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模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沈阳模式简介:
沈阳市简介: 沈阳市辖 9区( 其中有 5个 中心城区,4个城乡两种职能区)、3县、l市, 共有112个街道办事处、141个乡镇。全市总 人口720万,其中城市人口500万。目前, 沈 阳全市有 112 个街道, 1289 个社区, 建立有社 区服务站 1289 个, 各种社区协会组织5000 多 个, 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 3000 多支。
四、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 青岛模式 以社区服务 为龙头, 提 升社区功能 来推进社区 发展 上海模式 以街道为社 区载体, 以 行政力量推 进社区建设 沈阳模式 通过组织建 设促进社区 民主自治的 体制完 善 江汉模式 转变政府 职能, 明 确政府社 区功能 百步亭模式 不设街道行 政派出机构 , 社区直接在 区政府下自 治管理
●按照地缘心理因素,建立新的划分标准 沈阳市根据居民居住区域的地缘关 系和人群心理认同感作为新社区的主要划
分标准。
调整后的社区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
பைடு நூலகம்
①板块型社区
社区
②小区型社区
③单位型
④功能型社区
●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
质
沈阳市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是按照“公 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 产生的。在沈阳市 5个区新当选的管委会成 员中,平均年龄是 45.6 岁,其中 40 岁以下 的年轻干部 698 人,占 18.7% ,党团员由原 来的 33.6% 提高到 50.3% ,大专以上文化的 由 6.2% 提高到 28.2% ,他们年富力强,在社 区居民中有一定威信,使社区管理充满生
决策层 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 由社区内居
民和社区中的单位联合组成,是社区自治的权力 机构;
执行层 是社区委员会 , 它与调整后的居委
会实行一套班子 , 两块牌子 , 主要由居委会成员、 户籍民警、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等组成,对社区 成员代表大会负责,职能主要是教育、服务、管 理、监督社区事物;
议事层 是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 成员
居委会虽然带有社区的某些属性,但居委 会身上保留着旧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病: ①职能单一,对社区内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许 多问题无力协调解决; ②规模过小,服务功能不完善; ③干部年龄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 需要; ④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居民对社区没有认同 感和归宿感。 因此建立现代城市社区体制较为迫切。
C、完善
1、规范和完善社区“主体组织 2、建立健全社区“专业组织” 3、明确社区的职责和权限 4、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5、建立和完善社区财力保障体系 6、切实减轻社区干部的负担
关于其它方面的改善建议:
一、建立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街道办事 处工作运行体系。 二、实行配套改革。 三、建立“下评上”评价体系。 四、加强民主自治。 五、理顺有关部门与社区的关系。 六、处理好社区民主自治与依法协管的关系。 七、加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社区体制对接制度, 强化社区的民主监督功能。 八、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的舆论宣传。
发展进程:
从 1990 年 10 月开始探索 , 第一项主要工作 是重新划分社区 , 将城市社区定位于小于街 道办事处 , 大于原来居委会的空间层面 , 并 按照居民实际居住地重新调整了社区规模 , 小的 1000 多户 , 大的 2000-3000 户。市内 5 个 区原来有 2011 个居委会 , 调整组建成 1295 个 新社区 , 比原来减少 35.6% 。这种定位 , 一方 面克服了原有居委会辖区规模过小 , 资源分 割的弊病 ; 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定位于街道办 事处容易使社区组织成为政府附属物的弊端。
二、发展历程:
产生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城市基层社会面临重组,社区的地位和作用 显得非常重要。沈阳市之所以将社区建设列 入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区 体制改革,正是因市场经济呼唤这一新型城 市社会管理模式。沈阳市下岗职工累计已达 70多万人,常住外来人口30多万、流动人口50 多万,对这些人的管理,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 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 络,而这个最佳载体就是社区。
3、意义
沈阳模式昭示了新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体 现了对时代的关注 , 紧跟时代潮流 , 并把握好方 向。沈阳模式是农村村民自治向城市社区的延 伸,对我国整个民主政治和政治民主化的建设有 很大促进作用。沈阳模式将推动基层政治体制 的改革。它的创立,至少使得沈阳市的基层政治 体制改革更加迫切。沈阳模式初步回答了如何 将城市分散的居民重新组织起来 ,为社区居民提 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 满足居民需求 , 提高居民的 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等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 共同性问题。
五、对沈阳模式的评价 1、优点
①、管理体制框架上 ②、职责职能上 ③、机构运作上 ④、管理职能上 ⑤、管理队伍上 ⑥、运作手段上 ⑦、社区的职能扩展 ⑧、党的领导和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 ⑨、设施条件方面有很大变化 ⑩、理顺了居委会工作诸多方面的关系
2、缺点与不足
、沈阳模式存在的明显不足是四个主体 组织之间的关系定位有待于严格的法理分析和 论证。 、另一较为突出的缺陷问题在于行政化 色彩依然浓厚。 、再者组织形态过于单一,功能并未真 正实现。
模式简介:
自1999年来, 沈阳社区是沈阳市在社区 建设的过程中,吸取国内外社区建设经验,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社区建设管理体 制创新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建设 模式。随着社区建设的工作的逐步进行, 其出色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誉, 也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和国内有关专家的充 分肯定,被誉为“沈阳模式” 。
、沈阳模式的特点 ● 沈阳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 社区自 治,议政分离。
通过模仿国家政权机构的设置和相互 关系, 完善了社区自治的组织构建 , 并通 过建章立制, 明确了社代会、议事会、社 区居委会等组织间的关系。 为了促进社区民主自治 ,建构了新的组 织管理体系, 包括社区事务决策层、执行 层、议事层和领导层四个层面。
六、对沈阳模式的反思与完善
A、目前沈阳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沈阳市社区建设与其它城市社区建设的差距 、沈阳市社区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B、现行的沈阳社区管理模式在以下几方面尚需改进 、政府角色的越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 、社区组织与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 、资金供给与运行机制不完善 ④、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管理程度不足 , 志愿者队伍 不够优化和壮大 ⑤、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没有建立
1998年上半年沈阳建立了现有的社区管 理体制。1999年,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 了重大改革,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全市由原 来2753个居委会重新划分为1277个社区,适 合沈阳市实际情况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初步 形成。
沈北新区宣传片!
三、沈阳模式的具体内容 、沈阳模式发展目标:
沈阳模式的建设目标是以居住地为特征 , 以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 ,以居委会为依 托 ,以社区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 管理、自我约束为目的,有党和政府领导,社会 各方面参与 , 群众自治管理的区域化小社会 , 形成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建文 明、共保平安的社会化自治管理的运行机制。
百步亭模式
资源运行
社区委员会、 物业管理和 业主委员会 三位一体的 自治管理
推进方式
政府推进和 政府推进 社会化参与
政府推进和 政府推进 民主自治
政府推进与 市场推进
比较项目
青岛模式
上海模式
沈阳模式
江汉模式
百步亭模式
组织体系
市、区、街、 二级政府、 居 四 级 社 区 三级管理 服务体系 , 包 括社区服务 管理、服务 求助和设施 服务三个方 面
由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 事、居民代表、单位代表组成,职能是对社 区内事物的协商、议事,对社区发展委员会 进行监督等; 领导层 是社区党组织 , 主要有社区党 委、总支和支部,是社区的领导核心。
其他特点:
●打破街道辖区格局,重新调整社区规模 社区按街道辖区布局,以居委会定位 设置是我国城市社区的普遍做法。沈阳市为 突出社区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对社区进行了重新调整,把社区规模定位在 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居委会的层面上。这 种大规模的社区调整在全国尚属首例。
248 个原 居委会调 整为112 个 社 区 , 小于街道 , 大于原居 委会
整个新建小 区作为社区 , 不设街道办 事处
比较项目
青岛模式 政府投入, 促进社区服 务产业化, 提倡驻社区 单位资源共 享, 共驻共 建
上海模式 街道设立社 区发展委员 会 , 依托小 区创建发展 社区
沈阳模式
江汉模式
、沈阳模式的指导思想
1 、建立沈阳社区工作模式遵循的是“社区 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基本社区理念。 2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沈阳市的市情出 发应更多地借鉴国外的“混合模式”管理。 3 、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发 展方向,建立自上而下政府指导与自下而上大 众参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实现政府的宏观 协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社区成员代 表大会(决 策层);社区 协商议事委 员会(议事 层);社区居 民 委 员 会 ( 执行层 ); 社 区 党 组 织 ( 领导层),各 类协会
社区成员 代表大会 (决策层); 社区协商 议事委员 会(议事层); 社区居民 委员 会(执行层); 社区党支 部(核心层)
社区党委、 社区居民代 表大会、社 区行政中心 和社区服务 中心
图片展示
本小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核心特征
社区划分
1176 个原居 委会调整为 52 1 个社区 , 小于街道, 大于原居委 会, 平均规 模 1340 户
2001 年 底, 2 0 1 1 个 原 上 海 共 有 居 委会调 99 个街道 整为 1 29 5 办 事 处 , 个社 区, 3407个居委 社区规模为 会 1000 至 1500 户
沈阳市简介: 沈阳市辖 9区( 其中有 5个 中心城区,4个城乡两种职能区)、3县、l市, 共有112个街道办事处、141个乡镇。全市总 人口720万,其中城市人口500万。目前, 沈 阳全市有 112 个街道, 1289 个社区, 建立有社 区服务站 1289 个, 各种社区协会组织5000 多 个, 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 3000 多支。
四、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 青岛模式 以社区服务 为龙头, 提 升社区功能 来推进社区 发展 上海模式 以街道为社 区载体, 以 行政力量推 进社区建设 沈阳模式 通过组织建 设促进社区 民主自治的 体制完 善 江汉模式 转变政府 职能, 明 确政府社 区功能 百步亭模式 不设街道行 政派出机构 , 社区直接在 区政府下自 治管理
●按照地缘心理因素,建立新的划分标准 沈阳市根据居民居住区域的地缘关 系和人群心理认同感作为新社区的主要划
分标准。
调整后的社区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
பைடு நூலகம்
①板块型社区
社区
②小区型社区
③单位型
④功能型社区
●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
质
沈阳市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是按照“公 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 产生的。在沈阳市 5个区新当选的管委会成 员中,平均年龄是 45.6 岁,其中 40 岁以下 的年轻干部 698 人,占 18.7% ,党团员由原 来的 33.6% 提高到 50.3% ,大专以上文化的 由 6.2% 提高到 28.2% ,他们年富力强,在社 区居民中有一定威信,使社区管理充满生
决策层 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 由社区内居
民和社区中的单位联合组成,是社区自治的权力 机构;
执行层 是社区委员会 , 它与调整后的居委
会实行一套班子 , 两块牌子 , 主要由居委会成员、 户籍民警、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等组成,对社区 成员代表大会负责,职能主要是教育、服务、管 理、监督社区事物;
议事层 是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 成员
居委会虽然带有社区的某些属性,但居委 会身上保留着旧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病: ①职能单一,对社区内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许 多问题无力协调解决; ②规模过小,服务功能不完善; ③干部年龄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 需要; ④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居民对社区没有认同 感和归宿感。 因此建立现代城市社区体制较为迫切。
C、完善
1、规范和完善社区“主体组织 2、建立健全社区“专业组织” 3、明确社区的职责和权限 4、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5、建立和完善社区财力保障体系 6、切实减轻社区干部的负担
关于其它方面的改善建议:
一、建立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街道办事 处工作运行体系。 二、实行配套改革。 三、建立“下评上”评价体系。 四、加强民主自治。 五、理顺有关部门与社区的关系。 六、处理好社区民主自治与依法协管的关系。 七、加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社区体制对接制度, 强化社区的民主监督功能。 八、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的舆论宣传。
发展进程:
从 1990 年 10 月开始探索 , 第一项主要工作 是重新划分社区 , 将城市社区定位于小于街 道办事处 , 大于原来居委会的空间层面 , 并 按照居民实际居住地重新调整了社区规模 , 小的 1000 多户 , 大的 2000-3000 户。市内 5 个 区原来有 2011 个居委会 , 调整组建成 1295 个 新社区 , 比原来减少 35.6% 。这种定位 , 一方 面克服了原有居委会辖区规模过小 , 资源分 割的弊病 ; 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定位于街道办 事处容易使社区组织成为政府附属物的弊端。
二、发展历程:
产生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城市基层社会面临重组,社区的地位和作用 显得非常重要。沈阳市之所以将社区建设列 入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区 体制改革,正是因市场经济呼唤这一新型城 市社会管理模式。沈阳市下岗职工累计已达 70多万人,常住外来人口30多万、流动人口50 多万,对这些人的管理,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 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 络,而这个最佳载体就是社区。
3、意义
沈阳模式昭示了新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体 现了对时代的关注 , 紧跟时代潮流 , 并把握好方 向。沈阳模式是农村村民自治向城市社区的延 伸,对我国整个民主政治和政治民主化的建设有 很大促进作用。沈阳模式将推动基层政治体制 的改革。它的创立,至少使得沈阳市的基层政治 体制改革更加迫切。沈阳模式初步回答了如何 将城市分散的居民重新组织起来 ,为社区居民提 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 满足居民需求 , 提高居民的 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等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 共同性问题。
五、对沈阳模式的评价 1、优点
①、管理体制框架上 ②、职责职能上 ③、机构运作上 ④、管理职能上 ⑤、管理队伍上 ⑥、运作手段上 ⑦、社区的职能扩展 ⑧、党的领导和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 ⑨、设施条件方面有很大变化 ⑩、理顺了居委会工作诸多方面的关系
2、缺点与不足
、沈阳模式存在的明显不足是四个主体 组织之间的关系定位有待于严格的法理分析和 论证。 、另一较为突出的缺陷问题在于行政化 色彩依然浓厚。 、再者组织形态过于单一,功能并未真 正实现。
模式简介:
自1999年来, 沈阳社区是沈阳市在社区 建设的过程中,吸取国内外社区建设经验,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社区建设管理体 制创新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建设 模式。随着社区建设的工作的逐步进行, 其出色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誉, 也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和国内有关专家的充 分肯定,被誉为“沈阳模式” 。
、沈阳模式的特点 ● 沈阳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 社区自 治,议政分离。
通过模仿国家政权机构的设置和相互 关系, 完善了社区自治的组织构建 , 并通 过建章立制, 明确了社代会、议事会、社 区居委会等组织间的关系。 为了促进社区民主自治 ,建构了新的组 织管理体系, 包括社区事务决策层、执行 层、议事层和领导层四个层面。
六、对沈阳模式的反思与完善
A、目前沈阳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沈阳市社区建设与其它城市社区建设的差距 、沈阳市社区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B、现行的沈阳社区管理模式在以下几方面尚需改进 、政府角色的越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 、社区组织与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 、资金供给与运行机制不完善 ④、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管理程度不足 , 志愿者队伍 不够优化和壮大 ⑤、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没有建立
1998年上半年沈阳建立了现有的社区管 理体制。1999年,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 了重大改革,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全市由原 来2753个居委会重新划分为1277个社区,适 合沈阳市实际情况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初步 形成。
沈北新区宣传片!
三、沈阳模式的具体内容 、沈阳模式发展目标:
沈阳模式的建设目标是以居住地为特征 , 以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 ,以居委会为依 托 ,以社区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 管理、自我约束为目的,有党和政府领导,社会 各方面参与 , 群众自治管理的区域化小社会 , 形成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建文 明、共保平安的社会化自治管理的运行机制。
百步亭模式
资源运行
社区委员会、 物业管理和 业主委员会 三位一体的 自治管理
推进方式
政府推进和 政府推进 社会化参与
政府推进和 政府推进 民主自治
政府推进与 市场推进
比较项目
青岛模式
上海模式
沈阳模式
江汉模式
百步亭模式
组织体系
市、区、街、 二级政府、 居 四 级 社 区 三级管理 服务体系 , 包 括社区服务 管理、服务 求助和设施 服务三个方 面
由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 事、居民代表、单位代表组成,职能是对社 区内事物的协商、议事,对社区发展委员会 进行监督等; 领导层 是社区党组织 , 主要有社区党 委、总支和支部,是社区的领导核心。
其他特点:
●打破街道辖区格局,重新调整社区规模 社区按街道辖区布局,以居委会定位 设置是我国城市社区的普遍做法。沈阳市为 突出社区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对社区进行了重新调整,把社区规模定位在 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居委会的层面上。这 种大规模的社区调整在全国尚属首例。
248 个原 居委会调 整为112 个 社 区 , 小于街道 , 大于原居 委会
整个新建小 区作为社区 , 不设街道办 事处
比较项目
青岛模式 政府投入, 促进社区服 务产业化, 提倡驻社区 单位资源共 享, 共驻共 建
上海模式 街道设立社 区发展委员 会 , 依托小 区创建发展 社区
沈阳模式
江汉模式
、沈阳模式的指导思想
1 、建立沈阳社区工作模式遵循的是“社区 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基本社区理念。 2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沈阳市的市情出 发应更多地借鉴国外的“混合模式”管理。 3 、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发 展方向,建立自上而下政府指导与自下而上大 众参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实现政府的宏观 协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社区成员代 表大会(决 策层);社区 协商议事委 员会(议事 层);社区居 民 委 员 会 ( 执行层 ); 社 区 党 组 织 ( 领导层),各 类协会
社区成员 代表大会 (决策层); 社区协商 议事委员 会(议事层); 社区居民 委员 会(执行层); 社区党支 部(核心层)
社区党委、 社区居民代 表大会、社 区行政中心 和社区服务 中心
图片展示
本小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核心特征
社区划分
1176 个原居 委会调整为 52 1 个社区 , 小于街道, 大于原居委 会, 平均规 模 1340 户
2001 年 底, 2 0 1 1 个 原 上 海 共 有 居 委会调 99 个街道 整为 1 29 5 办 事 处 , 个社 区, 3407个居委 社区规模为 会 1000 至 1500 户