的回归
1 . 它能够改善文字教育模式传统、 枯燥的氛围。从历史
因素来看 , 我国有着两 千多年 的封建 教育历 史 , 正式 在这种
浓重 的传统 教育 的 氛 围之 下 , 老 师往 往处 于课 堂 的 中心 地 位, 在讲 授语言文 字知识 时往 往是古板 , 一 成不 变的 。这 就 对学生 的学 习提 出 了考 验 , 学生 会觉 得这 样 的课 堂 索然 无
语文 学刊
2 0 1 5年 第 7期
新 课 程 改革 下 理性 对 待 文学 教 育 的回 归
。王 少锦
( 扬 州大 学 文 学院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0 )
[ 摘 要】 教育 部于2 0 0 3 年颁布”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实 验) ” 之 后, 引 发了 许多的 讨论。其中比 较受
文学教育就是 以发 展人 的思想 情感 , 丰 富学生 内在 品质 , 建 构学生的感情世界为 目标 的。
如此看来 , 文学教育 对学 生认识 和感 知生活 , 对 学生 情
花落 , 文学教育的命运和凋谢又绽放的花朵一样, 从遗失到
大肆宣 扬再到理 性 回归 , 这 是一 条蜿蜒 曲折 的路 程 , 沿路 的
长期以来 , 我国的语文教育主要侧重于知识技能方面,
把文章和文体教学作 为主要 的教 学 内容 。 自上个 世纪八 十 年代中期 , 文学教育才重新登上 了语文 教育 的舞 台。发展到 如今 , 文学教育 已经成为 语文教 育 中一 块不 可或 缺的 拼图 , 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新课 标在课 程的基本 理念 、 课 程 目标 、
关注的问题 就是 文学教 育回归的问题 , 文学教 育重新被摆到 了一个 比较重要的位 置上来 。文章对新课 改下文 学教
育回归展 开一 系列的讨论研 究, 理 性分析 究竟应该如何对待 文 学教 育的 回归 , 以及如何 平衡好 文学教 育和 语 言教
育达到 一种 融会贯通 的境界 。
[ 关键词 ] 新 课改; 文学教育; 语言 教育 [ 中图分类号] H 1 9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8 6 1 0 ( 2 0 1 5 ) 0 7— 0 1 4 6- 0 2
注重审美体验 , 陶冶性情 , 涵养心 灵” …。 。这个 教育 目标 体
现 的就是要通过文学作 品的阅读和学 习 , 来 熏陶感染心灵 并
提升人生境 界, 从而能够发展和完善学 生健 康的 品格 。花开
戴望舒的《 雨巷》 时候 , 学生很容易就被诗歌里朦胧缥缈 的意 境所感染 , 跟着作 者 的脚步一 起去 感受那 丁香 一样 的姑娘 。
育方 面有他 自己 , 他 曾经指 出, “ 文学教 育是一 种精 神教 育 ,
教学建议 、 课 程评 价等一 系列方 面全 面覆盖 , 为 高 中语 文教 育 中的文学教育指明 了方 向。课标从 “ 造就时代所 需要的多
方面人才” 总 目标 出发 , 突 出强调 “ 全面 提高 学生 的语文 素养 , 充分 发挥语文课程 的育人功 能” u J 2 , “ 弘扬 和培养 民族 精神” [ 1 1 2 , “ 使学生受 到优 秀文化 的熏 陶, 塑造热 爱祖 国和 中
华文明 , 献 身人类 进步 事业 的精 神 品格 , 形 成健 康美 好 的情
感和奋发 向上 的人生 态度。 ” 在必 修课 和选 修课 的各 个模块 的设计方面均 突出了文学教育 的重要 性。举 个例 子来 说 , 在
思想教育 , 美学教育 。同时它又是一种非 常有利 于智 力开发
的教育。 ” 【 2 J 1 文学不 同于语 言学 , 它更像 是一 门艺 术 , 它既 可 以抒发对大 自然 景 物 的赞美 , 又能 实现 人 自身 的生命 价 值, 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所必不 可少 的文化养分 。古 往今来
必修课程的“ 阅读 与鉴赏 ” 部分 ,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角度 提
出的 目标是 “ 学 习鉴赏中外文学作 品 , 具备积极 的鉴 赏态度 ,
无数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又一 扇的 门, 带 领学生
领略人家百味 , 陶冶学生 的情 操 , 创 设 了 良好 的艺术 环境来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 习语 文知识 方面 的兴趣 。比如我 们学 习
发生 的一切都在 提醒 着我们 , 要理 性对 待文学 教育 的 回归 ,
树 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二、 文学 教 育 应 当 占据 重 要 地 位
感 和审美 的教育都起着举重若轻 的作 用 , 很好 地体现 了语 文
课程人文性 的重要 内容 。 3 . 它促进 了学 生语 言 和思 维 的发展 。文 学是依 托 文字
味, 提不起 劲头 , 打不起 精神 , 然而 注人了文学 教育之后 , 课
堂的氛围会得 到有 意无 意地改善 , 因为文学 本身就具有 高度 的随意性 , 可发挥 的空间较 大 , 原本枯燥 无 味的课 堂环境 可 以再文学教育 的渗透下 得到很好 的提升。 2 . 它是情感和 审美 教育 的重要 渠道。张 志公 在文学 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